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告诉女孩子们,她们可以保留我的那些图画,因为我又有了一百条新裙子,全都挂在我家新房子中的衣柜里。——埃莉诺·埃斯特斯。
埃莉诺·埃斯特斯是美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她创作的人物带有勇敢独立、追求自由的鲜明个性,十分贴近生活,深受儿童读者喜爱。
《一百条裙子》描述了一个内向的小女孩旺达·佩特罗斯基因为奇怪的名字和旧裙子遭到同学排挤,又因为"撒谎"称"家里有一百条各式各样的裙子"而受尽嘲弄,最后被迫转学。直到旺达画了一百条裙子并荣获绘画比赛大奖时,女孩们才发现旺达是多么爱她们。她们想把旺达找回来,但她已经离开了。
这是一部儿童小说,但成人读后也会为之动容,这除了它温暖励志的主题外,还与作者高超的叙事技巧有关。今天就从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及写作手法三个角度解读这部小说的叙事特色。
01小说巧妙运用内视角和儿童视角方法为切入点,使旺达形象鲜活真实,从而赋予故事更多的现实意义《一百条裙子》的叙事手法别出心裁,采用见证人式的内视角,同时因为见证人是个孩子,又巧妙地运用了儿童视角。虽然全文没有关于旺达的任何直接心理活动描写,但通过这两种视角方法,使旺达形象深入人心,真实地再现了小女孩之间的矛盾冲突和社交模式。
"视角是指叙述者或人物与叙事文中的事件相对应的位置或状态,或者说,叙述者或人物从什么角度观察故事。"——胡亚敏
申丹将视角分为四类:零视角、内视角(分为主人公视角和见证人视角)、第一人称外视角和第三人称外视角。其中内视角是指叙述者知道的信息跟人物知道的一样多,这个人物可以是主人公也可以是次要人物,叙述者借助该人物的所听、所视及所感去传达一切。
不同的视角决定了不同的小说构成方式,玻西·勒博克认为"小说技法至繁至难,却都受视角问题的制约。"把握好视角,就好像掌握了理解小说的一把钥匙。
① 玛蒂埃的见证人视角使旺达形象更立体,故事更真实
《一百条裙子》是通过小女孩玛蒂埃的眼睛来观察旺达的衣着相貌、一举一动,同时玛蒂埃又与旺达存在冲突互动,通过其感受和反应,进一步刻画旺达的个性。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一原始事件,从不同角度观察可能会呈现出不同的事实和意义。有时候旁观者看事情更加全面,自我只知道自己意识到的东西,所谓"旁观者清,当局者迷"。所以内视角以旁观者的眼光看待主要人物,这比主角的自我叙述,更加客观有效。
另外,这种视角承担者同时又是故事中的某一角色,令读者感觉好像在跟故事中的人物面对面交谈,读者的心情随叙述者的心理变化起伏,就像自己的感受和心情在字里行间流淌一样,产生了强烈的感情共鸣,增加了作品的真实感。
内视角见于很多文学作品:
比如普希金的《驿站长》就是通过驿站长对女儿的叙述,展现出一个美丽善良的女孩形象,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俄罗斯底层小人物的命运。
同样《一百条裙子》也是对当时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关注。20世纪初,美国出台"禁止使用童工、改善儿童教育环境"的法律,儿童地位大幅提高,儿童文学作品也开始尊重儿童的个性和成长自由。
小说采用内视角方法,将一个孤独、忍耐、聪敏善良的旺达展现给读者。这个旺达让每一个读者都感觉似曾相识,她身上带着童年的自己或某一个小伙伴的影子。令人读后,不禁陷入深深的沉思中。
这种真实的效果,除了内视角的运用,还与儿童视角方法密不可分。
② 儿童视角进一步增加了故事的文学美感和真实性
小说采用玛蒂埃的叙事视角,同时以孩子的口吻向读者娓娓道来,达到了叙事视角和叙述人称的和谐统一,增加了故事趣味,进一步营造出真实的故事效果。
热奈特认为儿童视角就是以儿童的思维方式去观察事物,因为儿童还处于成长初期,保有生命最本初的体验,他们对于人性和世界的认知还很稚拙,因而所看到的事物更接近于真相。这给读者带来不一样的感受,也呈现出特殊的美学效果。
儿童受到世俗和成人世界规则的桎梏少,大多数时候只是去观察和描述,不加任何价值地评判,也不会给人物贴上善恶道德的标签。通过这种方式,作家只负责讲故事,而将思考和是非评价留给读者。
这种儿童视角也是我国很多现代主义作家喜欢采用的:
比如萧红的《呼兰河传》就以儿童的眼光观察自然景物和周围人,描写呼兰河城景象时:"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语句中充满了儿童的单纯和天真,展示了生活的真实状态。
《一百条裙子》中,没有对任何人进行批评和道德判断。没有指责佩琪和玛蒂埃的冷漠和自私,也没有怪罪梅森老师的失职表现,但从她们的一举一动里,读者看到了她们的自责和悔意。也许作家想传达给我们的是:所有人本性良善,但很多无心的行为却也可能伤害别人,所以对于应该享受欢乐童年时光的孩子,多一些关注和同情吧。
小说最后,旺达转学了,表明了她想摆脱嘲弄,寻求尊重和理解的勇气和决心。在旺达的爱和宽容里,曾经嘲弄她的佩琪意识到自己错了,而懦弱的玛蒂埃决定不再做一个沉默者!
