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教案详案,陋室铭片段式教学设计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08 09:15:1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朗读课文,积累文言实词,理解内容,熟读成诵。

2.理解作者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达的高洁志趣。

过程与方法:

1.诵读法:通过多种层次和形式的诵读培养学生良好的文言语感。

2.情境法:以故事串联起整篇文章,通过设计人物对话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高洁志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作者安贫乐道、高洁傲岸的情怀,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学生讲刘禹锡的故事。

同学们,我们曾接触过这样一位文学家,读“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眼前仿佛出现一幅美妙的洞庭山水图;读“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会让人一扫悲秋之殇,顿觉心胸豁达,他就是唐代著名文学家——刘禹锡。

他的诗与白居易齐名,他的词与柳宗元齐名。据说他被贬到安徽,按当时朝廷规定,他可以住衙门内三室三厅之房。但是和州县的知县是个典型的势利小人。认为刘禹锡乃被贬之人,便横加刁难。先是安排他住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没有埋怨,反而还撰写了一副对联贴于房门:“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这个举动可气坏了知县,于是知县将刘禹锡的住所由城南调到城北,并把房屋从三间缩小到一间半。新宅临河,杨柳依依,刘禹锡触景生情,又写了一副对联:“杨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知县见他仍然悠然自得,又把他的住房再度调到城中,而且只给他一间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房子。半年时间,刘禹锡被一个小小的知县折腾,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想想这县官实在是欺人太甚,刘禹锡心中有话,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于是便愤然提笔写下了《陋室铭》,并请人碑刻后立于大门之外!

二、指导朗读,培养语感。

1. 板书解题。昨天让同学们预习了,现在我来检查一下预习效果。哪位同学来解释一下题目的含义?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文辞练达,一般是押韵的,读起来铿锵有力。体制短小,与格言相似。】

(引导学生关注书下注解。勾画,补充。拓展:座右铭,墓志铭)

【请在课文中圈出韵脚,想一想,这些字的韵母都是ing。

名 灵 青 丁 经 形 亭 】

2.读准字音。(检查预习,请学生板书讲解。)

3.读出断句。古人写诗文是没有标点的,我想考考大家,请同学读一读没标点的《陋室铭》。

(屏显。指名学生朗读。教师评价。)

4.读出节奏。(学生在书上划分朗读节奏,每句划一处。屏显。)

5. 利用文下注释自由轻声译读课文。勾画识记重点字词,不懂的地方做标记,可以相互讨论。

6.读出韵味。

文贵在读,读好才能领悟其中蕴含的道理。现在大家看大屏幕,看看怎样读才能读出韵味。

【①铭是韵文,韵脚要读得清晰响亮。(“名”、“灵”、 “青”、“丁”、“经”、“形”、“亭”)

②前四句读后稍作停顿,再缓缓读出“斯是”二句,以突出文章主要内容。

③“苔痕”二句写环境,要读得有点美感。

④以下六句写室中生活图景,虚写的文字(往来无白丁,无丝竹之乱耳)应读得轻一点,才有韵味。

⑤“南阳”二句读后,要作一顿,然后用肯定的语气读最后两句。】

(同学们根据朗读指导练习读课文,两分钟后请同学再读。)

三、入情入境,理解内容。

1.作者笔下的陋室到底什么样?让我们一起走进陋室,去看个究竟。请大家先来看这四句话,口头翻译,并思考问题,从这些话当中,我仿佛看到了什么。

【屏显:走进陋室,我仿佛看到了(画面)

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学生思考发言,小组交流。教师评价,并引导学生关注重点实词。)

2.同学们,刘禹锡在陋室里调素琴时,那个知县不请自来了,让我们就当一回刘禹锡,跟那个知县对话一番。

【当一回刘禹锡

知县:你这房子都长青苔、长青草了,你还说不陋?

我(平静地笑道):苔痕碧绿上阶梯,草色青葱入帘内,这是多么幽雅的景致,怎么能说简陋呢?

知县:哼!看你这穷酸样,估计不会有人与你为友吧?

我(______地笑道):……

知县:你既没有丝竹,又没有案牍,你,你还有什么好乐的呢?

我(________地笑道):……】

(同桌互换角色交流,请两组代表展示,评价。)

3.在别人眼中,陋室简陋不简陋?在作者眼中呢?以上是从哪些方面来写陋室不陋的呢?(陋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

景——幽雅 人——儒雅 事——高雅(学生概括,教师板书。)

4. 通过作者对陋室的描写,你体会到刘禹锡怎样的生活态度?

在贫困的环境中也要保持一颗乐观的心,这就是安贫乐道,这就是高洁傲岸。(板书)

所以他的好朋友白居易对他的评价非常高

【屏显:彭城刘梦得,诗豪也——白居易】

5.作者的这种态度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是否也有体现呢?请你品评一下。

【屏显: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预设:《陋室铭》开头为什么要从山水写起?结尾引用孔子的话有什么深意?

(左右两排分别讲解。学生谈看法。教师完成板书。)

6.教师小结:文人被贬,所作诗文大多幽怨哀叹,同时代的柳宗元,被贬后便忧惧不安(“恒惴栗”《始得西山宴游记》)韩愈更是一贬就想到死(“好收吾骨瘴江边”《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刘禹锡却始终以豪迈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绝不沉沦,绝不颓废,不愧其“诗豪”的美誉。每读《陋室铭》,总会让我们感受到一种不屈的意志、昂扬的力量。

四、赏析手法,思考探究。

1.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是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的。但这种思想感情没有直接表达出来,而是通过对居室的情景的描绘体现出来,这种写法就是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物”便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作者的“志”,借助于这个具体之“物”,可以表达得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分、更富有感染力。】

那么这篇文章中所托之“物”和所言之“志”分别是什么?

2.你还有没解决的问题吗?

(质疑,解疑。)

教师提问: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作者所说的“惟吾德馨“?

3.结束语:

同学们,刘禹锡把这个《陋室铭》写好后,请人刻在石碑上,还立在门口。你们看,那个知县老爷带着几个随从又来了。我们怎么办啊?我们要为刘禹锡出一口气啊!请大家把文章大声地再朗读一遍,读给他听。我提议一下,最后的“何陋之有”读三遍,一遍比一遍读得响。

生齐读。音乐响起,屏显一间陋室图片。

【屏显:生活可以贫困,精神不可潦倒。】

板书设计:

陋 室 铭

刘禹锡

山水类比,引出主旨

景——幽雅 高洁傲岸

陋室不陋 人——儒雅 惟吾德馨

事——高雅 安贫乐道

古贤自喻,反问点题

托物 言志

陋室铭教案详案,陋室铭片段式教学设计(1)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