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外,古道边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送别》是弘一法师的作品,它既是一首歌,又是一首词。这首词非常著名,有人说它堪称传世佳作。
本文从文字的角度,试着给出《送别》这首词的艺术定位。只是个人见解。
弘一法师,李叔同
这首词的优点这是一首具有感染力的送别词,生动地表达了离人的伤感。意象使用丰富而准确,比如:芳草,拂柳,笛声残,夕阳,浊酒,梦寒,天之涯,地之角,零落等等。
这首词的瑕疵
1、语义重复
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如果别离是指分开的状态,那么难得是欢聚,肯定就意味着别离多了。这两句语义重复了。
如果别离是指送别,那么欢聚少,肯定就意味着别离少。这首词应该不是这个意思。
可以把“别离”改为“相思”,虽然相思也是指别离,但是它更表现出朋友间的深情。可以仔细品味: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相思多。
天之涯,地之角。
天之涯和地之角是一个意思,语义重复了。
长亭外,古道边。
用长亭外和古道边两个词来定义一个位置,语义有点啰嗦。
芳草碧。
芳草本来就意味着碧绿。芳草和碧连用,语义啰嗦。
可以把“芳草”改为“离草”。离草化自“离离原上草”。宋代高僧释怀古在《句》中使用过离草二字:雾开离草迥,风逆到花迟。
请仔细体会:长亭外,古道边,离草碧连天。
2、抒发的有些情感过于特殊,不具普遍性
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来时莫徘徊”表达的情感有点特殊,似乎不具备普遍性。
这两句有一个故事。
在李叔同出家前,有一个下雪的冬天,好友许幻园来和他道别,但是徘徊着没进李的家门,只是在院门外喊道:叔同兄,我家*了,我们后会有期。说完,挥泪而别。李叔同看着好友离去的背影,在雪地里呆站了一个多小时,回屋后作此词。
一个故事
“来时莫徘徊”也许指好友犹豫徘徊,没有进家门,这种情感显然是特殊的,不具备普遍性。
3、有的词也许表意不准
“一壶浊酒尽余欢”中的“欢”字。
送别时哪里有“余欢”呢?是强颜欢笑吗?没必要啊。翻开诗词历史,最通达的送别也不过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莫道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而已。没有什么余欢。
余欢一般是针对一个特殊的环境,即好友要走的前几天,朋友相聚时,暂时忘记离愁,享受最后的欢乐。
一壶浊酒尽余欢
4、很多意象,前人已经用过
只看上阕吧,列举太累。
长亭:对长亭晚;古道:古道西风瘦马;芳草:绿杨芳草长亭路;碧连天:东湖春水碧连天;晚风拂柳:杨柳晚风深巷酒;笛声残:倚楼愁到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夕阳山外山,春水渡傍渡;天之涯:青楼珠箔天之涯;地之角:地之角,当西北;零落:十万汉军零落尽;一壶浊酒:一壶浊酒喜相逢;余欢:一杯聊与尽余欢;今宵:今宵酒醒何处;梦寒:敧枕梦寒,又还夜雨。
哎,每个词都有出处啊,这样不好。诗词一般追求语言、意象的新奇,杜甫说:语不惊人死不休。偶尔用典也只是为了表意方便,否则要用很多字来表意。
什么是真正的词请看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枯藤老树昏鸦
在创作手法上:这首词是第一次以画成诗,或者布景成诗。在表达的情感方面:这首词是异乡人乡愁的共情。在语言方面:这首词没有一个多余的字。
后记从这首词来看,弘一法师是一位音乐家!而不是诗词大家。这种评价,并不影响弘一法师的其它成就。
百度百科对弘一法师的评价是: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这是很中肯的!我觉得还可以加上一点,比如经卷方面的。
谢谢阅读。欢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