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部分:《嗟来之食》(选自《礼记》)。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一起来看一下文言文部分。它的题目叫嗟来之食,它是一个汉语成语,最早是出于西汉戴圣编撰的礼记。该成语原指泯人饥饿,忽其来食,后来指的是带有侮辱性的或者是不怀好意的施舍。在句中一般是含有贬义的。
题目叫:嗟来之食,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而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目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日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从而黔敖意识到问题之后就谢是道歉,从而道歉焉是向他与之。
所以焉是个兼词,奸的是与和之,终不食而死,最终并没有吃而死。这个焉表示顺承且没有吃,所以最终结果就是死了。曾子闻之,曾子闻是听说,曾子听说了这件事情之后,所以知代指的是这件事,目微与微与,它的意思就是说是恐怕不是这样的。
而与现实有一些相反的观点,其嗟也可去其,就是富人如果说是侮辱性的让你去吃,可以离开,其谢也他都已经道歉了,就可以吃了。
齐国出现了严重的饥荒,黔敖在路边准备好饭食,以供路过饥饿的人来吃。有一个饥饿的人用袖子蒙着脸,拖着无力的拖着脚步,鲁莽的莽撞的走来,跌跌撞撞,踉踉跄跄的走过来。黔敖左边手端着吃食,右边手端着汤,说道喂来吃吧。饥民抬眼看看他,说我就是不愿吃嗟来的食物,才落成这个地步。黔敖追上去向他道歉,他仍然不吃,最终饿死了。
曾子听闻这件事情之后说恐怕不该这样,黔鳌无理呼唤时当然可以拒绝,但是他道歉之后则可以去享用了。该成语就说告诉我们尊重别人是至关重要的,即便是给予他人帮助也要以此为前提。还告诉我们救济帮助别人应该是真心实意的,而不是以救世主气自居。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境,人都要保持自尊,这样作为人是最可贵的一个精神品质。
这就是今天的嗟来之食,你学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