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上一课已经讲到了《说文解字》的“玉”部汉字的部首汉字“玉”,这是《说文解字》540部里的第6个部首,现代汉语201部首规则里,“玉”部跟“王”部归属在一个部首“王”,因此称“王部”或“玉部”,因为从玉的字比较多,一般称“玉”部。玉做偏旁时称“玉字旁”,在字的左边时写作“”,末笔写成斜提,这个偏旁在现代汉语里又叫“斜玉”或“斜玉旁”。
在玉部的字大致分为四类:1、玉或者美石名,比如琳、瑰、珂;2、玉器或用玉做装饰品名,如瑁、璋、璧;3、玉的颜色,玉器的声音等,如瑕、玎、玲;4、跟玉器有关的动作行为,如琢、理、玩。有时候玉也作音符构成形声字,比如钰(珍宝的意思)。
今天解说玉部的6个汉字,就是这6个:
(今天解说的6个汉字)
1、璙。读作liáo。《说文解字》释作:“玉也。”很简单,就是有一种玉石,因为是名词,大部分字书,包括《说文》,包括《广韵》都没有更多的解释,因此我们只能从玉部右边的“尞”来入手寻找字义了,“尞”的甲骨文是以火烧木的象形,边上的小点是烟火升腾状态,到了金文才有了盛装木柴的器皿。
(尞与璙的字形演变)
“璙”有三个意项,(1)就是一种玉石的名称,按上述推断,应当是纯美洁白如火焰中心的白色的一种玉石。(2)形容美好的面貌。《广韵》中称:“璙,好貌”;(3)《尔雅》中说:“白金谓之银,其美者谓之镣。”这里的镣通璙。因为是名词,我们不用过多解释。
2、瓘。读作guàn。《说文解字》的解释也极简单,就是“玉也”。那么,如果我们要了解这个字,还得从它右边的字形入手,“瓘”右边是一个“雚”,“雚”在甲骨文里是一只不断发出声音的鸟(一说是猫头鹰),到了金文和小篆逐步调整字形,两个口渐渐转化成鸟的眼睛,如图:
(雚及瓘的字形演变)
也就是说,“雚”是一种会发出大的声音的鸟。《本草纲目.金石部.玉》里载:“北方有瓘子玉,雪白有气眼,乃药烧成者,不可不辨”,由此可大致推断出,“瓘”这种玉,大概是中部有孔,可以发出声音的玉。
3、璥。读作jǐng。《说文解字》的解释依然简单,就是“玉也”。显然,这又是一种玉。但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玉呢?为是什么叫这个名字,而不叫其他名字呢?对于名词,古字典里很少能查出缘由来,只好从字形上再略略找些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