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伯比深谋远虑惑来使 季仕梁忠民信神谏随侯
纪侯忧国虑家两朝求计 郑忽提兵救齐二拒结亲
【经】六年春正月,寔来。
【传】六年春,自曹来朝。书曰「寔来」,不复其国也。
楚武王侵随,使薳章求成焉。军于瑕以待之。随人使少师董成。斗伯比言于楚子曰:「吾不得志于汉东也,我则使然。我张吾三军而被吾甲兵,以武临之,彼则惧而协以谋我,故难间也。汉东之国随为大,随张必弃小国,小国离,楚之利也。少师侈,请羸师以张之。」熊率且比曰:「季梁在,何益?」斗伯比曰:「以为后图,少师得其君。」王毁军而纳少师。
少师归,请追楚师,随侯将许之。季梁止之曰:「天方授楚,楚之蠃,其诱我也,君何急焉?臣闻小之能敌大也,小道大淫。所谓道,忠于民而信于神也。上思利民,忠也;祝史正辞,信也。今民馁而君逞欲,祝史矫举以祭,臣不知其可也。」
公曰:「吾牲牷肥腯,粢盛丰备,何则不信?」对曰:「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故奉牲以告曰『博硕肥腯』,谓民力之普存也,谓其畜之硕大蕃滋也,谓其不疾瘯蠡也,谓其备腯咸有也。奉盛以告曰『洁粢丰盛』,谓其三时不害而民和年丰也。奉酒醴以告曰『嘉栗旨酒』,谓其上下皆有嘉德而无违心也。所谓馨香,无谗慝也。故务其三时,修其五教,亲其九族,以致其禋祀。于是乎民和而神降之福,故动则有成。今民各有心,而鬼神乏主,君虽独丰,其何福之有!君姑修政而亲兄弟之国,庶免于难。」随侯惧而修政,楚不敢伐。
桓公六年春,经中承上年之事,记载州公从曹国来鲁国朝见,传中解释说记“寔来”二字,是说他确实不再回国之意。但也有另外的说法,是说这个淳于公名叫“寔”。但根据左传的解释从语气上可以推断,这个淳于公还真不叫这个名,这个字的意思是“真来了”“确实来了”之意,有一个堂堂国君,只因国家危险就住到别国不走了,有瞧不起他的意思。有点现在“奇闻,还真的住在鲁国不走了。”的意味。
在这个春天,左传补充了楚国的一段历史。
楚武王侵袭随国,又派遣大夫薳章向随国去求和。把军队驻扎在瑕地以等待结果。随国派大夫少师来和楚和谈。楚武王也挺会算帐,我打你,但我和你去求和,实则是让你来和我求和,这样就可以签定对自己有利的条约。
我们先说一下关于楚国的一些事,楚国是子爵,芈姓。周成王封熊绎于荆蛮,这是楚国受封的开始,他们自称是颛顼之后。开始定都丹阳,后迁到郢,后又迁到鄀,也叫鄢郢。楚从春秋初年僭称王,也就是从这个楚武王开始。这个楚武王叫熊通,是霄敖之子,若敖之孙,蚡冒之弟,在他在位十九年时也就是鲁隐公元年之时,他开始称王,此人在位五十一年。
下面我们再说一说随国,这是个侯国,姬姓。后被楚所灭。
我们接着少师来楚和谈继续看左传原文。这时楚国大夫斗伯比对楚王说:我们楚国在汉水东边不能得志的原因,是我们自己造成的。我们扩大三军,披带铠甲和兵器,用武力统辖他们,于是他们因害怕而联合起来共同对付我们,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很难去离间他们的关系。而汉水东边的国家随国最大,要是我们想办法让随国自大自傲起来,那么他必然会抛弃其他小国。小国之间离心离德,那就是我们楚国最大的好处。这次来的这个少师很骄傲,我们可以利用一下他的这个弱点,抓住此次机会隐藏我们的精锐,让士卒伪装成疲弱之态来使他产生错觉,那么他自然会骄狂自大。
