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作为中华文明的精粹和瑰宝,
361道纵横棋局,黑白阴阳二子,
于玄妙处充满着无限的智慧,
以至于当AlphaGo向人类棋手发出挑战时,
还特意把围棋的英文发音“go”
放进了名字里,这成了一个约定俗成的习惯,
后来日本研制的DeepZenGo也在后缀上
加上了这个“go”,了解围棋的人都知道,
“go”这个词是从日语音译过去的,
难道作为围棋母国的中国,weiqi这个词
不能成为围棋英文的正确翻译吗?
☟
从最早的“弈”开始,
围棋的不同叫法可达20种以上,
烂柯、黑白、方圆、手谈、坐隐、
大棋、乌鹭、楸枰、纹枰、忘忧、
吴图、鬼阵、坐忘、玄素、略技、
秋储、星阵、十九路、木野狐、
木强人、橘中戏以及碁。
值得一提的是,棋在中文中可以
代指很多种棋类游戏,
而“碁”则是作为指代围棋的专有名词而存在。
随着时代的演变,碁这个字已经很少被国人使用,
相反,却在中华文化圈的辐射下,
朝鲜半岛和日本依旧延续这个写法,
尤其是日本。
日文有平假名、片假名、汉字三种,
前两种分别来自汉字偏旁部首的
草书和楷书转化而来。
“碁”字也被日本人照搬了过来,
围棋的日文写法为:「囲碁」或「碁」
发「いご」(igo)或「ご」(go)的音。
这就是围棋英文发音为「go」的日语来源,
那么为什么要以日语的发音为翻译对象呢?
这事儿还得从中国围棋说起:
☟
明朝中后期,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华,
他被围棋的玄妙神奇所征服,将自己的感想
写在日记里介绍到了西方,
但似乎没有泛起什么涟漪;
神奇的是,在遥远的欧洲英伦三岛上,
一生从未到过东方的东方学家托马斯·海德
却对东方棋类游戏充满了兴趣,
他大致通过阿拉伯文、希腊文、梵文等
互相转译来了解中国的围棋,
在他的著作《东方局戏》里甚至还专门介绍了
围棋的一些规则,虽然可能不太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