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感恩节的来历故事,感恩节的来历以及意义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11 13:46:54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这话出自鼎鼎大名的《朱子治家格言》(又名《朱子家训》),作者“朱子”是明末清初朱柏庐而非南宋大家朱熹。作为一个热爱传统文化、高度欣赏古人智慧的知识分子,每年清明节除了祭奠亲人,我也会写篇文章。

清明节与林黛玉,貌似八竿子也打不到一起的事情怎么会有关联?从事情的本质而言,清明节的初衷与林黛玉的病根那就真还是一致的。

2008年,国家将清明节列为法定假日,凸显了国家对这一传统节日的重视。清明节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上实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在民间更是流传广泛、备受重视,那它是怎么来的呢?又有怎样的意涵呢?

关于感恩节的来历故事,感恩节的来历以及意义(1)

说起清明节,有一个与它“如影随形”的节日必须先做一下叙述,那就是“寒食节”。

寒食节也称禁烟节(“烟”是“烟火”之意),时间在冬至后的第105天。这天禁烟火,只吃冷食。据《春秋·毂梁传》记载,其风俗源自春秋时期的一则历史故事:

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立储之争”的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荒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甚至无力再站起来。随行大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丁点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时,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重耳喝了,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自己从身上割下的时候,感动得声泪俱下。

流亡十九年后,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就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晋文公。即位后,重耳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但唯独忘了那个使他能活下来的介子推。

不少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主动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不屑于争功讨赏的行为,他打好行装带着母亲到了绵山隐居。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介子推家里请他见面叙话。然而,介子推早已离家去了绵山。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谈何容易。

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只留一面供介子推母子逃出火海),晋文公率领众臣就在“出口”处等候。可是,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母子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

晋文公见状,恸哭不止。装殓时从树洞里又发现一血书,上写: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死而复活,便赐老柳为清明柳(因介子推血书上有言“但愿主公常清明”),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后来,清明节期间流行插柳、戴柳的习俗也正是源自于此。

当然,这是清明节来历众多说法当中的一个,但这个说法逻辑性和社会意义都很强,也有明确出处,并且亦符合中华文化之审美,因此笔者一直采用此说法。

关于感恩节的来历故事,感恩节的来历以及意义(2)

晋文公重耳祭祀介子推

如此说来,清明节的来历其实是因为感恩,我们清明节上坟祭祀先祖,就是沿袭这种感恩的精神。然而,清明节的感恩,好像专注了那些死去的先人,却忽略了活着的、对自己有恩的人,似乎将更多、更重要的感恩淡化了,仅仅着重于“怀念”和“追思”。

我们再来说说林黛玉的病。

笔者酷爱《红楼梦》,每隔三五年都会通读一遍。从读初中开始读《红楼梦》,到年届不惑时,按照笔者的审美情趣,书中人物最喜欢贾宝玉和薛宝钗,对林黛玉是不太喜欢的,总觉得她心眼太小(不似薛宝钗那般大气),更厌烦她动不动就哭哭啼啼、动不动就怄气伤肝,因此一年到头都是病怏怏的。按照林黛玉自己的说法,她的病几乎是当时环境下的不治之症:

1、吃任何药都不管用。

2、一和尚开了一个“包治好药方”:不能哭,除了父母之外不能再见其余任何人。

这不是不治之症是什么?

随着自己阅历的增长及对《红楼梦》阅读的深入和细节的把握,笔者反而越来越喜欢林黛玉——因为她同贾宝玉一样的单纯、善良。他的病因其实书中是有交代的,那就是仙境中作为“绛珠仙子”时对“神瑛侍者”(贾宝玉)甘露之德、救命之恩的无从报答而积郁成疾。

一直想报答某人的恩情而不得,最终成疾,这是何等深厚的感恩情愫,又是何等无瑕的良善。她哭哭啼啼的眼泪只是报答仙境中甘露滋养的表象。

关于感恩节的来历故事,感恩节的来历以及意义(3)

感恩节,在中国就是清明节。我们在感恩逝去的历史和人的同时,更应该感恩那些有益于我们生存和发展的人和物。真希望清明节对于中国人,不仅仅是祭祀,更重要的是知恩、感恩、报恩!这完全符合当下“与时俱进”的精神文明建设。这方面,林黛玉就是我们的楷模。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