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子由弟文言文翻译,与子由书翻译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10 17:06:08

与子由弟文言文翻译,与子由书翻译(1)

中国出版

六、困厄出英雄

一个人是小家子气,还是大将风度,在困难中,在逆境中,在荣辱、祸福、生死的考验中,最能见出分晓。

真正有大将风度的人,必然能履险如平地,处变不惊,砍头只当风吹帽。

烈火中见真金,困厄中出英雄。

1.履险如平地

生活并不总是一帆风顺。

农民有水旱之灾,商人生意蚀本,工人常怕解雇,做官则宦海无常……

道理人人都懂,但遇上不顺心的事儿,身处艰难,并不是人人都能泰然处之,应付自如。

苏东坡的人生思考,则能给身处逆境的人们以有益的启示。

东坡被贬谪到黄州的时候,自己开荒种地,这对一个昔日官位显赫、生活优裕的士大夫来说不是件容易事儿。有一年,东坡收了二十多石大麦,卖掉吧,价钱又太便宜,而这时大米又吃完了,东坡便让人把大麦舂了做饭吃。大麦是粗粮,用它做的饭嚼起来啧啧有声。小孩子们相互调笑,说是嚼虱子。饭的味道是甘酸浮滑。有一天,东坡让厨子将大麦掺和小红豆做饭,结果很有味。苏夫人大笑说:“这真是新样二红饭。”(《二红饭》)

这一桩小事,苏东坡把它记了下来,且写得情趣盎然。

内心随遇而安,触处皆春,人生的困境与苦难也许就不那么可怕了。

东坡晚年被贬到蛮荒的惠州,这里市井萧条,但市场上还是每天都要*一只羊。东坡一向爱吃肉,常去买羊肉。他自然不跟富有的官家攀比。买肉时,他只让屠户砍一块脊骨。东坡说:“这骨头间也有一点肉,把它煮熟了趁热滤干捞出,然后把它泡在酒中,放少许盐,烤到稍微发焦再吃它。抉剔一天,在筋骨结合之处,剔得一点点肉,就像吃蟹鳌,很有意思。”东坡最后开玩笑说:“如果人们都照我的办法去吃羊骨头,狗就吃不上骨头了,它恐怕会不高兴吧?”(《与子由弟书》)

在艰难困苦中还能保持达观与幽默,在人生的逆境中,仍不失轻松和幽默,只有透悟了人生的人才能达到这种境界。人,如果怕失去高官厚禄,总企慕荣华富贵,一旦遇上险境,便会心存畏惧,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倘若一个人无所求,也不怕丢失什么,视功名如浮云,视金钱如粪土,即便身陷困境,也能怡然自乐。哪里水土不养人,哪里黄土又不埋人呢?勘破人生,怎么活不是一辈子!

2.处变不惊

世事变化迷离,人有旦夕祸福。有时有意想不到的好运,有时又有忽然来临的灾难:做官的,不求闻达而闻达自至,不期蹭蹬而蹭蹬降临。

处变能不惊,临危能不惧,履险如夷,把生死祸福荣辱置之度外,这就是一种旷达的胸襟。

苏东坡在湖州当太守时,因写诗而获罪,其实完全是莫须有的罪名。御史台的属吏到湖州逮捕东坡。面对这飞来的横祸,苏夫人和小孩都吓坏了,一起痛哭流涕,送东坡出门。这时,苏东坡笑着给夫人讲了一个故事来安抚她。他说:

“宋真宗的时候,皇帝遍访天下的隐士,想从中得一些人才。有人把杨朴推荐给皇帝,说他诗写得很好。皇帝派人把他找来,问:‘听说你的诗写得不错。’杨朴说那是别人瞎说,我哪会作诗。皇帝还想套一套他,便问:‘你临走时有没有朋友给你作诗送行?’杨朴回答:‘没有。’倒是我的老妻写了一首绝句——且休落魄贪杯酒,更莫猖狂爱咏诗。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皇帝听后忍不住笑了,知道杨朴无心做官,便放他回山里去了。”

讲完这个故事,东坡对妻子说:“你不能像杨朴的妻子那样,也写一首诗送送我?”

