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上学时一次期末考试,有这样一道语文试题:“‘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自 那篇文章,作者是谁 ”。
我填写的答案是:“出自《岳阳楼记》,作者范文正”。等卷子发下来,见“范文正”上面被老师用红笔打了个大大的八叉,还扣了1分。
初中语文《岳阳楼记》
我心里不服,便去找老师,用指头指着课本下面的注释小字,一字一顿地念道:“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谥号文正,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有《范文正公集》传世。”念完后,便盯着老师的眼睛说:“范仲淹,也叫范文正。”
老师仰着头,想了一会儿说道:“考试得按规定的标准来!标准答案是要求回答作者的姓名。”顿了顿,又说:“文正是范仲淹的谥号,不是名字。”
那么,什么是谥号呢?老师说的到底对不对?谥号是不是一个人的名字呢?
什么是谥号谥,读作shì(音同“是”),《尔雅·释诂》:“谥,静也。”疏:“人死将葬,诔列其行而作之也。”
诔,读作lěi(音同“垒”),本义是对死者生前事迹用文字进行叙述,以表示哀悼,即今之致悼辞。这两段话的意思是说,人死则静,在下葬之前,要用文辞来列叙死者的生平事迹,并且赞美其德行。
古代书法:谥
《逸周书·谥法解》:“谥者,行之迹也;号者,功之表也。车服,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小名。”
这段话的大意是说,“谥”是行为的记录;“号”是功劳的标志。车马服饰,是地位的表现。所以,品行高尚的人就得到大名号,品行低下的就得到小名号。
由此看来,所谓谥号,就是封建时代在人死后,依其生前事迹,进行评定褒贬,而给予的一种特殊称号。
西周青铜器
大凡一个人服务于社会,总有种种行迹。在他死后,凭他一生的事迹,好的,予以褒扬;恶的,予以贬责,这就是谥,也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盖棺定论”。
谥号产生于何时,目前在学术界还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传统的观点认为,谥号产生于西周初年。
《礼记·檀弓上》:“死谥,周道也。”
《通志·谥略·序论一》:“古无谥,谥起于周人。”
《谷梁传·桓公十八年》范宁注:“昔武王崩,周公制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