另一个大夫熊率且比说:随国有一个季梁,这个人足智多谋,不好对付,恐怕这么做没什么卵用。斗伯比解释说:这个我也知道,我们这是为以后做打算,这次如把少师忽悠了,以后一定用得着。因为这个少师是随侯的亲信,他得到随侯的信任,我们的计划就不会落空。楚王听了他们的分析,就采取了斗伯比的建议,故意毁坏军容来接待这个少师。
这个少师果如斗伯比所言,一回去就请求随侯追击楚军,随侯正要答应少师的的请求。那个季梁就来劝阻,他说:上天现正在保佑楚国,他们故意陈列老弱残兵,那是在诱惑我们上当,君王您何必急于对付楚国呢?我听说小国能够抵抗大国的原因是小国有道而大国淫虐无度。他接着解释说:道呢,就是忠于百姓而取信于鬼神;忠呢,就是在上的人要想到利民;信呢,就是祝史的言辞要真实不虚夸,不胡吹乱侃。现在百姓饥饿而国君放纵私欲,祝史又虚报功德来祭祀,我不知道怎样做才可以成功。
随侯一听就不高兴了说:我祭祀用的可都是纯色并且是又肥又壮的全牲,还有丰盈齐备的黍稷,这怎么能说我不取信于鬼神呢?
季梁苦口婆心地解释:百姓呀,是鬼神的主人。所以我们在奉献牺牲时祝告说牲畜又大又肥,正是向鬼神报告说百姓的财力普遍富足;牲畜肥大而繁殖生长,是说牲畜皮毛不生疥癣的疾病,各种牲畜都肥壮而齐全无缺。在奉献黍稷时祝告说洁净的黍稷盛得满满的,正是向鬼神报告说春夏秋三季不损害农时而民心协和年谷丰登。奉献甜酒时祝告说又好又清的美洒,正是向鬼神报告说我们上上下下都有善德而没有邪心;所说祭品的芳香,就是没有不配芳香的谗谀邪念。
所以我们要致力于春夏秋三季的的农业生产,修明五种教化,亲近扡的九族,又致力于鬼神。这样百姓协和而神灵就给君民降福,那样的话做任何事情就都能成功。现在百姓各怀异心,鬼神就没了主人,君王虽然一个人祭祀丰盛,又怎会求得鬼神降福?我劝您还是姑且修明政事,同时亲近邻近的兄弟国家,这样差不多才可以免于祸难。
随侯被这个季梁说得有点害怕,于是没有追击楚军,并且还真按季梁说得开始修明政事,楚国一看这种情况也就没有敢来攻打楚国了。
季梁的这一番话应该是最早民本思想的详细阐述。尤其是他解释忠字真的振聋发聩,“上思利民,忠也”,这一思想烁耀古今,值得所有统治者好好体会。他对信的解释同样也震烁古今,“祝史正辞,信也”。多少因虚夸事实而做出错误判断最后身死国灭的例子!所以下欺上瞒一旦风行,这是社会的灾难,为国为政者不可不察!他对祭祀也有清醒的认识,祭祀是彰显国力,彰显民和,彰显政府清廉的一个仪式,不是一个祈祷的迷信活动。所以说季梁是个伟大的思想家,他是民本思想的先哲,无神论的先驱。
同时季梁还是一位伟大的战略家,他劝随侯要搞好友邦关系,共同对付强大的楚国,对南方一带的政治格局影响甚大;他也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一眼就看穿了楚国的把戏,及时阻止了一场掉进陷阱的战争。
【经】夏四月,公会纪侯于成。
【传】夏,会于成,纪来咨谋齐难也。
北戎伐齐,齐侯使乞师于郑。郑大子忽帅师救齐。六月,大败戎师,获其二帅大良、少良,甲首三百,以献于齐。于是,诸侯之大夫戍齐,齐人馈之饩,使鲁为其班,后郑。郑忽以其有功也,怒,故有郎之师。
