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使君赴袁州原文,送李秀才归荆溪原文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11 12:18:39

送刘使君赴袁州原文,送李秀才归荆溪原文(1)

五律

◎碧润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

荒村带返照,落叶乱纷纷。古路无行客,寒山独见君。野桥经雨断,润水向田分。不为怜同病,何人到白云?

集评

〔元〕方回《瀛奎律髓》卷十三:刘随州号五言长城,答皇甫诗如此句句明润,有韦苏州之风。

〔清〕纪昀《瀛奎律髓刊误》卷十三:起四句有灏气。五六言路之难行,以起末二句,非写意也。

〔清)黄周星《唐诗快》卷九:笔下全用白描。

◎新年作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滑然。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集评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卷十一:(联)巧句。别于盛唐,正在此种。

◎寻洪尊师不遇

古木无人地,来寻羽客家。道书堆玉案,仙帔叠青霞。鹤老难知岁,梅寒不作花。山中不相见,何处化丹砂。

◎宿北山禅寺兰若

上方鸣夕磬,林下一僧还。密行传人少,禅心对虎闲。青松临古路,白月满寒山。旧识窗前桂,经霜更待攀。

集评

〔清〕黄周星《唐诗快》卷九:对虎,奇矣。心对虎,尤奇。心对虎而闲,又奇。如此禅机,谁人参得。

◎题元录事开元所居

幽居萝薛情,高卧纪纲行。鸟散秋鹰下,人间春草生。冒岚归野寺,收印出山城。今日新安郡,因君水更清。

集评

〔元)方回《瀛奎律髓》卷六:长卿之称新安,皆唐睦州。开元必城外之古寺。第二句好,高卧而法自行,“行”字乃是有力字。

◎岳阳馆中望洞庭湖

万古巴丘戍,平湖此望长。问人何淼淼,愁暮更苍苍。叠浪浮元气,中流没太阳。孤舟有归客,早晚达潇湘。

集评

〔元〕方回《瀛奎律髓》卷三十四:五六尽佳。非中流果没日也。水远而日短,故所见者日落于中耳。水之外又水,地之外又地,而水与地目不可及者,日月常可得而见,非日月之光有余为之乎。

〔清〕纪《灜奎律髓刊误》卷三十四:此虽不能肩随孟、杜,犹可望其后尘。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卷十一:五六犹有气焰,然视襄阳、少陵二篇,为江、黄之敌荆楚矣。

◎逢郴州使,因寄郑协律

相思楚天外,梦寐楚猿吟。更落淮南叶,难为江上心。衡阳问人远,湘水向君深。欲逐孤帆去,茫茫何处寻。

◎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

流落征南将,曾驱十万师。罢归无旧业,老去恋明时。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知。茫茫江汉上,日暮欲何之?

◎穆陵关北逢人归渔阳

逢君穆陵路,匹马向桑乾。楚国苍山古,幽州白日寒。城池百战后,耆旧几家残?处处蓬蒿遍,归人掩泪看。

◎余干旅舍

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

◎海盐官舍早春

小邑沧洲吏,新年白首翁。一官如远客,万事极飘蓬。柳色孤城里,莺声细雨中。羁心早已乱,何事更春风。

◎饯别王十一南游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谁见河洲上,相思愁白蘋。

◎送河南元判官赴河南勾当苗税充百官俸钱

春草长河曲,离心共渺然。方收汉家俸,独向汶阳田。鸟鹊空城在,榛芜旧路迁。山东征战苦,几处有人烟?

◎北归次秋浦界清溪馆

万里猿啼断,孤村客暂依。雁过彭蠡暮,人向宛陵稀。旧路青山在,余生白首归。渐知行近北,不见鹧鸪飞。

集评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卷十一:中唐诗近收敛,选言取胜,元气不完。体格卑而声调亦降矣。刘文房工于铸意,巧不伤雅,犹有前辈体段。

◎秋杪江亭有作

寂寞江亭下,江枫秋气斑。世情何处澹,湘水向人闲。寒渚一孤雁,タ阳千万山。扁舟如落叶,此去未知还。

集评

〔清〕黄周星《唐诗快》卷九:每读此公诗,不独无脂粉气,亦几无烟火气。

◎送侯侍御赴黔中充判官

不识黔中路,今看遣使臣。猿啼万里客,鸟似五湖人。地远官无法,山深俗岂淳。须令荒徼外,亦解惧埋轮。

注释

【埋轮】东汉张纲奉旨巡视各地,才至洛阳都亭,即停车拆轮,埋于地下,日:“豺狼当道,安间狐狸!”即上疏弹効大将军梁冀及其弟梁不疑,京师为之震动。后来即以埋轮比喻无所畏惧,敢于弹劾权贵。

