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份是之前我教过的一个高考状元关于“写作套路”的经验总结,觉得挺有用哒,分享给大家,希望能给大家今后写作带来帮助。
写在前面的话
写这篇文章主要想告诉大家写作文的各种套路以及素材方面积累的方法。
其实她的作文也是高三最后一个学期才开始变好的,在这之前一直都在及格线上徘徊,但经过一年努力后最高分拿到过55分(满分60分)。我把她的方法总结如下:
一、标题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起标题。这里我介绍一下她的常用套路,不一定适合所有人,但可能给大家一丢丢取标题的思路?
我她比较习惯于用名言改编或者两个四字词语并排的方式。下面直接来示例
【举个例子】
△题目1:守之,必不唐捐
出自胡适的“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
△题目2:木秀于林,风须避之
(这个不是自己改编的)改自“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此句出自三国时魏国文学家李康的《运命论》,意为:高出森林的大树总是要被大风先吹倒。比喻才能或品行出众的人,容易受到嫉妒、指责。
△题目3: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语出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意为:人们要懂得各自欣赏自己创造的美,还要包容的欣赏别人创造的美,这样将各自之美和别人之美拼合在一起,就会实现理想中的大同美。
例子举完了,想说一下,题目也是需要积累的,一个好的题目是会给你加分很多的。题目很多时候是文眼,是文章的眼睛与灵魂。
二、设计感
在说开头之前我们先来说说设计感。“设计感”在这里的意思是对文章有一个很好的布局谋篇。也就是在动笔前必须要有腹稿,要有总体的思路与结构。要脉络清楚,层次分明。
有设计感的第一步在于有一个好的提纲。提纲是一定要有的。一个好的提纲可以帮助你理清思路知道文章要写些什么。
【举个例子】
△题目:无问西东者“真”青年
主论点:无问西东者“真”青年
分论点:
1.平凡不代表不成功,比如白方礼与无国界医生
2.成功的意义在于有真追求,比如陈寅恪
3.人生更大的意义在于家国民族的传承 比如四世同堂
这种是她一般喜欢列提纲的方式,只需要把你的题目、主论点、分论点和对应论据列出来就可以了。
文章有设计感的第二步在于如何给出你的分论点和主论点。主论点应该在第一段就给出,然后在第二段就亮明分论点(让阅卷老师一眼看到)。然后再要论述分论点时,在那一段的开头再一次的给出。
第三步,在文章最后点题。
三、主论点
主论点是对于材料的分析后给出来的一段文字。
【举个例子】
主论点:生活中需要有内涵的仪式感
分论点:
1.仪式感是对于自己精神上的满足
2.仪式感是对于一个民族文化非常重要的传承方式
3.过分注重仪式感是形式主义
这三个分论点是因,而主论点是果。
可以采用开门见山的形式给出主论点,然后根据主论点来列出你的分论点。这是列出主论点的最主要形式,但是在应用这种形式时要及尽量文学一点。
四、分论点
分论点一定是一句材料,或者是根据材料延伸出来的点。不能凭空捏造。
分论点的基本要求在于:扣得住,分得开,排得顺,挖得深解释一下这四个名词:
扣得住——扣住中心,扣住论题,分而不离
分得开——分而不乱,分论点之间界限清楚,不互相交叉重叠,没有包含关系与被包含的关系。
排得顺——要有一定的顺序,分论点的顺序要合乎逻辑,合乎情理
挖得深——对根本性原因,作用要在分论点中有体现。
【举个例子】
【2018年太原二模作文题】
近日,年近古稀的某大学教授在课堂上的板书火了。严谨、工整的板书配合偶尔出现的科学家头像,被网友评价为“比PPT还要好看的课堂板书”。这位教授从教几十年,一直坚持书写板书上课,教学严谨又生动,课程常常是一座难求。“画画是我小时候的爱好,后来上课的时候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更好地听课,记住这些内容,就放到了板书里。”有人对这种教学方式不以为然,倒推十几年,从小学到大学,哪个当老师的不写板书呢?有什么值得表扬的呢?到了信息时代的今天,还死守着效率低下的板书,是不是也是一种落后的教学方式呢?对此你怎么看?
