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续写家谱时,因家族比较大,牵涉到的行辈字派的字及内部存在的关系比较杂比较比,族中人员的名字和字派的撰写,是一项十分细致的工作,稍不认真,就有可能很易容弄错。
家谱的"行辈字派",是家谱所包含的主要规矩。行辈字派又叫祧字,我看到前期上世纪八十年代编续的家谱上,“祧”字有多处写成“桃”字,后来我都一一改了过来。
祧字就是行辈字派,是以之入名并区分辈份、排行的一些字。行辈字派在进入家谱以前就发展了很长一段时间。最后,起到了巩固宗族作用的姓名范畴内的东西是姓。姓是部落的名称,每个人都用同一个姓,表示每个人都是这家族里的人。
后来种族繁衍,人口扩大,家族越分越多,于是出现了氏,氏是姓下面的分支。秦汉以后,姓、氏合一。同时门阀制度又兴起,社会中很讲门第观念和家族出身,这个时候,人们就考虑用名字来表示行辈了。
名字,首先人们是用来表示行辈的,尤其是表示排行。这些常用在字中表示排行的字有:长或元、次、幼、少等等。这些字同先秦时期在名中表示排行的字:孟、伯、仲、叔、季等的作用是一样的,而且一般也都是字中的第一个字。
长或元都表示排行第一。长,是在长子,比如晋朝王悦字长豫、桓温字元子,他们都是长子。此外字中用长、元的还有汉司马相如字长卿、徐庶字元直等等。
次,是次子的意思,排行第二。比如东汉时的祭彤字次孙。幼和稚都是小儿子的意思,排行最末。比如东吴主孙坚字文台,而其幼弟孙静字幼台。
东晋的葛洪,我很早就喜欢他的学术,他就是字稚川,三国蜀马谡,这人物我小时候也是喜欢的,他字幼常。等等。少,是弟弟的意思,比如东汉之时许荆就上有兄长,他的字是少张。
此外也有用某一个不是表示排行的字来给家里的兄弟命字的,如袁绍的儿子们的字一律都以"显"为第一个字。在我们下层人民,是常以数字为名来表示排行,如大狗或二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