集评

〔清〕黄周星《唐诗快》卷九:鸟似人,奇矣。更似五湖人,何处见得?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タ阳依旧全,寒磬满空林。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

集评

近人俞陛云《诗境浅说》:六句言平林叶脱,时闻磬声。用“满”字,正以状秋林之空。

◎送王端公人奏上都

旧国无家访,临岐亦羡归。途经百战后,客过二陵稀。秋草通征骑,寒城背落晖。行当蒙顾问,吴楚频岁饥。

集评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卷十一:望其救时,不是寻常应酬。

◎经漂母墓

昔贤怀一饭,兹事已千秋。古墓樵人识,前朝楚水流。渚蘋行客荐,山木杜鹃愁,春草茫茫绿,王孙旧此游。

集评

〔清〕黄周星《唐诗快》卷九:此漂母一饭耳,淮阴报之以千金。而后世能诗之士,复报之以千古,然则一饭之利,亦大矣哉!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卷十一:方虚谷云:意深不露。盖谓楚汉兴亡,唯有流水耳。一老母之墓,樵人犹能识之以其有一饭之德于时也。

〔清〕宋宗元《网师园唐诗笺》卷八:但有一饭之恩于时,则干秋而后樵人犹识其墓,而楚汉兴亡,逝随流水,其可为凭吊处在此。结以“春草、王孙”,仍归贴淮阴,不作一落套语。

◎寻南溪常道士

一路径行处,莓苔见屐痕。白云依静渚,芳草闭闲门。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集评

近人俞陛云《诗境浅说》:七句,花与禅本不相涉,而连言之,便有妙悟。

近人喻守真《唐诗三百首详析》卷五:全诗从“寻”字着想:首二句一路寻来;三句是远望;四句是近看,是寻到道士隐居之处,而道士不在,用“闭门”表示。五六句寻道士既不遇,看松寻源,亦有别趣。末句以见溪花之自放而悟禅理之无为,将寻不见之意义尽情结出

◎送韩司直

游吴还入越,来往任风波。复送王孙去,其如春草何?岸明残雪在,潮满夕阳多。季子杨柳庙,停舟试一过。

集评

〔清〕黄周星《唐诗快》卷九:口头语,俱令人咀嚼不厌,诚所谓淡中滋味长也。

◎少年行

射飞夸侍猎,行乐爱联镳。荐枕青蛾艳,鸣鞭白马骄。曲房珠翠合,深巷管弦调。日晚春风里,衣香满路飘。

〔元)方回《灜奎律髓》卷四十六:此诗似非长卿所作。中四句太艳而浅。末句颇可采。此题于其后不无少贬乃佳。

〔清〕纪昀《瀛奎律髓刊误》卷四十六:《少年行》自是乐府。文人随时转变,以五言律作之耳。其体本暮写侠少,安能以腐语参之。

送刘使君赴袁州原文,送李秀才归荆溪原文(2)

七律

◎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

生涯岂料承优诏,世事空知学醉歌。江上月明胡雁过,淮南木落楚山多。寄身且喜沧洲近,顾影无如白发何。今日龙钟人共老,愧君犹遣慎风波。

集评

〔清〕金圣叹《唐オ子诗》卷二:一二言余生不望昭雪,味只有潦倒。三四言然过雁终惊北客,极目惟见楚山,以兴下解二子之见存也。五言身近沧洲,则既晓然共弃;六言无如白发,则又甚矣。龙钟此固人人之所更不垂盼也者,而何幸乃承二子犹以风波相勖哉

〔清)方东树《昭昧詹言》卷十八:此似知淮西鄂岳时,将去留别作也。起句喜得除授,二句言时事难为。中二联景与情交融。收入二员外。七句皆自述,末句始入别二人。

◎送陆沣仓曹西上

长安此去欲何依?先达谁当荐陆机?日下凤翔双阙迥,雪中人去二陵稀。舟从故里难移棹,家在寒塘独掩扉。临水自伤流落久,赠君空有泪沾衣。

集评

〔清〕金圣叹《唐才子诗》卷二:上解讽陆不必西上,此解述已不复西上也。“难移棹”言有棹亦不移也。“独掩扉”言无扉也必掩也。只是极写“流落久”之一“久”字也。

◎送柳使君赴袁州

宜阳出守新恩至,京口因家始愿违。五柳闭门高士去,三苗按节远人归。月明江路闻猿断,花暗山城见吏稀。惟有郡斋窗里岫,朝朝空对谢玄晖。

注:柳使君,柳浑。大历十二年(777年),柳载被拜为袁州(治今江西宜春)刺史。

集评

〔清金圣叹《唐才子诗》:前解甚言朝廷之用得其人,而使君之出处不忝生平也。后解写其清净淡泊,与民休息也。

◎戏题赠二小男

异乡流落频生子,几许悲欢并在身。欲识老容羞白发,每看儿戏忆青春。未知门户堪谁主,见免琴书与别人。何幸暮年方有后,举家相对却沾巾。

集评

〔清〕黄周星《唐诗快》卷十ー:寻常事,寻常语耳。元、白二公,欲求此,何可得?

