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梁任公先生演讲赏析,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细节描写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11 08:26:42

他和杜甫一样,对国家命运有着极敏感的觉知,对百姓疾苦有极深刻的体验,对未来的安定富强有发自内心的渴望。

梁启超是一个著名的爱国者,尽管限于时代的视域不广,所以在探索国家前途命运的路上他曾犹豫彷徨,最终也未能找到最适合的路线,但他在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复兴的大业中矢志不渝。

他固执的认为中国尽管当时衰弱,但决不可轻视:

“自表面观,既已气息奄奄,危于风烛,然于其里面,实有所谓潜势力者,未可轻蔑视之也。”

在列强虎视眈眈,多方势力对中国瓜分切割的时候,他无法真正体会杜甫那种狂喜,却仍旧为千年前的胜利狂喜,依旧对现实满怀信心:

“我祖宗所留贻我之国性,成之固难,毁之亦不易……吾就主观方面,吾敢断言吾国之永远不亡!吾就客观方面,吾敢断言吾国之现在不亡!”

他甚至在多篇文章著作中非常直接的讨论”爱国论”“民族精神”“爱国”等话题,在《意大利建国三杰》中反复强调:“天下之盛 德大业,孰有过于爱国者乎?”在《德育鉴》中疾呼:“吾辈今日之最急者,宜莫如爱国。”

记梁任公先生演讲赏析,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细节描写(9)

说起来,这一次在清华大学演讲,正是他放弃政治活动,投入教育事业,奔走各大学教导学生的其中一站。

他在大学的演讲中贯穿的总是热爱中国的思想。

他说:无论何种职业,都是国家所需要的。重要的是,“常常把爱国精神熔注在自己职业里头作职业生命。必如此,然后这种职业才有它存有的意义和价值”。

四、总结:文以载道,爱国热肠

记梁任公先生演讲赏析,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细节描写(10)

其实演讲中提到的三篇韵文中,梁启超都贯穿了一种相同的情感,那就是他的爱国情怀。

我们往往只注意到梁启超受胡适影响而投身国故研究,却忽略他在教书育人、引导青年人这方面的卓越贡献。

他跌宕沧桑的人生经历、对君主的深沉企盼对民生的热切关注、高蹈爱国主义的身姿,都是演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

梁实秋在《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中说“梁任公先生晚年不谈政治,专心学术”,就并不是梁启超从此不再过问政治国事,而是切实践行着文以载道的精神,将思想蕴藏于文中,情感涌动在演讲里。

也就是说,文以载道,爱国热肠。

上一页123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