公之未昏于齐也,齐侯欲以文姜妻郑大子忽。大子忽辞,人问其故,大子曰:「人各有耦,齐大,非吾耦也。《诗》云:『自求多福。』在我而已,大国何为?」君子曰:「善自为谋。」及其败戎师也,齐侯又请妻之,固辞。人问其故,大子曰:「无事于齐,吾犹不敢。今以君命奔齐之急,而受室以归,是以师昏也。民其谓我何?」遂辞诸郑伯。
桓公六年夏,经中记载了鲁桓公在成这个地方会见了纪侯,传中解释说这次纪侯是来和鲁国商讨抵制齐国灭纪的祸难的。因去年夏天时,齐郑朝纪,纪就已经知道自己大难临头了,所以才有这次纪鲁的会见。这里我们要注意,纪国和鲁国的关系。
早在隐公二年九月,纪国大夫裂繻来鲁迎亲,是替纪国国君迎娶鲁惠公的女儿,而惠公是隐公和桓公之父,所以这应该是桓公的一个姐姐,那么这个纪君就是桓公的姐夫。这是鲁纪之间的关系。纪国是姜姓之国,开始地盘也不小,早在商朝时就是东方的诸侯国,国都纪,位于山东半岛中北部,疆域不亚于齐国或鲁国。在周夷王年间,周王烹*齐哀公。 据说是纪侯进谗言的缘故,因此两国结了世仇。齐国一直伺机吞并纪国,报仇就是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就是灭纪是齐国扩张的必由之路。所以纪国选择与鲁国结好,借齐鲁两强国的矛盾而自保。鲁国也力图保存纪国,来抑制齐国的扩张。所以这时纪国来鲁和鲁商量,一方面是姻亲之故,一方面是两国共同面临的问题,必须坐在一起商量一下。左传的作者真是每一笔都有用啊。
经中只记这件事,而传中又开始补充了,他补充了在这个夏天北戎伐齐的故事。我们先看这个故事,之后再进行分析。
北戎攻打齐国,齐侯派人向郑国求救。郑国的太子忽率领郑国的军队赶来救援。这个太子忽的军事才能大家在前文已经见识了,早在隐公五年时,和他的弟弟两个人从后面袭击燕军,大获全胜。这次带兵前来救齐,六月之时,又是大败戎师,而且还俘获对方两个领兵元帅,一个叫大良,一个叫少良,斩*对方甲士三百。他将所擒敌将和敌人首级献给齐僖公。
当时各个诸侯听说齐国被戎人入侵,也都派大夫领兵前来助齐守士。此时打了胜仗,齐僖公便犒赏大家,于是让鲁国按次序先后分别送赠给他们。而鲁国人按爵位大小痛快郑国排在了最后。这一下郑国太子不干了,是我们打败了戎人,领奖的时候我们在最后?哪有这样的混蛋排位?所以他对这次的班次排位很生气,这也才有了以后郑国纠合齐卫进军鲁国郎邑之事。
左传接着说,早在鲁桓公还没娶齐国文姜的时候,齐僖公是想把自己的女儿文姜嫁给郑忽的,便遭到了太子忽的拒绝。有人问什么缘故,太子忽说:人有自己的配偶,齐国是大国,不是我小小的郑国的配偶。《诗经》里说自求多福,幸福是靠自己去追求的,即便是大国有势力,但不是我自己所追求的,大国又如何?这里左传借君子之口说郑忽这个人太会为自己盘算了,实际上是说他不考虑国家安危。
这次郑忽又帮齐国打败了戎人,齐侯又提出来和忽结亲的意愿,当然是另一个女儿了。但郑忽又坚决地回绝了,当然又有人问是什么缘故,这次郑忽说:原来不曾对齐国有功,所以对齐求婚之事我不敢当。而今奉君父之命来齐救难,却娶妻而归,这是什么,这是领兵来娶妻的吗。回到国内,老百姓怎么说我,说我动用国家的军队来实现自己私利的吗?于是就假借郑庄公之命来向齐僖公推辞了这门婚事。
我们先说一下鲁国,有几个问题我们得分析一下。第一,为什么鲁国和纪国刚刚商量完怎么对付齐国想侵纪的事之后,这个北戎就攻打了齐国?第二,鲁国为什么在齐犒赏诸侯之时把郑国放在最后,难道仅仅因为郑国是伯爵国吗?