〔清〕纪昀《瀛奎律髓刊误》卷四十一:第三句不明晰。五六极曲折顿挫之致,不似乐天顺笔直走。结亦满足。

◎送耿拾遗归上都

若为天畔独归秦,对水看山欲暮春。穷海别离无限路,隔河征战几归人?长安万里传双泪,建德千峰寄一身。想到邮亭愁驻马,不堪西望见风尘。

集评

〔清〕金圣叹《唐才子诗》卷二:上解既陈“独归”之难,此解又自明不归之故,所以多方沮动之也。结言“想到”者,言我今反复沮君,而君决意不听,则意必有中途驻马之一日,始信今日之言之不谬耳。看他八句诗中,凡用无限意思,却又笔笔能到。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卷十四:时应值吐蕃之乱,故有“隔河征战”,“西望风尘”之语

◎题灵祐和尚故居

叹逝翻悲有此身,禅房寂寞见流尘。六时行径空秋草,几日浮生哭故人。风竹自吟遥入磬,雨花随泪共沾巾。残经窗下依然在,忆得山中问许询。

集评

〔清〕金圣叹《唐才子诗》卷二:哭和尚,看他不悲和尚无身,反悲自己有身。然而师恩深重,终又不得不哭也。所谓是其始死,我独胡能无慨然也。

〔清〕黄周星《唐诗快》卷十一:语俱极悲,而不觉其悲者,以淡掩其悲也。友夏评随州云:“艳之害诗易觉,澹之害诗谁知?吾宁受澹之害耳!

◎献淮宁军节度使李相公

建牙吹角不闻喧,三十登坛众所尊。家散万金酬死士,身留一剑答君恩。渔阳老将多回席,鲁国诸生半在门。白马翩翩春草绿,邵陵西去猎平原。

集评

〔清〕金圣叹《唐才子诗》卷二:上解言相公神观,下解言相公风流也。相公以翩翩少年,领此文武诸僚,日惟于春草平原,较射赋诗,斯真为一代之无双儒将也。

〔清〕方东树《昭昧詹言》卷十八:中二联分赋,叙其忠悃声望,高华伟丽。结句入妙。言外多少余味不尽,所谓言在此而意寄于彼,兴在言外

◎汉阳献李相公

退身高卧楚城幽,独掩闲门汉水流。春草雨中行径没,暮山江上卷帘愁。几人犹忆孙弘阁,百口同乘范蠡舟。早晚却还丞相印,十年空度白云留。

集评

〔清〕金圣叹《唐オ子诗》卷二:前解写相公乞休,后解写相公再相也。言宰相须以进天下之贤为务,今天下待进之贤不少,而相公岂请退之日哉!特用“早晚”字,以明天下望相公如此急切,又特漏“十年”字,以讽朝廷置相公如此其若遗也。

◎过长沙贾谊宅一作过贾谊宅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集评

〔清〕金圣叹《唐才子诗》卷二:汉文尚尔,何況楚怀者言自古谗陷蔽明,固不必王听之不聪耳。“怜君何事”者,先生正欲自诉“到天涯”之故也。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卷十四:谊之迁谪,本因被谗,今云何事而来,含情不尽。

〔清〕方东树《昭昧詹言》卷十八:首二句叙贾谊宅四“过”。五六入议。收,以自己托意,亦全是言外有作诗人在,过宅人在。

◎登余干古县城

孤城上与白云齐,万古萧条楚水西。官舍已空秋草绿,女墙犹在夜鸟啼。平沙渺渺来人远,落日亭亭向客低。沙鸟不知陵谷变,朝飞暮去代阳溪。

集评

〔清)宋宗元《网师园唐诗笺》卷十ー:缠绵怆恻。

〔清)方东树《昭味詹言》卷十八:首二句破题;首句破城”字,而以“上与白云齐”五字为象,则不枯矣;次句上四字“古”,下三字“余千”。三四赋“古城”,而以“秋草”、“夜鸟”为象,则不枯矣。五六,“登”字中所望意。收句“古”字,余千”字,切实沉着而入妙矣。以情有余、味不尽,所谓兴在象外也。言外句句有登城人在,句句有作诗人在,所以称为作者,是谓魂魄停匀。

◎北归人至德界,偶逢部家李光宰

生涯亲见已蹉跎,旧路依然此重过。近北始知黄叶落,向南空指白云多。炎州日日人将老,寒渚年年水自波。华发相逢俱若是,故园秋草复如何?

