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世界上,最喜欢竹子、最离不开竹子的不是人类,而是熊猫,还有一位古人郑板桥,而我喜欢竹子,不光是因为她可以用来吃喝,也不是因为自己的乳名里含有“竹”字,而是千百年来文人雅士赋予她的高贵的品质。自古以来爱竹、种竹的文人君子不可胜数,吟诵竹子的诗篇可说浩如烟海,而我独喜陆容的这首《满江红 咏竹》:
不种闲花,池亭畔、几竿修竹。相映带、一泓流水,森寒洁绿。风动仙人鸣佩遂,雨余净女添膏沐。未成林,难望凤来栖,聊医俗。
问华胄,名淇澳。寻苗裔,湘江曲。性孤高似柏,阿娇金屋。坐荫从容烦暑退,清心恍惚微香触。历冰霜、不变好风姿,温如玉。
陆容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财富不是诗词,而是一本笔记《菽园杂记》,文章多为陆容自己的见解,其中对明代朝野故实、典制、故事的叙述,连《明史》中都很少记载,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找来看看。
陆容才高多识、雅德硕学,但是此才气不如“娄东三凤”中的另两位张泰、陆釴。史料记载,陆容生于明英宗正统元年,字文量,号式斋,南直隶苏州府太仓(今属江苏)人,卒于孝宗弘治九年,年五十九岁。
诗的大概意思为:
池塘边,凉亭四周的空地上,没有栽花种草,而是种了几竿绿竹,现在已经长得高高长长、挺拔俊秀了,透过这排绿竹,可以看到一道小溪擦身流过,蜿蜒清澈,阳光下,把小亭映衬得绿意盎然,竹枝间显得幽深阴凉。
风吹竹影晃动,清响如脆,如仙人身上的玉佩玉环相碰撞发出的悦耳声响;雨后梢叶洁净,清香如沐,犹如沐浴的美女涂上了润发的香脂。竹林虽然不大,没有希望能引来凤凰栖息,只算是医治我的庸俗,仿效一段古人的君子佳话罢了。
要问我哪里的竹子最尊贵,莫过于淇河岸边了,那里可是以盛产竹子而闻名的。一直流传到湘江弯曲回转的地方。竹子的性格,如松柏般不畏严寒酷暑一样清高孤雅,金屋藏娇般的品格翠美珍奇,不惧四季变换。
坐在林荫下,心神宁静,烦恼皆忘,暑气自消,心如青竹,洁净馨香。虽然经历霜雪冰寒,任然身形坦然,姿态绰约,温雅如玉。
诗中用典颇多,在理解的时候要注意,比如:
“添膏沐”,本指古代妇女润发的油脂,也指洗沐、润泽之意。类似诗句有“日出雾露除,青松如膏沐”;“是日值微雨,千林尽膏沐。”
“凤来栖”,古时有传说凤凰是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的。这里直接引用。
“聊医俗”,当作医治庸俗的一个方法。此语应该是出自宋达苏轼的《於潜僧绿筠轩》:“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阿娇金屋”,就是金屋藏娇的故事,这个应该不用多说了吧。汉武帝刘彻要用金屋接纳刘彻的姑母的女儿——阿娇为妇的事情。
这首词上联通过对竹子周边一些有特点的生长环境、竹林美景特点的描写,运用拟人的手法;下联发挥感想,虚实结合、引经据典、托物言志,多角度、多层次描写竹子、竹林,突出了竹子客观上翠绿、姿态招人爱;主观上不畏严寒、珍奇的高贵品质,用笔含蓄,用意深厚,颇为耐人寻味。
言为心声,这首词的语言没有大起大落,感情没有大喜大悲,娓娓道来。“聊医俗”,可以看出作者的心态平和,超凡不庸俗;“温如玉”,可以看出作者性格温雅,美德修身,读来颇有陶渊明的闲情逸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