夫人听了,不觉破涕为笑。

这篇《题杨朴妻诗》,一则带着几分苦涩的幽默,它表现的是东坡临危不惧、处变不惊的大家风度。

生活中有种种磨难和灾祸,要说最严重的,莫过于生死之关了。一个人,如果站在死亡的门槛上,仍能静定自若,谈笑就死,那该是怎样的超拔和旷达啊!

一个人彻悟了生与死,便可免于名利的纷扰,处穷困能安于穷困,遭逢不幸能应对自若。东坡十分推崇的陶渊明也是一个深明生命至理的人。在陶渊明看来,个人的生死只不过是自然的迁化,现实的升降沉浮当然就不系于心了。生死尚且不能扰乱心境的平静,还有什么人生的打击承受不了呢?穷得连衣食都无着落的陶潜,盛夏偏又遭火灾,房子被烧了个精光,但他面对这突然飞来的横祸,处之怡然,像往常一样“且遂灌我园”...

3.视死如归

死亡,是人生的一块试金石。

宋明帝诏答王景文,其中有一段谈生死祸福的话颇为通达:

“人活在世上,有心想避祸,还不如无心而任运。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吧!千仞高的参天古树,会被斧头砍倒;而一寸长的小草,又免不了被人畜践踏的命运。晋国的将军毕万,勇敢善战,七次大仗都打胜了,却偏偏死在自家的窗户前;蜀国的将军费祎,从容坐谈,结果被刺客*了。人啊,遇到危险,泰然处之,任其自然,这样灾祸未必真正发生;如果一门心思保命求安,未必真有福运。”

东坡说:“这话可算是达者之言了。”

然而,宋明帝却偏偏*了王景文,实在是悲哀啊!

明帝为什么要*王景文呢?诏书上说:“不是说你有罪,是我不能一个人去死,请你先行一步。”

皇帝要死了,便找个垫背的,实属荒谬和残酷。

诏书下时,王景文正在与客人下围棋;他看了诏书先放在一边,继续下完棋;然后慢慢地将棋子装到盒子里,不慌不忙地对客人说:“皇帝有诏书,要赐我一死。”毒酒到了,门生焦度在旁边,取过酒要倒掉,并说:“大丈夫怎么能坐着受死呢?!州中的文臣武将,可以起来奋力一拼。”王景文说:“你的一片至诚之心我领了,如果真的念记我,就请你在我死后关照一下我一家老小。”说完,他接过酒,对客人说:“这酒不能劝你喝了。”于是,仰起脖子,把酒一饮而尽。

东坡说:“死生是大事,王景文临死而安然处之,他能是一个贪权窃国者吗?明帝可说是不知人呀!”(《宋*王彧》)

对于生死,东坡在黄州时曾说:

“我虽又老又穷了但道理贯心肝,忠义填骨髓,对死和生的问题,应该一笑置之,不必介意,若遇到穷困就忧心郁结,那就和不学道的人差不多了。”

东坡也可谓真正的达者了。

4.解脱之道

苏东坡旷达的人生态度在他那首有名的词作《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中有淋漓尽致的展示。这首名作是典型的记事抒怀之作,写于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春,当时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词人与朋友春日出游,风雨忽至,朋友深感狼狈,词人却毫不在乎,泰然处之,吟咏自若,缓步而行。东坡在引言中说:“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在今湖北黄冈东南三十里)赶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作了这首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用白话翻译这首词,大意就是:不要害怕树林中风雨的声音,何妨放开喉咙吟唱从容而行。拄竹杖曳草鞋轻便胜过骑马,这都是小事情又有什么可怕?披一蓑衣在风雨中泰然处之度平生。料峭的春风把我的酒意吹醒,身上略略感到一些寒冷,看山头上斜阳已露出了笑脸,回首来程风雨潇潇的情景,归去不管它是风雨还是放晴。何其潇洒,何等放达!

这首词中东坡借雨中潇洒徐行的举动,表现出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即景生情,由此及彼,从眼前自然的风雨推及政治风雨、人生遭遇,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雨与坎坷仍达观快乐、不畏艰险的超然情怀。郑文焯评此词说:“此足征是翁坦荡之怀,任天而动。琢句亦瘦逸,能道眼前景,以曲笔写胸臆,倚声能事尽之矣。”(《手批东坡乐府》)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