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理由
本文是选自《孟子·公孙丑下》中的名篇。《孟子》7 篇共261章,基本为对话体。行文自然流畅,取喻富于形象,放言无惮,气势逼人,具有战国时期散文的优点和特点,对中国古代散文的发展影响很大。
作者小传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县)人,生卒年月不详。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孟子曾游说诸侯,经历邹、任、齐、鲁、宋、 滕、梁等国。他在齐曾为“卿”,在梁也受到优遇,但他的主张却被认为 “迂远而阔于事情”,因而不被当时的统治者所采纳。孟子因此停止政治活 动,和门人万章、公孙丑等著《孟子》7 篇,流传后世。
孟子是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认为人性本善,并在此 基础上建立了他自己的政治思想体系。他口称尧舜,诵法先王,宣传仁 义,主张“仁政”和“王道”,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关于“仁”的思想,从 “保民而王”出发,提出了“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的主张,对当 时的暴君暴政进行了猛烈抨击,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和进步意义。但他又 提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仕者世禄”的维护剥削阶级利益 的理论,反映了他思想上固有的局限。
原文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1)。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2) ,环而攻之(3) 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4) 非不高也,池(5) 非不深也,兵革 (6) 非不坚利也,米粟 (7,) 非不多也;委而去之 (8),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9),固国不以 山 之险 (10),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1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 助 (12)。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13);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14)。以 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 (15) 不战,战必胜矣。
注释
(1) 天时:这里指时机、气候等天然因素。地利:这里指山 川险要,城池坚固等地理优势。 (2)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这里 的文字恐有误。内城三里,外城应为五里。郭:外城。 (3) 环: 围。 (4) 城:指城墙。 (5) 池:城壕,即护城河。 (6) 兵:武器。 革:皮革,指甲胄,古代甲胄用皮革或铜、铁制作。 (7) 米粟: 指粮食储备。 (8) 委:抛弃。去:离开,这里指弃城逃走。 (9) 域:界限。这里用作动词,意即限制。以:用。封疆:疆界。 界:界线。 (10) 3456:同“溪”。 (11) 威:这里用作动词,意 为威服。 (12) 道:治国之道,即指“施仁政,行王道”。寡:少。 (13) 畔:同“叛”,背叛。 (14) 顺:服从,归顺。 (15) 有:或。
译文
孟子说:靠天时来选择战斗的时机,比不上优良的地理条件 对战斗成败的影响大,而地理条件的优良,又比不上参战者团结 一致、众志成城对战斗获胜的影响大。
比如,有一座城镇,它每边长仅三里,外城每边长仅七里, 敌人围攻它,却没有能够攻克。在围攻中,一定有合乎天时的有 利条件,却无法攻克,那么这原因就在于“天时”条件不如“地 利”条件的作用大。(又如,有一座城镇,)城墙不是构筑得不 高,护城河不是挖掘得不深,兵器盔甲也不是不锐利坚固,储存 的粮食也不是不多,(但敌军一攻城,)守城者就弃城逃走,这就 证明了优良的地理条件比不上参战者戮力同心的作用大:所以我 认为:管束治理人民,不要去依靠国界的限制,保卫国家不要去 倚恃山川的险厄,威行天下不要去仗着军队的强大。施行仁政的 人,拥戴他的必定很多;反之,就很少。愿意服从他的人少到极点时,连亲戚都会反对他;反之,天下都愿归顺他。如果用天下都顺服的力 量去攻击连亲人都抛弃他的那些人,那么,仁君圣主或者不用战争手段,只要用,必定会取得胜利。
影响与传播
孟子约在齐威王时到过齐国,似乎同时又到过魏,曾先后见过魏惠王 及魏襄王。在齐宣王时又到齐。他还去过滕,薛、宋、邹、梁等国。《史 记》说孟子时,秦、齐诸国用商鞅、田忌等人,以富国强兵和攻伐为事, 而孟子所述乃“唐·虞三代之德”,各国君主因其“迂远而阔于事情”而不 能用,故孟子与其门徒万章等人著书立说。但据《孟子》所记,孟子到 魏,受到魏王的礼遇,并向孟子请教治国之道。孟子在齐,宣王任之为上 卿,“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以传食于诸侯”。则齐必能采用其部分 学说和主张,故能显赫一时。
