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瑰宝是什么意思,世界三大艺术瑰宝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09 11:09:50

15年前,以黄仕根为首的18位“识曲知音”的老人,组成了一支“十八翁乐队”,他们抱着对民乐的钟爱、对文化的关注,努力发掘绍兴诸暨民间艺术,抢救了行将消逝的诸暨古乐“十番”,复活了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瑰宝。

艺术瑰宝是什么意思,世界三大艺术瑰宝(1)

15年来,这支乐队在西施故里旅游区定期演出,深受广大市民和游客的喜爱。著名作曲家徐沛东曾赞扬这支乐队:“既是对民间音乐的发扬,又是西施故里一道靓丽的风景。”

为抢救古民乐

成立“诸暨十八翁乐队”

“十番”是诸暨一种有名的传统民间音乐,亦称十番鼓、十番锣鼓,又称细乐,起源久远,无从考证,明末清初为皇宫里流行的流动吹打音乐活动,太平天国时期流传到民间,成为诸暨民众喜闻乐见的一种吹打乐。

今年85岁的黄仕根从小喜欢拉二胡,一直痴迷民乐。他告诉记者:“我小时候还能听到十番,但随着时代发展,十番渐渐退出舞台,这让我们感到很遗憾。”他与爱好民乐的朋友聊天时总会提起十番,久而久之,他们萌生了自己抢救和弘扬这种古老民间音乐的念头。

黄仕根抢救和弘扬十番的愿望,在退休后得到了实现。2006年初,黄仕根和几个同样爱好文艺的老友一起成立了乐队。当时他们明确,古乐队的成员必须符合3个条件:有时间,有技艺,有责任心。十番古乐队招兵买马的消息一传出,吸引了数十名诸暨各地民乐爱好者报名。通过层层筛选,最后确定18名正式人选。他们玩民乐的时间很多都在10年以上,大部分人曾经是诸暨当地剧团的骨干,具有扎实的基本功。黄仕根说,因为真正演奏十番时需要18名乐手,以笛子为主,辅以绷鼓、月锣、笙、二胡等乐器,所以他们就叫做“十八翁乐队”。

2006年4月,诸暨十八翁乐队在诸暨市第一届西施旅游文化节上首次亮相,便引来了一片惊羡的目光。吹笛、敲鼓、操弦……曲调舒缓悠扬,旋律婉转动听,那种高山流水、云蒸霞蔚的柔和之美,让旁边的围观者为之陶醉。

在“天下第一关”

传播西施故里的文化

十番在历史上曾有曲牌近百个,但当时保存完整的却寥寥无几。乐队成立后,他们四处查阅资料,很快就还原出《后庭花》《燕归梁》《甘州歌》《乌江渡》等10多个曲牌。

黄仕根说,十番的旋律优雅清新,具有宁静柔和之美,不管是表现形式,还是演奏内容,都与云南丽江闻名世界的纳西古乐不相上下,只可惜纳西古乐名声响亮,而诸暨十番则一直沉寂于民间,不为外人知晓。也许他们的技艺不能与纳西古乐相比,但他们立志将西施故里的十番推向全国乃至世界,让更多的人欣赏来自诸暨的优美民乐。

2006年以来,黄仕根和队友们一次次上山下乡,进企业,坐凉亭,免费演奏了数千场次。2011年5月25日,十八翁乐队应邀到山海关长城演出。回忆起那天的情景,黄仕根至今依然激动不已。

黄仕根说,那天秦皇岛的市民里三层外三层地围观聆听,沉浸在古老的江南乐曲里。很多人窃窃私语:这是一支什么队伍?来自何方?

向十八翁乐队发出邀请的是一位在秦皇岛投资创业的诸暨老乡,名叫王全江。王全江在秦皇岛打拼多年,拥有了自己的公司,他希望把家乡的民乐推介给秦皇岛的市民。

为了演出成功,十八翁精心挑选了20多首民族乐曲,反复排练。演出那一天,一条大红横幅挂在“天下第一关”的关台下,引起了秦皇岛市各大媒体和文化旅游等部门的重视,吸引了山海关的众多市民和中外游客。

这几年,十八翁乐队经常走出家门,先后到江西、金华等地演出,所到之处都受到了热烈欢迎。

艺术瑰宝是什么意思,世界三大艺术瑰宝(2)

资料图片: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乐队成为一群老年人的精神家园

现在,十八翁乐队成员平均年龄75.4岁,其中最大的85岁,最小的68岁。西施故里景区的越秀亭成了十八翁乐队的“练功房”,每周一次的“汇演”,他们会一个不落地出现。黄仕根表示,这些年来,队员们的精神状态很好,玩得也很开心,乐队成了老人们的精神家园。

队员们对于民乐的喜好,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痴迷”。今年74岁的周平洋从小就喜欢音乐,吹笛子、拉二胡是他的最爱,他拥有十级等级证书,既是队员又兼任艺术指导。他不仅对演奏阵容和演奏乐器搭配进行调整,还对部分演奏曲进行了完善和补充,让乐曲更动人更完整。

乐队中有5名队员来自店口,他们到诸暨城里参加活动,经常要乘出租车,来回一趟要花费160元左右。乐队负责人认为这开支不小,劝他们平时不用参加集中排演,等正式演出时再来,可这5位老人每次都到。

乐队成立伊始,因缺少完整的扩音设备,演奏效果不理想。为解决这一问题,队员徐培浩出资1000多元购置了高音喇叭,进行设备改造,其他队员也纷纷出资添置一批设备。现在的音响,已经完全能适应乐队的演奏和更大规模的演出需要。

乐队让老人们拥有了一个老有所乐的平台,老人们每次演出都充满激情,感觉又回到了年轻时代。队员们都说,在人生的晚年,能结识一批花甲老翁,以丝竹管弦为知音,以吹拉弹唱建友情,这是幸运,更是一笔精神财富。前几年,乐队还出了一本诗集,抒发了队员们对音乐的无限热爱,读来让人感动。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