孔子说:“在上位的人本身行为端正,不必命令事情也行得通;如果本身行为不端正,就算命令,人民也不会听从。”
孔子主张“正名”,具体实践起来,就成为“正身”,也就是表现得名实相符。首要的工作,便是以身作则,作为民众的表率。
领导者走正道,自己将心比心,制定合理的法令,并且自己率先遵守,民众自然产生正向的感应,也跟着遵守法令。制定法令的人士,自己不遵守,民众看在眼里,当然也阳奉阴违,甚至于明目张胆地不守法令。就算再三下令,恐怕也难收效果。
作为领导者,如果要让下属信服,就必须严格要求自己,自己的行为道德起到师范作用,如果只是要求下属“听话”,而自己却“逍遥自在”,那是“掩耳盗铃”。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制度,如果当领导的不带头执行,怎么能渴望下属去做到呢!企业的制度就成了摆设,这里道出了管理者首先要管好自己的真理。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为人师表”的道理就在这里。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身正”呢?孔子说要先“正心”,因为心正了,身就正,身正了,下属就正。
总之,作为一个领导者,如果想让员工信服,一定要记住孔子的这句名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这也正是管理的哲学真谛。
在上位的人本身行为端正,即使不下命令,人们也会遵守奉行。在上位的人行为不端正,即使发出命令人们也不会遵守奉行。
作为企业、*、长辈、要处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不是用言语而是用自己的行为感召天下,“上行下效”,这样才能使家国兴旺起来。
否则,“上梁不正下梁歪”,就会招致家国的败亡,人心的离散,导致社会的混乱和无秩序状态的产生。
“其身正,不令而行。”这是孔子所说的一句话,原文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一个人以身作则,别人自然会以他为榜样,一个人作为长官,他本身做得正当时,不用下命令,人们自然会照着去做;而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果自己做不到,偏偏去要求别人,就是下了命令,下面的人也不会听从,反而背其道而行之。
标准是用来要求自己的,而不是用来要求别人的。当你自己不具备一个更优秀的人格状态时,即便你借助自己的领导权威去压制别人的时候,也不可能得到别人发自内心的信服。
只有发自内心的信任和顺服,才能得到合理的管理效果,所以在你要求别人的时候,首先要保证自己能做到。
正所谓说“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真正好的结果,首先是端正自己的态度,塑造一个良好的价值观以及平和的处事状态之后,才能影响外界。
对于一个管理者来说亦是如此,只有让自己做到“其身正”的时候,才能出现“不令而行”的结果。“兵车千辆,不如烛过一言。”
在这个世上,教育别人可以用“言传”,而感化别人则是用“身教”,很多时候,言语能够传达的只是一种信息,而以身作则才能够传递一种力量,所以古人才说言传不如身教。
只有真正的让别人感受到这种力量的存在时,才能在别人心中塑造一种信念,不管是管理团队还是你想让别人接受一些什么,最好的方式就是“其身正”。
《素书》之中有一句话叫:己而教人者呢,正己而化人者顺。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把自己放在一边,单纯去教育别人,别人就不接受他的大道理;如果严格要求自己,进而去感化别人,别人才会信任和认同他。
所以在《资治通鉴》之中说:“玄感每战,身先士卒,所向摧陷”,所以由此可见,身先士卒是取得下属信任,塑造良好合作关系的前提。
当我们把这个道理引申到自己生活之中也是如此,率兵作战时需要身先士卒,而对待生活时,也需要“身先士卒”,而这个身先士卒的重要根本,就是修养自己的德行,遵从天地的道义。
别人对你是否信任和顺服,首先取决于你对别人的态度。
有一句话叫人格魅力,在生活中,所有需要借助人际合作关系而获取成功的人,在与人交往中都能显示出自身具备的独特人格魅力。
别人对你产生的信任,是从你处事的方式以及你自身的品德修养之中产生的,能够带着温和豁达的态度去面对别人的时候,才能用这一份积极的力量塑造别人对你的信任,从而影响身边的人,这也是身正令其行的道理。
自己做到了,才能让别人去做到,而自己做不到或者“己所不欲”时,而妄想施于他人,让别人去做到,最后必然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