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武帝时期,南越一直是个“难剃头”,用一句话来形容它和大汉的关系就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南越一会儿宣布“回归”汉朝的怀抱,一会儿又宣布独立,总之和汉朝的关系是若即若离。也正是因为这样,汉武帝没有少花费精力来处理南越的事情,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汉武帝令番阳县令唐蒙出使南越,希望南越归附汉朝。
但也就是唐蒙这次出行,又惹出些许是非来。
尽管南越极不安分,但面对汉使唐蒙的到来还是以真诚友好的态度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当然南越王只停留在扯家长上,绝口不谈国事,而且还在吃的方面下工夫,希望通过美食来堵住唐蒙的嘴巴。事实证明,在美酒佳肴的刺激下,唐蒙的话语却更多起来,他还吃到了一种从没吃过的水果。这种水果闻起来香,吃起来也香,吃下去更香,总之,入口生津,沁人肺腑。
《西游记》里的人参果,千年开一次花,千年结一次果,千年才成熟一次,从而有了吃了“长生不老”一说。而此时唐蒙吃到了这种特殊水果后,像是吃到了人参果一样,惊问道:这是什么?
招待的官员回答道:枸酱。
唐蒙叹道:此物只应天上有,人间无啊。
官员回道:此物天上地下都没有,只有夜郎有。
回到长安后,唐蒙交给汉武帝不是什么报告之类的文件,而是一个古色古香的小木匣,然后,很小心翼翼地拿出一串枸酱,喃喃地道:“臣这一次虽然无功而返,却有意外的发现。枸酱是稀世之果,产于夜郎,却能流通到南越,说明夜郎和南越是相通的。我们可以沿着夜郎的枸酱运往南越的路线,出奇兵智取南越啊。”
然后,他说出了早已策划好的“预谋”:要想武力解决南越,必须要经过长沙成豫章(今江西的南昌)。这里的条条大路虽然通水路,但条条水路却是十八弯,浅滩暗礁多如牛毛,在这里行船如履薄冰,稍不小心就会弄得船毁人亡。如果绕道西南地区的夜郎国,一来可以借夜郎国的十万精兵共同抗敌,二来可以从牂牁江顺流而下,直捣南越的寻峡,然后经石门直抵南越的城都番禺。如此一来,搞定南越将是易如反掌。
汉武帝被唐蒙精辟的分析折服了,马上就批了一个大大的“诺”字。于是乎,唐蒙以“中郎将”的身份,带着几千人马,带足了干粮,从汉朝的西南边境——巴郡的笮关(今四川省合江县南)浩浩荡荡地出发了,开始了体验“原始森林”之旅。
这样的冒险之行虽然刺激,但是个中的艰辛却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唐蒙经过了大大小小不下八十一道磨难后,终于到达了夜郎。
夜郎王竹多同坐拥一方,哪里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因此,一开始听说东土大汉唐蒙的到来,先是略感惊讶,随后就是不屑一顾:哪里来的野和尚,敢来我这里撒野。因此,和唐蒙见面的第一句话不是问好,而是问:唐长老,不知是夜郎大,还是汉朝大啊?
面对夜郎王这样的“夜郎自大”,唐蒙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以实际行动来告诉夜郎王答案。他马上就拿出此次来夜郎所带来的礼物:丝绸字画,金银珠宝。这些东西在夜郎王竹多同的眼里都是旷世之珍宝,见所未见,闻所未闻。他的脸马上就由阴转晴了,态度马上就由“不友好”转变成“友好”了。
收了唐蒙的礼,竹多同作为“回报”,主动问唐蒙“有什么要求需要帮助”。唐蒙不再拐弯抹角,提出了让夜郎归附大汉的请求。竹多同表示可以考虑考虑。因为他还想征求各大酋长的意见,然而,他的犹豫是多余的,各大酋长见了唐蒙送上的奇珍异宝,嘴里头笑得是呦呵呦呵呦,心里头美得是啷个里个啷。个个都表示愿意对汉朝投怀送抱。
夜郎国就这样被唐蒙的金钱外交搞定了。唐蒙出使夜郎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回到长安后,汉武帝心中欢喜,封夜郎国为郡,并把整个南夷都划在他们的管辖之内。
紧接着,唐蒙又开始了第二次西征夜郎之旅,这一次汉武帝除了派他去协管刚刚建郡的夜郎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修路。
按照唐蒙的“计谋”,从牂牁江的水路直抵南越,打南越一个措手不及。但牂牁江也不是说过就能过的,还得修缮才能通行。于是乎,唐蒙这次到达夜郎后,马上征集数万夜郎军民参与到了牂牁江的修缮中去了。
这边的军民挥汗如雨,崇山峻岭中,因劳累和瘟疫而牺牲的人数不胜数。而那唐蒙却跷起二郎腿,嘴里吃着枸酱,非但不体恤军民,反而一再催他们快点,快点,再快点。
死,不管;伤,不管;快,才是他要管的,唐蒙为了赶“工程”的进度,根本就不给他们一点点休息时间,如有人怠工就要挨鞭子,如有人逃跑,抓住一律砍头颅。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被逼急了的夜郎人没有选择“自大”,而是选择了自卫,结果监军的酋长成了他们的泄愤对象。就这样,革命之火点燃后,各地的百姓纷纷响应,竹多同虽然极力镇压、百般安抚都无济于事,刚刚归汉的夜郎顿时处于一片水深火热中。
而事实证明,唐蒙除了“蒙人”有一套本事外,面对夜郎国的叛乱,他却是眉头深锁,慌了手脚。他能想到的唯一办法就是派人快马加鞭地去长安向汉武帝求救。
汉武帝接到报告大为震惊,本着大局着想,他没有选择派千军万马去镇压的强硬政策,而是决定以柔克刚,这次,他只派了一个人前往夜郎。
他就是风流倜傥、玉树临风的巴蜀才子司马相如。司马相如到了夜郎后大手一挥,洋洋洒洒地写了一封妙笔生花的檄文。
司马相如这篇名为《喻巴蜀檄》的檄文大致分为三点:
首先宣扬汉武帝的威德。其次解释在巴、蜀二郡征兵只是为了保护财物和使者的安全,不存在进行战争的忧患。最后以当时的忠义、荣辱观来开导民众。
檄文在夜郎一经发行,便如同给夜郎人下了一剂灵丹妙药,结果是,夜郎人的武力行为得到了缓解,谣言得到了控制,取而代之的是“理解”和“原谅”之声。总之一句话,檄文得到的效果立竿见影。
小试牛刀取得不错的效果后,司马相如和巴蜀的上层人物及几个县的县令进行了“友好的”访谈,做说服工作,在他的“恩威并施”下,结果夜郎的高层领导官员被成功搞定,最终成功搞定了夜郎。
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汉武帝拜司马相如为中郎将,作为建节往使去和南夷各国“建交”。,结果也毫无悬念:“搞定西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