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畔独步寻花顺序,江畔独步寻花概括主题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07 09:35:14

江畔独步寻花(六)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人。肃宗乾元二年(759)弃官经秦州(今甘肃省天水一带)入蜀。乾元二年(759)年底到达成都,寄居于城西草堂寺。次年春末移居浣花溪畔新建之草堂。先后在此居住近四年,创作诗歌二百余首。代宗宝应元年(762),赴梓州(今四川三台)。广德二年(764)春初,往阆州(今四川阆中),三月返回成都。六月被剑南节度使严武表荐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永泰元年(765)因严武去世,离开成都,于大历元年(766)到达夔州(今重庆奉节)。大历三年(768),乘舟出峡。后流转于荆、楚间。大历五年(770)冬,在由潭州(今湖南长沙)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去世。著有《杜工部集》。

江畔独步寻花顺序,江畔独步寻花概括主题(1)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黄四娘】杜甫住成都草堂时的邻居。蹊(xī):小路。【留连】即留恋,舍不得离去。【娇】可爱的样子。【莺】黄莺,又称黄鹂。【恰恰】象声词,形容鸟叫声音和谐动听。一说“恰恰”为唐时方言,恰好之意。

译文:黄四娘家花儿茂盛把小路遮蔽,万千花朵压弯枝条离地低又低。眷恋芬芳花间彩蝶时时在飞舞,自由自在娇软黄莺恰恰欢声啼。

江畔独步寻花顺序,江畔独步寻花概括主题(2)

赏析:这首诗写的是杜甫在黄四娘家赏花时的场面和感触,描写了草堂周围烂漫的春光,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和适意之怀。春花之美、人与自然的亲切和谐,都跃然纸上。

首句点明寻花的地点,以人名入诗,生活情趣较浓,颇有民歌味。次句“千朵万朵”,是上句“满”字的具体化。“压枝低”,描绘繁花沉甸甸的,把枝条都压弯了。“压”、“低”二字用得十分准确、生动。第三句写花枝上彩蝶蹁跹,因恋花而“留连”不去,暗示出花的芬芳鲜妍。“时时”,则不是偶尔一见,仅这二字,把春意闹的情趣渲染出来。赏心悦目之际,恰巧传来一串黄莺动听的歌声,将沉醉花丛的诗人唤醒。“娇”字尽显莺声轻软的特点。“自在”不仅是娇莺姿态的客观写照,也传出它给作者心理上的愉快轻松的感觉。诗在莺歌“恰恰”声中结束,饶有余韵。

这首七言绝句,极富音韵美,后两句的“留连”、“自在”均为双声词,如贯珠相联,音调宛转。“时时”、“恰恰”为叠字,上下两句形成对仗,语意更强,更生动,更能表达诗人迷恋在花、蝶之中,忽又被莺声唤醒的刹那间的快意。这两句除却“舞”、“莺”二字,均为舌齿音,这一连串舌齿音的运用造成一种喁喁自语的语感,维妙维肖地状出看花人为美景陶醉、惊喜不已的感受。

江畔独步寻花顺序,江畔独步寻花概括主题(3)

“诗人蜀事”:《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共七首。第一首写独步寻花的原因,从恼花写起;第二首写行至江滨见繁花之多;第三首写某些人家的花,红白耀眼,应接不暇;第四首则写遥望少城之花,想象其花之盛与人之乐;第五首写黄师塔前的桃花;第六首写黄四娘家万花竞放;第七首总结赏花、爱花、惜花。前四首分别描写恼花、怕春、报春、怜花而流露出悲愁的情怀;后三首尽显赏花时的喜悦之情,蕴含春光难留之意。全诗脉络清楚,层次井然,是一幅独步寻花图,表现了杜甫对花的怜爱、在美好生活中的流连和对美好事物常在的期许。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