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什么意思,二子意思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05 21:35:11

昭公三年

531

君之先臣容焉,臣不足以嗣之,于臣侈矣①。且小人近市,朝夕得所求,小人之利也,敢烦里旅②!

通释:

国君的先臣就住在这里,我不足以擎受得起它,对于我来说已经够奢侈的了。而且小人靠近市场,早晨晚上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这是让小人获利的事情,怎么敢劳烦众邻里呢!

注释与说明:

①君之先臣容焉,臣不足以嗣之,于臣侈矣:国君的先臣就住在这里,我不足以擎受得起它,对于我来说已经够奢侈的了。晏子的住所不够排场而且在闹市旁边,齐景公想为晏子换一所房子,这是晏子向齐景公推辞说的话。言外之意是说,我连继承祖业的资格都很勉强,怎么能擎受得了再建造一座更豪华的住所呢。君之先臣,国君的臣子我的先人,实指,自己已经故去的父亲。容,容身,住。焉,兼词,于是,即“在这里”。嗣,继承。

②且小人近市,朝夕得所求,小人之利也,敢烦里旅:而且小人靠近市场,早晨晚上能得自己想得到的东西,这是让小人获利的事情,怎么敢劳烦众邻里呢。小人,身份地位低的人,在国君面前谦称自己。朝夕,犹言“早晨晚上政事空闲的时候”。得所求,获得想得到的东西,表面上是买东西方便,实际上是说了解民情方便。烦,劳烦。里旅,众邻里。里,乡邑,乡邻。旅,众人,共同。

532

夏四月,郑伯如晋,公孙段相,甚敬而卑,礼无违者,晋侯嘉焉①。

通释:

夏天四月,郑简公到晋国,公孙段担任赞礼者,很是恭敬且谦卑,礼仪上没有不合乎规范的,晋平公对他赞许有加。

注释与说明:

①无违,没有不合乎规范的。嘉,加以赞赏,嘉许。焉,兼词,于是,即“对他”。

533.534

文子曰:“退!二子之言,义也;违义,祸也①。余不能治余县,又焉用州,其以徼祸也②!君子曰‘弗知实难’,知而弗从,祸莫大焉,有言州必死③!”

通释:

出去!这两位的话是合于道义的,背离了道义会惹祸端。我不能治理我受封的县,又何必讨要州县,难道用它来招致祸患!君子说“不知道怎样面对祸患是很难的”,知道了不照着做,没有比它再大的祸患了,再有人提到州县的一定处死!

注释与说明:

①退!二子之言,义也;违义,祸也:出去!这两位的话是合于道义的,背离了道义就是祸患。“二子之言,义也”与“违义,祸也”分别是判断句。二子,指先后担任晋国执政官的范宣子和韩宣子。晋平公嘉许公孙段恭敬谦卑(见532例),把州县赏赐给他,州县本来是栾豹的封邑,栾氏被灭,范宣子、赵文子、韩宣子这三个人都想得到这个地方。赵文子认为这个地方曾是自己的别县,范宣子、韩宣子却认为这个地方已经三代不归属赵氏了,像这样的情况在晋国太多了,有谁重新获得了。赵文子觉得很掉价,就放弃了;范宣子和韩宣子觉得参与了这事,也不能再讨要这个地方,所以这个地方就没有单独归属谁。赵文子担任执政后,他的家臣赵获提议他向国君要这个地方,本段话就是赵文子的回答。退,退出去,加了感叹号,就是斥责的语气了。

②余不能治余县,又焉用州,其以徼祸也:我不能治理我受封的县,又何必讨要州县,难道用它来招致祸患。余,我,我的。焉用,哪里用得着,何必讨要。焉,何必。其,难道。以,用它来。“以”后省“之”。徼,音yāo,同“邀”,招致。

③君子曰“弗知实难”,知而弗从,祸莫大焉,有言州必死:君子说“不知道怎样面对祸患是很难的”,知道了不照着做,没有比它再大的祸患了,再有人提到州县的一定处死。君子,道德和思想境界高深的人。弗知,不知道,不懂得。知,实指知道怎样面对祸患。“知”后省宾语。“弗知实难”是直接转述语言,只加引号,不用加冒号和其他标号。焉,兼词,于是,即“比它”。言,谈论,提及,实际是“再有提及”。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