在这场冲突里,三个孩子都成长了。真善美的力量就在于,它能唤醒其他人心中美好的一面!以包容的眼光看待成长中的孩子们,弱小的会变强大,犯错的会走出迷途!
小说文本的这种见证人视角和儿童视角浑然统一,打造出非常真实自然的故事风格。小说语言平淡却有力量,在叙述的字里行间,旺达的鲜活形象深入人心。
因为每个读者都曾经是孩子或者已经拥有自己的孩子,所以在被旺达的孤独和不幸深深感染的同时,大家都希望生活中再也不要有更多"旺达"出现了,这也是小说传达出的现实意义。
02倒叙手法使故事曲折生动,通过前后对比使旺达形象更加鲜明小说的叙事次序也会影响文本的表达效果。热奈特认为"研究叙事的时间顺序,就是对照事件或时间段在叙述话语中的排列顺序和这些事件或时间段在故事中的接续顺序。"叙事次序包括顺序、插叙和倒叙。
插叙是一种常用的叙事方式。作家在创作故事时,为了刻画人物或展开情节,暂时中断叙述,插入若干与中心事件有关的回忆或故事。当然插叙只是一种叙述手法,本身无优劣之分,插叙的作用需要结合故事情节分析。好的插叙能够烘托主题,带来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一百条裙子》不仅叙事视角别出心裁,叙事结构也有技巧。文本整体按照时间顺序进行,中间插入一部分内容解释旺达被嘲弄"有一百条裙子"的原因:
"那个关于裙子的游戏最初是怎么开始的呢?她不禁要问自己。很难记起她们跟旺达开始玩这个游戏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了……。哦,对了,她想起来了。游戏开始于塞西莉第一次穿她那条新红裙子的那天。顿时,所有的场景都在玛蒂埃眼前飞快而又鲜活地闪现出来。"
这段插叙,解开了读者的疑惑,对从小说的题目到故事开始部分反复提到的"玩一百条裙子的游戏"有了一个基本的概念,哦,原来是这样啊。这同时又设置了悬念,为下文一百条美丽的裙子图画出场作了铺垫,避免了故事的平铺直述,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
插叙内容跟后面的故事推进形成了鲜明对比:
首先,旺达自不量力的"撒谎"与后来用一百条裙子图画"自证清白"对比,强调了旺达想要融入大家的诚挚渴望与可贵。
第二,大家开始听到"谎言"的嘲弄与后来真相大白之后的赞赏与后悔形成对比,暗示了女孩们对旺达的误解之深以。最后达到的效果是,旺达其貌不扬的外表后面藏着一颗金子般的心。
这段插叙看似不经意,实则暗含作者的深意,使行文平淡中出奇崛, 使故事曲折有致,通过对比对塑造人物形象起到了先抑后扬的效果。
03写作手法:小说运用托物言志、象征手法及细腻的肢体语言描写,增强了可读性及艺术性除了特殊的叙事视角及倒叙结构,小说还运用多种写作手法,起到了锦上添花的效果,使读者玩味良久。
① 托物言志:利用自然环境描写,渲染气氛,增强感染力
小说中多次出现自然环境描述:
例如,"今天大家看上去都特别高兴,也许就因为今天是晴朗的一天吧,一切都如此灿烂!接下来的那段路上,阳光闪耀,给海湾蓝色的水面镀上了一层亮亮的银色。玛蒂埃捡起了一块碎镜子,在房子上、树上、电线杆上反射出一小束带着七彩光环的光线。"
阳光灿烂的天气寓意旺达心中渴望融入集体、得到大家尊重和理解的美好愿望。同时又与接下来旺达遭到质疑和嘲笑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让读者不禁心生怜悯和叹息。
② 象征手法:一百条裙子不仅是一百幅美丽的图画,更是旺达心中渴望得到肯定与理解的美好梦想
小说以一百条裙子为线索,围绕玩一百条裙子的游戏、撒谎有一百条裙子、一百条裙子的图画到最后旺达赠送裙子图画展开故事,作者"醉翁之意不在酒",一百条裙子别有寓意。
例如,"旺达说着,目光飞快地掠过佩琪,投向远方,她好像在看很远的地方"。
此处道出了旺达的孤独,她的内心无人可懂,只能将希望投往未来和远方。她憧憬着自己被接纳和认可的美好场面。
③ 细腻的肢体语言描写:入木三分地刻画出人物心理活动,凸显人物个性
除了生动的心理描写,作者还擅长捕捉人物的肢体语言,用平白的语句达到人物形象跃然纸上的效果。
比如,"然后只剩下旺达自己继续在街上走着,她两眼呆滞,嘴唇紧闭,左肩膀不时以她特有的滑稽方式抖动一下就这样,她独自走完余下的这段通往学校的路。"
寥寥几笔,就让旺达孤独、令人心疼的形象活生生地出现在读者面前。
结语
《一百条裙子》不仅仅是一部儿童作品,成人读后也会深有触动。这源于小说独特的叙事魅力和背后传达的精神:每一个善良的孩子都值得被尊重,都有权利追求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