当时她对这个题目列了三个分论点。
主论点:守之,必不唐捐
分论点:
1. 守护了自己从小的爱好
2. 守护了自己的职业素养
3. 守护了那份历久弥新的匠人精神
从这个题可以看出,分论点是完全依据于材料给出的,最后一个有所扩展。
五、开头
开头她一般不是特别华丽的。如果有一些特别适合这个文章的名人名言尽量在开头给出来,如果是文笔不太好的同学,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掩掩瑕。
【举个例子】
如果这篇文章是写家风的,她会在开头给出了“古人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这句话。
在开头她一定会把自己的论点给出。并且会结合文本说明主论点如何得出来的。
六、主题段落
主题段落要一直扣合文本去说,这样就不会离题。剩下的就看你自己的文笔了。记得常引用名言,这样会觉得文章高大尚,且论述一定要有力。
要明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哪些内容占主体。
七、结尾
先说万能结尾上面的一段文字,要总结全文,如果这段够精彩,万能结尾可以不要,因为添加进去可能会显得画蛇添足。
这里给出几个万能结尾和用法:
1. 罗曼罗兰曾说过,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但我认为有一种dd是在xx之后,依然对ss以后对xx有期待,愿我们都是dd的人。
【举个例子】
罗曼罗兰曾说过,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但我认为有一种无畏就是在全世界都持反对意见时,仍然坚守自己的底线和初心,愿我们都是无畏的人。
2. xx之路需要我们带着nn一直走下去。
【举个例子】
生活之路需要我们带着爱一直走下去。
3. 我们从xx地方来,到ff地方去,我们是yy的朝拜者和陌生人。
【举个例子】
我们从遥远的地方来,到遥远的地方去,我们是地球上的朝拜者和陌生人。——史铁生《扶轮问路》
4.云山苍苍,江水泱泱,xx之风,山高水长。
【举个例子】
云山沧沧,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
5.明乎此,力行之,必将臻之于大境界。
6.惟此xx之精神,hh之思想,历千万祀[sì],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举个例子】
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陈寅恪《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
7.夏花灿烂是春天的花苞成就的,夏时的如盖绿荫是春天的嫩叶成就的,不爱等待,时间不为人而驻留,即使荆棘丛生,怀着xx亦可步步生莲,脚下生风,年少有为,让生命绽放七彩的光芒。
(我们怀着“材料主题”努力,融合了几个优美的句子,比较万能)
8.月光还是少年的月光,九州一色还是李白的霜。月光是亘古的月光,皎皎月光下垂眸低吟的诗人也是亘古的诗人。xx之传承有如光之传递,光的无远弗届和传承之万古长青都有着长存不消的特性。如今xx传承的重担落在我们的肩上,而于此间只欲问:舍我其谁?
9.君子知命不惧,日日自新。愿与诸位共勉之!
前面几个是自己给出的,例子里面有很多就是这句话的原话。后面几个是当时作文里面征集到的几个万能结尾。
万能结尾真的是个很好用的东西,其实你们也完全可以自己总结,把一些很好的话记下来,换几个词就可以当成万能结尾。
八、文章示例
接下来把上面几点总结一下,写一篇作文。
这篇文章是老师给的范文,希望起到一个示范作用。
【作文题目】
2013年10月,某高考文科状元放弃72万元奖学金,从香港大学退学,回乡复读。她说:“当初报志愿时大家建议她趁着年轻出去闯,多考虑就业一类的现实问题。”她选择了港大,但她一直认为当今时代缺失了很多东西,自己是一个古代人。所以决定报考北大中文系圆纯粹的国学梦。对此,你怎么看。
【分析材料】
1. 报考北大中文系圆纯粹的国学梦。是个人方面,尊重自己的选择。
2. 多考虑就业一类的现实问题。是文化方面,属于尚用。
3. 回乡复读。属于制度方面。
这样三条分论点就出来了:个人;文化;制度。
【范文】
独立思考与自由精神
也许很多人会把女孩对国学的热爱看得十分重要,但我觉得她选择的背后有很多的内涵可以反思。(从分析材料开篇,切记不要天马行空)
尊重自己内心的选择,为国学拒绝高额的奖学金,其中女孩一直独立思考的精神感染了我;错听大家对就业现实问题的劝告,折射出当代的尚用心态,必须反思;女孩为自己的抉择要付出复读的代价,更让我反思制度层面上的深刻问题。(三个论点,一层一层的往出列,字数不能太多)
今天热爱国学的人恐怕并不难找,但面对高额奖学金仍能坚定的为自己的理想和兴趣坚守准则的确不易,也许这才是女孩的选择给我最大的启示。我想,她对国学的兴趣与决定退学的举动都建立在个体生命独立思考与判断的基础上,这才是现代人的真精神(围绕女孩的个人选择,结合材料论述独立思考与判断)在微博,微信及网络新闻铺天盖地的时代,伴随着思想流而来的是大多数人思考能力的缺失。我们关注明星的生活却很少关注自己的内心。在碎片化的阅读时代记拒绝原创,更拒绝独立精神。(用现实生活反证独立思考精神,举例占主体论证的三分之一)也因此当女孩放弃诱惑尊重了自己的内心的选择,她以自己的行动证明了现代人应有的独立思考的可贵。(拉回材料)
