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吏原文译文注释,新安吏原文详细鉴赏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10 03:59:29

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诗人劝慰人们不要过度悲伤,眼泪哭干了会露出头骨,但天地是无情的,不会因为人们的悲伤而改变战争的残酷现实。

我军取相州,日夕望其平。岂意贼难料,归军星散营。诗人描述了官军攻取相州的情景,原本日夜盼望收复其地,但没想到敌人难以预料,官军溃败,营垒星散。这既揭示了战争的变幻莫测,也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结果的无奈和失望。

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京。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诗人在描述败军之后的情景,军队就近在旧时的营垒就食,练兵也依凭着洛阳。挖掘壕沟也不会深得见水,放牧军马的劳役也还算轻。这里虽然描写的是败军之后的情景,但诗人仍然试图从中寻找一些积极的因素,以宽慰人心。

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诗人最后强调,朝廷的军队是正义的,对战士的抚养和照顾也是明确的。他劝慰送行的人们不要过于悲伤,将领们会像父兄一样关爱他们。这既是对战士的鼓励,也是对和平的期待。

新安吏原文译文注释,新安吏原文详细鉴赏(5)

整体分析

杜甫的《新安吏》是一首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苦难的诗作,属于三吏系列之一。这首诗通过诗人亲眼所见的征兵场景,揭示了安史之乱期间,唐朝政府为了补充兵力,不顾民众疾苦,强行征召未成年的中男入伍的悲惨现实。诗中既有对当权者不顾民生的讽刺和揭露,也有对被迫从军的中男及其家人的同情和劝慰,体现了杜甫复杂而深刻的情感态度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诗的前半部分通过对话形式,展现了诗人对新安吏的询问和对征兵制度的质疑,以及对中男体质不足以守卫王城的担忧。后半部分则转为对征人的劝慰,诗人以宽慰的口吻告诉他们,虽然战争带来了苦难,但国家正义的战争是必要的,而且军队的领导者会爱护士兵,如同父兄一般。这种劝慰既有对现实的无奈接受,也有对未来的希望寄托。

新安吏原文译文注释,新安吏原文详细鉴赏(6)

写作背景介绍

新安吏》的创作背景是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三月,唐朝政府在邺城(今河南安阳)对抗安史之乱的叛军时遭遇了重大失败。当时,由于史思明的叛军援军到来,围攻邺城的九个节度使官军溃败,郭子仪退守河阳(今河南孟县西),洛阳震动。在这个背景下,朝廷下令征兵,以补充兵力。

杜甫在这一年由洛阳探亲返回华州(今陕西华县)司功参军任所的途中,途经新安县(今河南省境),亲眼目睹了抽中男服役的惨状,于是写下了这首诗。这首诗与《石壕吏》、《潼关吏》一起,被称为三吏,是杜甫以新题乐府的形式,记录时事,揭露社会矛盾,表达忧国忧民情感的代表作。通过这首诗,杜甫不仅反映了战争给普通百姓带来的深重苦难,也表达了他对国家能够平定叛乱、恢复安定的强烈愿望。

新安吏原文译文注释,新安吏原文详细鉴赏(7)

作者生平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后人尊称他为诗圣。他的诗歌作品以其深沉的忧国忧民情感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而著称,被誉为诗史,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家世背景:杜甫出身于京兆杜氏,一个有着显赫家世的家族。他的远祖杜周是汉武帝时期的酷吏,而祖父杜审言则是唐初的著名诗人。杜甫的家族祖籍湖北襄阳,后迁至河南巩县。

早年经历:杜甫自幼聪明好学,七岁便能作诗,显示出过人的文学天赋。他的少年时期相对安定富足,有机会接触到各种文化艺术,这对他日后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游历与科举:青年时期,杜甫曾游历今江苏、浙江、河北、山东等地,拓宽了视野,丰富了人生经历。他两次会见李白,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科举方面,杜甫曾参加唐玄宗下诏的应试,但因奸臣李林甫的阻挠,全体应试者无一人录取,从此杜甫的仕途之路并不顺畅。

安史之乱与流离失所: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杜甫的生活因此发生了巨变。他在战乱中流离失所,亲眼目睹了叛军的暴行和百姓的苦难。这段经历深刻地影响了他的诗歌创作,使其作品充满了对战争的反思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

新安吏原文译文注释,新安吏原文详细鉴赏(8)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