我们先说第一个问题,现在的国际大局势是鲁郑齐是一个集团里的,但纪君是鲁桓公的姐夫,而齐僖公是鲁桓公的老丈人。现在是老丈人要打自己的姐夫,两头都是亲,面子上还都得过得去,如果去说合还不好说合,这个纪国是齐国的世仇,况且齐国想扩张,那纪国是首当其冲的。所以这个问题对于鲁桓公也是一道测验自己智商的烧脑题。
从结果来看,鲁桓公是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题。我们知道,这个鲁国一直都和戎关系不错,而且隐公也好桓公也好,一上来北戎都来结盟,以示修好,也就是说这个北戎一直把鲁国当做自己进入周室的既定引荐人的。所以鲁桓公应该是和北戎暗通款曲,让北戎去攻打齐国,但不能暴露自己,只是可能有口头上的好处,你打你的,我该干我的还干我的,只当我没和你说,但你该做的事得做。这样自己既不得罪齐国,也暗中帮了纪国的忙,如果能把齐国打疼了,也阻止了齐国扩张的脚步,对自己也是个大好处。所以从这几方面来看,左传的作者在鲁纪相会之后紧接着就描写北戎攻齐是有意安排的,这里有因果关系,作者没有明说。
我们再看第二个问题,鲁齐郑是一个军事集团里的,所以齐僖公还是信任自己的这个女婿的,在犒赏之时就让鲁国来当这个分礼官。一来鲁国是执礼之事在各个诸侯国里是有名望的,因周室许多大事也都是它来承办,二来就是让女婿之国来干这个体面之事既是向各国说明鲁国是听我的,又是给足鲁国的面子。所以鲁国干这个事还真是顺理成章的。
这里排序就是一个大问题,如果按当时的国际地位来排,那郑国应在前边;如果按这次军功来排,郑国也应在前边;如果按爵位来排,那郑国就该在后边。而鲁国就是按爵位来排的。
如果按前两个方案来排,国际社会会不会不满意,我估计当时只要是派兵来守齐的都是郑齐集团里边的,是不会有意见的。如果按最后一个方案来排,那有意见的就是郑国自己,别国都在偷着乐。但有必要去得罪当时这个势头还很强劲的集团首脑吗?
