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通过古人书论去理解如何欣赏书法,评价书法水平,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唐太宗李世民的书论:《王羲之传赞》
原文:
书契之兴,肇乎中古,绳文鸟迹,不足可观。末代去朴归华,舒笺点翰,争相夸尚,竞其工拙。伯英临池之妙,无复馀踪;师宜悬帐之奇,罕有遗迹。逮乎钟、王以降,略可言焉。钟虽擅美一时,亦为迥绝,论其尽善,或有所疑。至于布纤浓、分疏密,霞舒云卷,无所间然。但其体则古而不今,字则长而逾制,语其大量,以此为瑕。献之虽有父风,殊非新巧。观其字势疏瘦,如隆冬之枯树;览其笔踪拘束,若严家之饿隶。其枯树也,虽搓挤而无屈伸;其饿隶也,则羁羸而不放纵。兼斯二者,固翰墨之病欤!子云近世擅名江表,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行行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卧王濛于纸中,坐徐偃于笔下;虽秃干兔之翰,聚无一毫之筋;穷万谷之皮,敛无半分之骨。以兹播美,非其滥名耶?此数子者,皆誉过其实。所以详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观其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霏露结,状若断而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直。玩之不觉为倦,览之莫识其端。心摹手追,此人而已。其余区区之类,何足论哉!
原文的大意就是举出书法比较厉害的几位书法家:钟繇、王羲之、王献之、萧子云。并赋予评价,最后极力赞扬王羲之书法,突出王羲之书法的地位,得出王羲之书法“尽善尽美”的论点。
对钟繇的评价但其体则古而不今,字则长而逾制,语其大量,以此为瑕
意思是说,钟繇楷书风格偏于古朴,字迹长而且放不开,就是感觉很拘谨,而这一特点在很多地方都能看到,所以这是钟繇字的缺点。
这段话有个特点:采用抽象的手法评价书法,整体风貌概述,不谈细节,不谈功力,不谈变化,也不谈节奏。
这种描述多见古人书论之中,例如评价欧体“险绝”,评价董其昌“空灵”,评价苏轼“蛤蟆”。
这种评价与初学者无意义,更对正在练字的书法爱好者无用,完全是高手之间的互相互相闲谈、调侃。。
这种评价就是在个人拥有一定的书写功力和名声后才有的评价。是一种主观感受,同一个人的同一副作品,面对不同的人都会有不同的感受。书法水平高低难见分晓。
唐太宗对钟繇的评价是与二王相比较的,当然钟繇的字“古”,从王献之小楷洛神赋玉版十三行中可以看出,王献之楷书和与钟繇相比,放的更开,收放更夸张,所以说钟繇“字则长而逾制”
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这算是缺点吗?
在今人眼里,“古”是一种优点,古朴、古韵等词都是褒义词。而楷书写得拘谨代表有法度,有规矩,依然是优点的意思,怎么在唐太宗眼里就变成缺点了呢。钟繇和王献之的小楷在今天都是天花板级别的高度,所以我是不认同唐太宗观点。
对王献之的评价献之虽有父风,殊非新巧。观其字势疏瘦,如隆冬之枯树;览其笔踪拘束,若严家之饿隶。其枯树也,虽搓挤而无屈伸;其饿隶也,则羁羸而不放纵。兼斯二者,固翰墨之病欤!
意思是,王献之书法创新不够,字迹“疏”、“瘦”、就像“枯树”一样,也像被主子严厉管控、没有吃饱饭的奴隶,“枯树”有枝叶但伸展不开,“饿隶”手脚也放不开。
唐太宗用“枯树”和“饿隶”来形容王献之书法太过拘谨,这都是贬义词。他一定是和王羲之比较得出的结论。同样也是抽象的评价手法,只谈整体风貌,不谈细节。
王献之地黄汤贴
王献之东山雪贴
从以上两个王献之帖中不难看出,相比王羲之,确实有点“疏”和“廋”,没有很多肥厚的点画,结构也比较开阔,多用细笔。
但是假如不是和王羲之比较,而是与董其昌比较,董其昌也是有同样的特点,开阔与“疏”都有,那是不是也不好,欧阳询的行书也比较“廋”,褚遂良的楷书也比较“廋”,又怎么去评价?
从疏瘦中得出“枯树”和“饿隶”的评价是不是太过了?相近的词语也有很多,又评价王献之书法拘谨放不开,这我更是想不明白,欧阳询的行书也是拘谨的,那是不是也应该有相同的评价。
从这种评价中我们其实无法提升学书者的欣赏水平,初学者无需看懂。
对王羲之的评价所以详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观其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霏露结,状若断而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直。玩之不觉为倦,览之莫识其端。心摹手追,此人而已。其余区区之类,何足论哉!
这句话我就不翻译了,总之就是“尽善尽美”,没有缺点,书法第一。
王羲之如果没有唐太宗的吹捧,恐怕书圣的人选就可能不是王羲之了。
描述王羲之书法“烟霏露结”、“凤翥龙蟠”,太过抽象和主观,别人看了也不懂。这种评价对于没有经验的书学者,是无法看懂的。
总结抽象的评价书法,只谈整体风貌,不谈细节,是古人常用的方法,说实话,这种评价并没有指出功夫的高低。对初学者没有太大意义。并且比较主观,不一定都对。这是高手之间的互相闲谈、调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