《史记》说孟子有著述7篇传世。《汉书·艺文志》说有11篇。东汉 末赵岐说孟子有《性善辩》、《文说》、《孝经》、《为政》四篇外书,则11篇当是7篇外文加外书 ; 篇。赵岐认为外书四篇内容肤浅,与内篇不 合,当是后人所做。流传至今的《孟子》,即赵岐所说的内篇。全书虽非 孟子手笔,却有如下一些言论和思想:在人性方面,主张性善论。以为人 生来就具备仁、义、礼、智四种品德。人可以通过内省来保持和扩充它, 否则将会丧失这些善的品质。因而他要求人们重视内省的作用。在社会政 治观点方面,孟子突出仁政、王道的理论。所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 如人和”的论断,反映了孟子把人和看作决定战争胜负诸因素中的关键所 在,显示了他对人的因素的特别重视。
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学说和思 想,在中国古代成为仅次于孔子的最有影响的儒家宗师,从而获得了“亚 圣”的称号,从北宋开始,《孟子》一书取得儒家经典的地位。南宋时, 朱熹将《孟子》和《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自 宋到明、清,“四书”成为士子必读之书。“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 和”被广泛流传并沿用至今,“天时、地利、人和”被人们当作一句经典 互相传颂或互相激励,更被治政者所重视。《孟子》的注释本,东汉时有 赵岐、刘熙两家之注,流传至今者仅赵注而已。朱熹作《孟子章句焦注》, 内容简明精确,是南宋到明清时最有影响的注释本。
专家点评
选自《孟子·公孙丑下》,标题为选者所加。
《荀子·王霸》中说:“农夫朴力而寡能,则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 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可见“天时、地利、人和”是先秦时代的熟语, 为人们所习用,但内容各有所指。荀子就农事而言,即分别指农时、地力 和分工合作。孟子这里是就战事而言,“天时”指时机、气候等天然因素, “地利”指山川险要、城池坚固等地理优势,人和指人心向背。
这篇短论,论述了“天时”、地利”、“人和”对战争胜负的影响,指出“人和”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所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 人和”的论断,反映了孟子把“人和”看作决定战争胜负诸因素中的关键 所在,显示了他对人的因素的特别重视。
而民心的向背又在于君主是否能够施行仁政,推行王道,也就是所谓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认为,只要施仁政,行王道,必能得到广泛 的支持、拥护,则“战必胜矣”;不能施仁政的暴君,必然很少有人支持、 拥护,从而导致众叛亲离的下场。虽然孟子的意图在于向统治阶级进言, 维护统治阶级利益,但客观上起到为人民争取“仁政”的社会权益的作 用。因此这一观点还有广泛的积极意义,今天也还常被用来说明正义战争 与非正义战争的得失向题。用它比喻正义战争会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拥 护,最终取得胜利;非正义战争则会受到人民的孤立而必将导致失败。
不过也应该看到,“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往往是有联系 的,不可分割的,它们之间有着辩证的关系。在一定的条件下,其重要位 置的先后也会发生变化。因此,还不宜把三者对立起来,对何者更重要做 绝对化的一成不变的理解。
本章紧扣中心论点反复论证,主旨突出,说理充分,由表及里,层层深入,明白畅达。文章一开始就亮出观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 和。”然后分别从攻城和守城两方面论证:攻城时,虽然有“天时”的优 势,但因为没有“地利”,所以攻而不胜;守城时,虽然占有“地利”的 优势,但却缺乏“人和”的条件,结果人民“委而弃之”。这样就在对比 中论证了“人和”是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最终归结到“得道多助,失道 寡助”的论点。行文中大量运用对比方法和排比句式,比如“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对比强烈,观点鲜明;又如“城非不高也,池非 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和“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 不以山 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等排比工整,语言凝练。这些都形 成了文章论证清晰透彻、气势雄放,语言凝练工整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