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时代我们都学过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那里创造了一个真正的世外桃源,不仅让我们心生向往,早在之前更是成为了古代文人们在现实当中遇到不顺的时候所渴望的灵魂栖息地。
陶渊明这篇文章大概产生于公元420年,距离今天已经有1600年的历史,其对于文学史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后续包括唐宋时期的诗人们,对于陶渊明都很是推崇,对于他笔下的桃花源更是充满兴趣。
宋代一个诗人却反其意用之,写出了一番新意。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这首古诗就是宋代诗人谢枋得《庆庵寺桃花》,显然诗人是游览一座寺庙看到里边盛开的正鲜艳的桃花随之产生联想,才和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联系到了一起,写下了这一首充满趣味的诗歌。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古诗一开始,诗人就把描绘的重点放到了桃花上面。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确实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他们是为了避秦之乱才找到这么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地方,本身并没有年历的记载,只有看到桃花又盛开了,才知道这又是新的一年。
他们过着与世隔绝的日子,但是他们的生活却有如此的惬意。男耕女织,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和作者所生活的南宋末年的风雨飘摇、兵荒马乱形成鲜明的对比。
所以后两句就是作者的感慨了。“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如果我住在桃花源当中,我一定不让桃花的花瓣落入到溪水当中。在《桃花源记》当中,一个渔夫正是凭借着流水当中的桃花才寻找到世外桃源的,使得他们本来平静的生活受到了打扰。
作者为何会这么写呢?因为他所期待的,就是生活在世外桃源当中,不受到世俗兵荒马乱生活的侵扰。
南宋末年的普通人想要生活得更安静一点,实在是太不容易了,他们也想要一种平静的生活,就如同《桃花源记》当中那些与世隔绝的人们一般。
但是现实社会却总有人打扰他们,所以这才让他认为是那个渔夫把他们这些本来居住在桃花源内的人们拉到了现实世界当中的,也才“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看似语出平淡,其中有多少辛酸!
看过很多关于桃花源的古诗,唯独这一首诗歌有如此的表达。其中的新意,还是很有几分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