这我们就不得不说一下鲁桓公的私心了,前边分析的本来这次打齐国就有鲁国的暗中推手,那郑国把齐国救了,把北戎打得大败,鲁国心里边本不高兴这个情况,我们抛开不说。从后边左传补充中我们得知实际上这个桓公鲁允娶得是郑忽不要的女人。而郑忽为什么不要又是一个问题,我们从后文可以知道这个文姜实则和她的哥哥齐诸儿私通,可能是郑忽知道这个事,而鲁允不知道。所以郑忽坚辞不要,而鲁允却欣然接受。对鲁允来说郑忽不要而自己要了情感上觉得不能接受。所以有移恨郑忽的可能。而借此机会故意给郑忽穿小鞋,还用了爵位排序来恶心郑忽。
我们再说一下郑忽和齐侯,对齐侯而言,从国家利益出发,是真的想把郑忽收为女婿的。一来这个郑忽确实有才能,二来郑国是自己现在需要稳固的对象,无论从公从私这都是一门极好的婚事,况且郑国也应该需要自己这么个大国做他的同盟国,这理应是一拍即合板上钉钉的事。但这个郑忽却让他头疼不已,先准备把文姜嫁给她,按理说这小子也是个见了美人便收不住的主,早在和陈国妫姑娘成亲时,还没祭祖就先行发生了关系,可见他并不是一个不近女色之人。但任谁也不会没想到人家一口回绝了,这让齐侯郁闷不已。
可能是后来齐僖公知道了文姜和齐诸儿的事,那不不免人家郑忽也有可能知道,怪不得人家,于是把文姜嫁给了鲁允,那个傻小子一来不知道文姜和她哥哥的丑事,二来急着抱齐国的大腿,于是欢天喜地地迎娶了文姜。齐僖公也总算把这个不省心的女儿嫁了出去,所以在嫁的时候不顾身份亲自护送,实刚可能是防止意外发生,他是担心齐诸儿会有什么异常举动吧,到了鲁国他才能放心。文姜是打发出去了,可僖公还是没有放下郑忽,所以又一次提出嫁给他另一个女儿,那个是个次品,而这个是正品应该会接受吧,可是又是一个烧鸡大窝脖,郑忽又一次回绝了齐僖公。
再说这个郑忽,虽然娶陈国姑娘时表现得有些急不可耐,可这是个真爷们。第一可能是太喜欢陈国的妫氏,所以一直没有移情别恋。第二也是可能听到了风言风语,所以不接受文姜。第三,可能这个郑忽也打心眼里瞧不上齐国,这么个大国也是自己国家的跟班,所以当齐僖公再提亲时,自己仍是一口回绝。
所以左传才会借君子之口说他太会为自己打算,实则是说他光想着自己如何痛快,却并没有把国家利益放在心头,还是个愣头青,太任性了。但无论怎么说做为一个独立的个人来说,这个郑忽是有些骨气和傲气的,是个真性情的小伙子。
【经】秋八月壬午,大阅。蔡人*陈佗。九月丁卯,子同生。
【传】秋,大阅,简车马也。
九月丁卯,子同生,以大子生之礼举之,接以大牢,卜士负之,士妻食之。公与文姜、宗妇命之。
公问名于申繻。对曰:「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以名生为信,以德命为义,以类命为象,取于物为假,取于父为类。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周人以讳事神,名,终将讳之。故以国则废名,以官则废职,以山川则废主,以畜牲则废祀,以器币则废礼。晋以僖侯废司徒,宋以武公废司空,先君献,武废二山,是以大物不可以命。」公曰:「是其生也,与吾同物,命之曰同。」
桓公六年秋,经中记载了三件事。第一件,鲁桓公对军队进行了大规模的检阅,传中解释说这是为了检查战车和马匹。第二件,蔡国又一次发生内乱,蔡国人把陈佗*了。传中对此事没有进行解释,但在隐公七年时陈五父到郑国去结盟“歃如忘”,当时郑国泄伯就说他“必不免”,也就是说他一定会身遭不测,算做提前已有交代。当然这次蔡国国国君再次易主。第三件事是在九月二十四日,鲁桓公的儿子鲁同出生,传中对这个事进行了详细的解释。
传中说当时鲁桓公为太子出生举行了盛大的礼仪,桓公接见夫人时用太牢(牛、羊、豕三牲),用通过占卜选择的吉利的士人背太子,士人的妻子给太子喂奶,桓公和文姜以及同宗妇人为太子取名。