女孩的独立思考能力让很多人汗颜,因为太多人为了功利性的目的放弃了兴趣和理想。因此必须反对尚用的文化态度。(承上启下)
女孩当初失败的选择是因为听到大家的劝诫,在他们的话语中就业和现实显得更为重要。而在我看来,大学培养的是具有现代精神的合格公民而决不仅仅是普通的技术工人。
当年北大校长蔡元培将商科和法科从北大驱除,正在于他懂得大学并非培养实用型技术人才或商业精英,而是塑造了现代公民的精神殿堂。
女孩最终为了理想放弃高额奖学金,对金钱与利益的放逐正是对尚用思想与传统的挑战,这在今天是高贵的。
然而,女孩必须为自己的选择付出复读的代价。我不禁要问,通过考试证明自己的学子要为填报志愿的失当付出复读一年的代价,为什么制度不可以更人性化,让他们早日进入到大学的殿堂。
以上种种都必须得到切实的解决:必须真正培养年轻人的独立思考能力;必须防止将一切精神现象进行量化衡量,拒绝尚用传统对大学精神的损毁;必须改编制度使其更加人性化。(解决问题)
高兴得知,很多地方已经设立一年两次的社会化高考,也鼓励学生填报平行志愿。这样做给予了他们选择学校的机会。真心希望之后向女孩这样优秀的学子不会因为错选志愿付出那样大的代价。
九、素材
作者主张看见喜欢的话就记下来,并且建议大家做一个专门的素材本,用来摘抄。一定要不时地翻看,这样不用刻意地记忆也能记住。积累素材是个日积月累的工作,不能临时抱佛脚。
对于素材的应用,不能拖得过长,应该一句一个例子,因为议论文主要还在说理而不是在讲故事上。
素材的积累要紧跟时代潮流,这两年作文题都和当时的背景有关。例如2017年是恢复高考40年,当年全国三卷就出了有关恢复高考40年的题目。2018年也是同样的道理。所以积累的素材也要紧跟时代潮流。
下面列举一下2019年会发生的事:
五四运动100周年,建国70周年,互联网诞生50周年,中美建交40周年,亚太经合组织成立30周年,澳门回归20周年,高考文理分科最后一年,高考改革前一年,外加一个端午节。再加上届时的大事件总结素材,就比较有底气啦。
素材的应用分为人物素材、具体事件、好词句以及名人名言的应用。
1. 人物素材的应用
人物素材的应用,因为原来高考卷子上有人物传记题,适当记一记就是一个很好的素材,也可以多记一记他人评价这个人物的话语。在作文中用一句话点出来这个人物就可以。
【举个例子】
李小文
他本色随性,在当下的浮华喧嚣中,显得那么与众不同。他一派仙风道骨,完全就是古龙笔下的侠士,其貌不扬,却武功盖世。说他武功盖世是来自于他的淡泊名利;是来自于他的真才实学;是来自于他的随性纯粹,极简主义;是来自于他是科学界的良心;是来自于他不仅是一名优秀的科学家,更是一位值得尊敬的老师;是来自于他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素未平生伸出援助之手。素心明志,两杯浊酒论天下;侠气致远,一双布鞋任平生。正是他一生的言行,维护了传统知识分子的风骨、随性、本色。这种影响比他在摇杆领域做出的贡献更可贵。
列举了李小文这么多品格就说明,这个人物可以用在多个方面。这就是个万能素材。而且这个素材也不算老套。自己也可以总结这样的素材。
下面给出一个人物示例。
辜鸿铭
一生不遗余力的宣扬中国和中国文化。在西方人眼里,他是东方文化的两大代言人之一,另一位就是泰戈尔。虽为“保皇派”,却担任北大英文系教授;虽有一副前清遗老的滑稽模样,却被甘地誉为“最尊贵的中国人”。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阅览多方文化拥有一半葡萄牙血统的他,却独为中国文化代言。“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是对他最好的评价。
2. 具体事件的应用
具体事件可以列举一些我们都耳熟能详的事件,比如阿尔法狗战胜国际围棋选手,人工智能撞死人等等这些事件。这些事件的应用也是同样的道理,在文章中点出来就可以了。
3. 一些好的话语
好的话语在于积累,积累,积累。
这些话语在平常的读书,刷社交软件时就可以看到。遇见这些好的话语记到素材本上天天看看就可以了。然后加以改变就可以变成你自己的增分句子。
【举个例子】
当受害者没有获得道歉,当施暴者、屠*者在社会上依然光鲜亮丽,这难道不是正义被踩到邪恶脚下吗?
如果用到作文里,就可以变成:当受到歧视的人没有获得道歉,当恶语相向的人在社会上依然光鲜亮丽,这难道不是让歧视凌驾于道德之上吗?
4. 名人名言
名人名言就不用多说了。作文里记得最多的就是名人名言。5. 素材应用
素材的应用一定要在合适的地方点出来。所谓合适的地方在于,开头,结尾,两个分论点间的过渡段。最重要的一个地方在每个分论点里面的例证上。一篇作文如果没有例证是不完美的。
6. 演讲稿
近年来出现了很多演讲类节目,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看一些演讲稿。看看演讲稿是如何运用例子的,如何承接的。还有就是里面优美的话是如何运用的。
以上就是一个高考状元的一些写作经验啦,大家可以参考下看看是否适合自己。如果你也有一套独门小技巧,也欢迎在评论区交流讨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