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垂钓带拼音和译文,古诗小儿垂钓全文拼音版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07 18:31:09

péngtóuzhìzǐxuéchuílún

蓬头稚子学垂纶,

cèzuòméitáicǎoyìngshēn

侧坐莓苔草映身。

lùrénjièwènyáozhāoshǒu

路人借问遥招手,

pàdéyújīngbúyìngrén

怕得鱼惊不应人。

译文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一个头发蓬乱、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边学钓鱼,侧着身子坐在草丛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影。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小孩漠不关心地摆了摆手,生怕惊动了鱼儿,不敢回应过路人。

写作特色

诗词句解写作特色: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第一、二句,稚子,小孩也。“蓬头”写其外貌,突出了小孩的幼稚顽皮,天真可爱。“纶”是钓丝,“垂纶”即“垂钓”,钓鱼。诗人对这垂钓小儿的形貌不加粉饰,直写出山野孩子头发蓬乱的本来面目,使人觉得自然可爱与真实。“学”是这首诗的诗眼,说明这个小儿是初学钓鱼。“侧坐”带有随意坐下的意思。“莓苔”,泛指贴着地面生长在阴湿地方的低等植物。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后两句中“遥招手”的主语还是小儿。当路人问道,小儿害怕应答惊鱼,从老远招手而不回答。小儿之所以要以动作来代替答话,是害怕把鱼惊散。这是从动作和心理方面来刻画小孩机警聪明。诗词整体写作特色:全诗没有绚丽的色彩,没有刻意的雕饰,就似一枝清丽的出水芙蓉,在平淡浅易的叙述中透露出几分纯真、无限童趣和一些专注,对于儿童天真烂漫之性的喜爱溢于言表。

创作背景 本首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此诗是诗人胡令能到农村去寻找一个朋友,向钓鱼儿童问路后所作。

情感主旨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儿童天真自然、可爱烂漫的喜爱之情。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