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宗大历二年(公元767年)的重阳节那天,56岁的诗人杜甫独自登上了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望猎猎秋风中,高猿长啸,鸥鹭飞旋,落木无边,长江滚滚,伤怀时世艰难,己身潦倒,漂泊无依,老病为伴,于是写就了被誉为“旷代之作”的《登高》一诗。
关于《登高》诗歌教学,相信许多教师是按照这样的思路展开的:写作背景(知人论世)——各联赏析(缘景明情)——思想感情与艺术手法归纳——拓展延伸。这也是古诗教学的基本脉络。但几天前,经由工作室领衔人邱益莲老师的分享,我认真观摩了一堂别具特色的《登高》课例。
课例名称为“《登高》吟诵教学”,授课教师为许三珍。
在古诗教学中,我们知道有这样一些方法:“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因声求气,吟咏诗韵”。那么,何谓“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具体教学中,又如何落实?
关于“因声求气”,清代桐城派作家刘大櫆在《论文偶记》中有言:“行文之道,神为主,气辅之”“神气者,文之最精处也;音节者,文之稍粗处也;字句者,文之最粗处也”。在他看来,“神气”即作品神韵、气势,是作家精神气质和作品情感内涵高度艺术化的体现,而“音节”就是长短相间、参差错落的句式和抑扬顿挫、高下缓急的声韵等语言因素。通过揣摩诗文“音节”,可通作品“神气”,即“因声求气”。而“因声求气”的具体做法就是诵读——“烂熟后,我之神气即古人之神气,古人之音节都在我喉吻间”。
许三珍老师就是采取“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的方法展开教学。他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用古音去吟诵《登高》一诗。在这一过程中,他又抓住关键入声字——“急”“不”“客”“独”“浊”等,通过分析入声字感情特色(愤懑、痛苦、沉重、决绝),引导学生感知《登高》一诗情感的“老病孤愁”与抒发上的“沉郁顿挫”。
我不知道现场观课教师,以及与我这样后来经由视频观摩的教师,在课一开始是否如我一样好奇、揣测,甚至担忧这一堂“因声求气”的课会如何进行,如何结束。许三珍老师带领学生以古音去吟诵,会成功吗?会不会只是个噱头,蜻蜓点水,走个过场?
我不知道现场学生是否有嘀咕:这老师要做什么?更不知道评课专家会如何评定。在我看来,许三珍老师的这堂课是“因声求气,吟咏诗韵”教学的不错尝试,是让我感动的一次观摩。在这堂课里,我看到一位优秀语文教师的情怀:
一是“真”。扎实的专业素养,认真的教学态度,务实的教学语言,不虚、不空、不泛泛,而是落到实处的引导分析。比如首联赏析,抓住“急”“白”两个古入声字,对比今古读音,以古音诵读,感受其发音短促特点,感知秋风疾劲。又如“回”字,结合古字形分析,朗诵时气息的绵延,让学生更真切地感受诗人那刻的迷茫、徘徊、身不由己的无奈与漂泊之苦。
二是“善”。这种“善”,更多体现在他的勇略与循循善诱上。我不知道许三珍老师在之前的教学中是否经常运用“因声求气”法。许三珍老师的这堂《登高》课基本都在诵读,而又循序渐进,渐至深处:先是现代音朗诵,然后以古音吟诵,继而吟咏(唱),最终竟以许三珍老师三次笛音伴奏学生吟咏。如此反复,不厌其烦。
有了“真”与“善”,自然生“美”,美的愉悦,美的浸润。梁实秋在回忆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时写道:“我在听先生这篇演讲后约20余年,偶然获得机缘在茅津渡候船渡河。但见黄沙弥漫,黄流滚滚,景象苍茫,不禁哀从中来,顿时忆起先生讲的这首古诗。”那是梁任公先生在演讲前朗诵的四句、十六字的《公无渡河》!
许三珍老师的这堂《登高》,语言铿锵有力,吟诵古朴苍劲,引导细致有度,笛奏真诚悠远。我想,多年以后,那群学生还会忆起当年那位“卓然”的语文老师,那堂别有风味的《登高》。
(作者单位系江西省彭泽县第二中学)
《中国教师报》2022年04月20日第7版
作者:朱淑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