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谊与鸟问答
贾谊的问题一是鸟的吉凶, 二是生命的迟速, 这归根结底是一个有关封建迷信和“死亡观”的问题。
鵩鸟的回答一是言辩证法中的福祸相依、万物变化之道;二是言“生死齐一”之理, 体现了道家遗世忘形、超然物外的思想。
- 其一,万物变化, 时刻变化,无穷无尽。自己偶然为人,死亡不过是万物变化的一种,不值得过度贪恋生命,死亡是另一种转化,无需过度悲伤。
贾谊用道家思想超脱生死
“万物变化兮,固无休息。天不可预虑兮,道不可预谋;迟速有命兮,焉识其时。”——贾谊《鵩鸟赋》
- 其二,道家言“生死齐一”的思想,消解了他“士不遇”的情怀,摆脱了死亡重压的悲凉情绪,甚至达到了从生死中超脱出来的人生境界。
“且夫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
“其生兮若浮,其死兮若休;澹乎若深渊之静,泛乎若不系之舟。”——贾谊《鵩鸟赋》
文中说到,达人大观、大人不曲、至人遗物、真人恬漠。
因此人活着就像木头浮在水面上,身体和寿命本是命运所赐,不把它当作己有!
活着好像在跟随命运随波逐流,死去好像休憩长眠,恬淡时就像深泉一样幽静,漂流时就像脱开缆绳的小船一样自由,体现了他达观超脱的生活态度。
人这一辈子,有人为名所困,有人为利忙碌,只有那些摒弃了物欲、不羁于时空、超然于生死的“达人”、“大人”、“至人”、“真人”才得到了人生的真谛。
像鵩鸟飞入舍内这种琐细小事,又有什么值得疑虑的啊!”
04 总结曹雪芹在《红楼梦》写道:“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
孤傲高洁,郁郁难眠的屈原,终于在一百多年后,在湘水边等到了自己的知己!
彷佛看见,他站在水边,以芰荷以衣,芙蓉为裳,对贾生说,“贾谊,认识你,真好!”
贾谊在“屈原情结”的影响下,用*体赋抒写了对现实不满和哀怨的情志,成为汉代用辞赋形式抒发士人心志的第一人,也为后人留下了“贾生情结”,这在唐诗宋词中多有体现。
《贾生》
唐代: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贾谊故居里的唐诗:《读贾谊传》
《读贾谊传》
唐代:李群玉
卑湿长沙地,空抛出世才。 已齐生死理,鵩鸟莫为灾。
千百年来,屈贾通过“屈原精神”和“贾谊情结”活在人们心中,世世代代!
《吊屈原赋》敢抗争;《鵩鸟赋》勇超脱。
奇才活心中,经典传千古!
滚滚湘江水,执着奔涌,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