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此时此刻,白居易正感受着锥心般的痛苦,他以一篇《长恨歌》表达了对唐玄宗和杨贵妃爱恋的艳羡和同情,同时,也是对这场让大唐陷入深渊的“安史之乱”的深刻反思。
当然,更是对自己爱情爱而不得的哭诉与追悼,时年,白居易已经35岁,但仍未娶妻,即便放现在,也是妥妥的大龄剩男。
如此优秀的诗人,而且科举高中,为何落得单身一枚?
公元772年正月二十,白居易出生于河南新郑县东郭寺,一个中小官僚家庭。
白居易天资聪颖,3岁识字,5岁成诗,9岁通声韵,14岁时一首《赋得古原草送别》惊艳诗人辈出的大唐,宣告一代“诗魔”上线: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出道即巅峰的白居易,带着这首成名作,遍访京城朝廷大臣、文坛大家,其中著名诗人、画家、朝廷大臣顾况,见面时问他:你叫什么名字?
白居易答:姓白,名居易。
顾况哈哈一笑:米价方贵,居亦弗易!翻译一下就是:居易?你知道一线城市房价多贵吗?应该是居大不易啊!
而当他读了白居易的诗后,不禁赞叹:道得个语,居亦易矣!
翻译一下就是:你这可比小镇做题家厉害多了,属于引进人才序列,住长安不成问题,有人才保障住房。
才子岂能无佳人?白居易心心相念的女子唤作湘灵。
公元782年,为躲避徐州战乱,白居易一家搬到宿州符离。那一年的天气格外怪异,十月的一天,居然飘起大雪。
年仅10岁的白居易,初尝饥寒交迫的滋味,顶风冒雪,忍饥挨饿,艰难前行,因为越是这个时候,越是不能停下来。
也许正是这段经历,才让他日后的《卖炭翁》那么的寒彻骨髓。
公元783年,因中原发生二帝四王之乱,白居易家又逃到越中。之后又避祸江南。
多年的颠沛流离生活,在白居易幼小的心灵中留下挥之不去的阴影,也让他立下了济世为民愿望。
在他的《朱陈村》中写到:孤舟三适楚,羸马四经秦。昼行有饥色,夜寝无安魂。
公元791年,辗转几年后,又回到了符离。
这时的他,知道了有科考这条路,便苦下功夫读书,读得口生疮,手磨出了茧,十几岁的年纪,头发却全白了。
这么优秀的人还这么努力,看来那时的科考也是卷得很。
一天,一抹倩影突入眼帘,刹那进入心中,自此再也没有离开白居易的世界。
这个邻家女孩名叫湘灵,浪漫、活泼、灵动,虽只是个小村姑,却略通音律。
于是二人很快成了玩儿伴,一个人写诗谱曲写曲,一个吟诵唱和,青梅竹马。
湘灵小白居易4岁,到她15岁时,情窦初开,二人便成了彼此的初恋。白居易作诗《邻女》,赞她的美丽和她悦耳的嗓音。
娉婷十五胜天仙,白日嫦娥旱地莲。
何处闲教鹦鹉语,碧纱窗下绣床前。
初恋总是美好的,但也总会伴随着酸涩。
20岁时,刚刚行完加冠礼,白居易就对母亲说:我要娶湘灵为妻!
母亲很是生气,一口就给回绝了:门不当户不对,好歹咱家是体制内,而且有官衔,湘灵是什么?就是一出身低微的村姑啊,她怎么配的上你?
白居易很是坚决:我就是喜欢她,今生就要娶她。
母亲看着执拗的白居易,心想:你这么年轻,还不懂什么是爱情,只要一些时日不见,或者你见了其她女孩,就会把湘灵忘了。
于是便以求学考取功名为由,让白居易离开符离。
小情侣惜别,难舍难分,白居易写下《南浦别》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那个年代,终是不敢爱情至上,只能请啜:为什么相爱的人不能在一起?
自此,爱情的美好与凄凉都埋在了白居易的心中。他这个时期写了三首怀念湘灵的诗:《寄湘灵》、《寒闺夜》、《长相思》。
公元800年,白居易不负众望,以第四名的成绩考取了进士,时年29岁,是同年进士中最年轻的。
雁塔题名,曲江游宴,白居易都是意气风发的那一个,而在他心里,最重要的就是赶快回到符离,请求母亲成全他和湘灵的婚事。
母亲并没有因为他考取了功名而同意这门婚事,仍是棒打鸳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