集评

〔清〕金圣叹《唐才子诗》卷 期人寿谓之“生涯”“已蹉跎”言不觉不知遂已尽去,今日方始斗地亲见,早是急救不及也。旧路依然者,昔日从此来,今日从此去。今日自此而北,一路尽是衰败;昔日自此而南,一场总是虚空也。五写焦热者自焦热,六写冷淡者自冷淡。七,“华发”略断,“相逢俱若是”,言人生世间,殆于华发之年,大抵无人不悟。因遂问李子:今亦复华发人矣,昨从故园来,复见秋草何似,而犹欲匆匆南去耶?

◎使次安陆寄友人

新年草色远凄凄,久客将归问路溪。暮雨不知郧口处,春风只到穆陵西。孤城尽日空花落,三户无人自乌啼。君在江南相忆否?门前五柳几枝低?

集评

〔清金圣叹《唐才子诗》卷二:孤城落花,三户鸟鸣,非再写安陆荒凉也。先生正言:我当此况,那不忆君?特不知君亦忆我否耳。盖言君虽忆我,然鸟乎知我之花落鸟啼,亦犹我今忆君,而不知君之门前五柳也。

〔清〕方东树《昭昧詹言》卷十八:起二句点时令行历,所谓诗柄也。三四写地与景。五六切安陆景与事。六句皆自述。收点寄友。一丝不漏。

◎酬屈突陕

落叶纷纷满四邻,萧条环堵绝风尘。乡看秋草归无路,家对寒江病且贫。藜杖懒迎征骑客,菊花能醉去官人。怜君计画谁知者,但见蓬嵩空没身。

集评

〔清〕黄周星《唐诗快》卷十一:寒江自寒江,贫病自贫病,七字相连,始见其妙。此五柳先生所以忙忙归去也。

◎将赴岭外,留题萧寺远公院

竹房遥闭上方幽,苔径苍苍访昔游。内史旧山空日暮,南朝古木向人秋。天香月色同僧室,叶落猿啼傍客舟。此去播迁明主意,白云何事欲相留?

集评

〔清〕金圣叹《唐才子诗》卷二:上解写特访,下解写谢留也。五,天香月色;六,叶落猿啼;双举二境,不判苦乐,以听客之自择。此院僧留之之辞也。七八,先生更引莫逃大义,毅然谢之。

〔清〕方东树《昭昧詹言》卷十八:此贬潘州时也。起,先点僧院。三四切响,还萧寺。五六写此处景,入已将作别赴岭外。收,留题入化。因内史想南朝,因南朝即其古木,所谓兴在象外也。

◎送李将军

——作送开府侄随故

李使君旅榇赴上都

征西诸将一如君,报德谁能不顾勋。身逐塞鸿来万里,手披荒草看孤坟。擒生绝漠经胡雪,怀旧长沙哭楚云。归去萧条灞陵上,几人看葬李将军。

集评

〔清〕黄周星《唐诗快》卷十一:诗中所言,必皆将军实事今亦无从一一考证。而英风意气,千古犹可想见。

◎別严士元

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细兩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东道若逢相识回,青袍今已误儒生。

集评

〔清〕黄周星《唐诗快》卷十ー:细雨、花闲一联,若置禅家公案上,犹是最上上乘。

〔清〕沈德潜《唐诗別裁集》卷十四:三四只写阴晴之景,注释家谓此谗言之渐渍,朝廷之弃贤。初无此意。

按语

沈德澘所说之注释家,当指清初之金圣叹。金于《唐才子诗》卷二注释此诗时言:“三四,承阴晴极写,言浸润之谮,乃在人所不意,则流落之苦,已在人所不恤。”但并无“朝廷弃贤”之句。至其注释结句日:“孤帆影”、“万里情”,言青袍误人,今日遂至于此也。因而更嘱东道,遍诉相识,其辞绝似负冤,临命告诚后人也者。哀哉!”则颇有见地。

◎登松江驿楼北望故园

泪尽江楼望北归,田园已陷百重围。平芜万里何人去,落日千山空鸟飞。孤舟漾漾寒潮小,极浦苍苍远树微。白鸥渔父徒相待,未扫欃枪懒息机。

集评

〔清〕金圣叹《唐才子诗》卷二:前解写故园已付度外,后解写此身亦不拟归。五六言孤舟虽小,极浦虽远,然间道求归,亦可得达,但我意仍不欲尔也。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