桓公问鲁大夫申繻关于命名的规定。申繻说:命名有五种方法,分别叫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用出生时的情况命名是信,用祥瑞的字眼命名是义,用类似的字眼命名是象,借万物的名称命名是假,用和父亲有关的字眼命名是类。
这里我们先通过例子解释一下申繻所说的这五种命名之法。第一种出生时的情况,比如后文我们会提到唐叔虞出生时,其手掌有“虞”的字形,所以就命名为虞,后文还有个鲁国的重要人物叫季友,他出生时其手掌有“友”的字形,故命名为友。这就是信;第二种是祥瑞的字眼,比如说周文王叫姬昌,知其必能昌盛周国;武王叫姬发,知其必能发兵诛暴,这就是义;第三种类似的字眼,比如说孔子,因他头像尼丘,所以命名叫丘,字为仲尼。这叫做象;第四种借物来命名,比如说孔子的儿子出生时,有人赠送鲤鱼,所以命名为鲤,而字叫伯鱼,这叫假;第五种和父亲有关,比如说这个鲁同,是和他父亲桓公生日相同,所以叫鲁同,这叫做类。
申繻接着说:不过还得注意尽量避免命名的几种情况,第一种不能用本国的国号来命名,第二种不能用官职的名称来命名,第三种不能用本国山川之名来命名,第四种不能用隐痛疾患的字眼来命名,第五种不用牲畜之名来命名,第六种不用礼器玉帛的名称来命名。他进上步解释道:咱们周朝是用避讳来事奉神灵的,名是在人死了之后就要避讳它的。所以如果用国名命名那为了避讳就要废除人名(因国不可因人改名,所以只能废除人名),如果用官名就会更改官职之名,如果用山川之名命名就会改变山川之名,用牲畜之名命名就会废除祭祀,用礼器玉帛之名命名就会废除礼仪。晋国因为晋僖侯名叫司徒而在晋国废除了司徒这个官名,宋国的宋武公名叫司空而在宋国废除了司空的官名,我们鲁国也因为先君献公和武公之名而废除了具、敖二山之名,因此大的事物不可以用来命名。
我们这里插一句,这个命名的方法主要是针对贵族而言,而避讳也指的就是如果这个人成了一国之君了,那国号不能变,就只能自己改名。如果是其他的,国君最大,那么其他的就得改名或废除,因要避讳。所以如果大的事物命名会造成诸多混乱,所在取名之时就要尽量避免此类事情的发生。如宋国的宋武公叫司空,他上位之后就得把宋国的司空之职改为了司城。我们从申繻的话里可以推测在周以前看来没有避讳一说的。
鲁桓公听这么说,于是就说这孩子和我是同一个日子出生的,就叫他“同”吧,于是这个孩子就叫鲁同。这个鲁同是有确切出生日期记载的国君,这个在春秋中应只此一位。
【经】冬,纪侯来朝。
【传】冬,纪侯来朝,请王命以求成于齐,公告不能。
桓公六年冬,经中记载是纪侯又来朝见鲁桓公。传中说这次来是想让桓公请求周王室让纪和齐达成和解,而鲁桓公告诉他这个请求不可能实现。
前文我们说了,纪侯来商量对付齐国之事,之后可能那次北戎出兵就有鲁的暗中推手。但这也解决不了齐国还是想灭纪的想法,所以这次纪来求鲁桓公是不是和周王说一下,让王室出面来给齐国施加点压力,达成两国的和解。但桓公知道这是痴心妄想,所以明确告诉纪侯,就是我出面和周王说,周王也没了这个威势了。你想郑庄公都敢对他射箭,他哪里还有这个威望去调和诸侯之间的事呢?他不出面还像个天子,如出面人家不给面,那就更下不来台了。所以这个话没法子说啊。
弹词 临江仙 楚武王 成宙评
僭越王名唯独楚,春秋云梦英豪.开疆拓土计谋高.心中多武略,腹内有文韬.
巴山楚水抬望眼,诸姬环列周遭.雄心欲展动兵刀.南方多永夜,常怵九头枭.
弹词 临江仙 桓公班郑 成宙评
一片苦心无处诉,郑齐又败北戎.依礼序班恶心人,暂时虽泄愤,引火却烧身.
曲水重峦闲驻马,折腰多少王孙.连年争战不相容,前人分好地,后世又伐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