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七月半全文及译文,西湖七月半原文注音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10 19:48:41

西湖七月半全文及译文,西湖七月半原文注音(1)

西湖七月半全文及译文,西湖七月半原文注音(2)

张岱像

一解《陶庵梦忆》自序

这是一篇很奇特的自序,它并不见于《陶庵梦忆》现存各版本。细读该文,作者主要谈到如下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生死。国破家亡,如野人一般让人惊骇的作者披发入山,不容见于世,他写过自挽诗,也经常想结束生命,了无生意,何以还要苟活人间?作者说得很清楚,那就是“因《石匮书》未成”。编撰《石匮书》,为大明王朝写一部信史,这是比生死更为重要的事情,是作者苟活下去的动力,它让我们想到了司马迁的《报任安书》。

第二个问题是忏悔。既然苟活的原因是为了撰写《石匮书》,何以还要再写一部《陶庵梦忆》?作者说得也很清楚,那就是为了忏悔。昔日豪奢的生活历历在目,转眼间陷入极端困顿,前后对比如此鲜明,让作者的内心无法平静下来,他想通过追思往事来抒发乃至排解内心的苦痛,反省自己的人生,以此来打发残存的岁月。

第三个问题是梦幻。这是作者反复提及的一个词,也是他对人生的深切感悟。“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话似乎说得很轻松,但无比沉痛。他也借梦自嘲,批评自己未能忘怀功名,实际上也反映了其内心的纠结,一方面觉得不应该再写这些文字,但另一方面则觉得不吐不快。

通过这三个问题,作者说出了撰写这部书的缘起,那就是在国破家亡之际,痛定思痛,通过追忆往日的豪奢生活抒写内心的忏悔和苦痛,表达人生如梦的感叹。这是一部发愤而著的血泪文字,明白了这一点,也就知道作者为何将书名定为“梦忆”。

西湖七月半全文及译文,西湖七月半原文注音(3)

张岱款赤壁夜游笔筒

二解《陶庵梦忆》卷一

《陶庵梦忆》一书各卷篇目的安排看似杂乱无序,实则有着内在的匠心。本卷卷首两篇,一为《钟山》,一为《报恩塔》,从大明王朝皇帝的陵寝和报恩塔讲起,写得如此郑重其事,结合朝代更替的创作背景来看,作者显然是有深意在的。

特别是《钟山》的最后一段,将亡国之痛、故国之思表达得十分明显。这一段文字系根据一卷本增补的,通行的八卷本皆删去,可见后来的刊行者对此也是心知肚明,为了避免文字狱,只得割爱。一卷本还有四篇作品不见于八卷本,删去的原因也是因为写得太露骨,担心会引来麻烦。了解这一点,也就可以明白作者创作该书的意图。

作者写报恩塔,目的不在对该名胜各方面的详细描绘,其用意文中说得很明白,“非成祖开国之精神、开国之物力、开国之功令,其胆智才略足以吞吐此塔者,不能成焉”,这才是他真正想说的话。国破家亡之际,“报恩”二字是相当醒目的。

以下各篇所写皆为作者昔日所见所闻,或为奇花异宝,或为亭台名胜,或为民俗绝艺,无不体现着一个时代的繁华,但是转眼之间国破家亡,物是人非,此时的回忆正所谓追忆逝水年华。眼前的凄凉落寞,更衬托出当年的兴盛与欢乐,细腻生动的描绘中可见对往昔岁月的留恋。

就各篇所写内容而言,除了思想艺术方面的成就,还有很高的认识价值,作者所写,无论是物还是人,都达到了极致,明代文化之辉煌之灿烂,令人惊叹,尽管作品有刻意美化的成分在。

西湖七月半全文及译文,西湖七月半原文注音(4)

首页 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