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武灵王赵雍,是一位极具雄才伟略的政治家。公元前307年,他在军队中首次推行“胡服骑射”,一下子就将赵国的综合实力提升了新的高度,同时也打破了中原人“没内裤”穿的窘境。
然而,在赵国推行军队改革的同年,西边的秦国却发生了一起莫名其妙的大事,国君秦武王赢荡在周王室举鼎而亡,一代君主被鼎给弄死了,的确是一个笑话。事后,秦国群龙无首,政局动荡。就在此时,赵武灵王却做了一个匪夷所思的决定,将在燕国做人质的公子稷送回秦国,继承王位,就是我们熟知的秦昭襄王。
为什么赵武灵王要将公子稷送回秦国呢?按常理来说,不应该是一个动荡的秦国才更加符合赵国的利益吗?其实,赵武灵王之所以这么做,主要有两个原因:
其一、做个顺水人情。这点很好理解,简单来说,他不送公子稷回秦国,那么肯定就有别人当秦王了,反正都是当,让秦国国君欠个人情,岂不更好?其二、赵武灵王战略眼光十分有远见,送公子稷回去,只是为了稳住秦国,这样他便能更好的攻打心腹大患中山国,达到扩大疆土的目的。
当然,想要弄明白赵武灵王为什么这么顾虑秦国,那就得说说他刚继承王位那会的政治格局了。
赵武灵王:夹缝中生存赵武灵王在位时期,霸主魏国已经衰落,退居二线,当时是秦齐楚三强并立。秦国自然不必说,秦孝公重用商鞅变法使得秦军成为虎狼之师,势不可挡。还有秦惠文王以张仪为相,东出游说六国,采用“连横”,土地得以不断扩张。楚国虽然有贵族乱政,但吴起变法奠定了强国的基础,实力令人不敢小觑。齐国就更不必说了,先是齐威王以邹忌变法,整顿吏治,之后齐国击败魏国,国力空前鼎盛。
在这种情况下,对赵国而言,秦齐便是最大的敌人。而当时秦国奉行“远交近攻”的策略,齐国又在最东面,这样的地理位置,很容易让这两个强国结盟,这是战国诸雄都不想看到的事情。赵武灵王夹在东西两大巨头中间,夜不能寐。
果不其然,公元前325年,齐将田朌攻打赵国,赵国在平邑大败,赵将韩举被俘;没过几年,齐国再次发兵赵国,大败赵军在观泽;到了公元前314年,齐宣王借机伐燕*燕王哙和子之,齐国的势力扩张到了赵国东面的燕国。这时候,是个傻子都清楚,齐国的目的就是想一路西进,不断扩张版图。
于是赵武灵王谋划了拥立早年在韩国当人质的燕国公子姬职,将其推上了燕王的宝座,是为燕昭王。燕国对赵武灵王十分感激,如此一来,燕国便是挡在赵国面前的屏障,就算齐国想要觊觎赵国,也必须得要先灭了燕国。此举也为三十年后,公元前284年的五国合纵伐齐奠定了基础,最终的结果是五国盟军在乐毅的率领下,将齐国打的只剩下两座城池,当然这是后话了。
不得不说,赵武灵王这一举措的确是高,将齐国的潜在危险暂时消除了。然而西方的秦国却已然在攻打赵国,公元前316年,秦国占有了赵国的中都和西阳,一年后,又攻占了蔺。于是赵国一直参与合纵攻秦,但最终的效果都十分不理想。而且,雪上加霜的是,北方游牧民族胡人,还有中山国等等经常袭扰边境。
可以说,这个时间段的赵国疲于应付,让人感觉赵国什么人都可以欺负般。不过这样的政治局面,因秦武王赢荡的死而带来的转机。
转机:赵国整合实力上升了新高度秦惠文王死后,公子荡即位,是为秦武王,外交上亲近魏国。之后,秦武王破宜阳,通三川,窥周室,东进迈了一大步,秦国国力大增。这个时候赵武灵王心中是挺着急的,虽然秦国的东出之路,可以有赵国、魏国、韩国三个选项,但是从赵国东出的概率还是非常大的。
不料秦武王前307年居然在洛阳举鼎死了,由于秦武王并未立太子,当时秦国国内也分成两派。一派是惠文王后打算立公子壮,其支持者有武王后、庶长子壮(即季君)等人。一派是芈八子打算立公子芾,其支持者有魏冉、向寿,以及王叔樗里疾。双方的实力可谓半斤对八两,秦国眼看就要发生朝局动荡。
显然,惠文王后没有芈八子的手段,加上魏冉在朝廷里的势力非常庞大,公子芾做秦王基本上是板上钉钉了。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原来,赵武灵王看到了秦国动乱的时局,想要扶持一个亲赵的秦王,于是他把目光投向了正在燕国当人质的公子稷。于是他用武力威胁,隔空喊话说秦国只能立公子稷为王,不然就兴兵攻秦。芈八子一想反正嬴稷也是自己的儿子,为了避免赵国攻秦,于是便拥立了长子嬴稷,是为秦昭襄王。
正所谓无利不起早,赵武灵王之前拥立燕国公子姬职为燕王,也是怕齐国一路西下。现在拥立公子稷,是不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呢?你还别说,他的目的大了去了,甚至说是野心。
赵武灵王的野心秦昭襄王继位以后,秦赵之间换来了难得和平时间。公元前298年,赵臣楼缓出任秦国的相国,致力于巩固秦赵两国的友好关系。而这一切都在赵武灵王的掌握之中,因为他的野心很大。
原来,就在秦齐楚三强争霸期间,赵武灵王正在“闷声大发财”。他通过对军队的“胡服骑射”的改革,使得赵军综合实力强了不止一丁半点,而他的第一目的便是开拓北方以及灭亡心腹大患中山国。从公元前307年到前300年,赵武灵王灭中山国,又西伐胡人取榆林,开辟土地近千里,收编胡人的兵马不计其数。
而他真正的野心则是,通过将国土扩大至榆中地区的云中、九原,开辟了一条能南下灭秦的道路。只是“天公不作美”,赵武灵王因把东安阳封给废太子公子章,最终引发了“沙丘之变”,一代雄主被饿死在了沙丘宫,令人唏嘘不已。
最后想说,赵武灵王送秦昭襄王回国,其实是在下一盘大棋。千万不要小看了赵武灵王“胡服骑射”,那绝对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也不得不佩服他的眼光,当时在做人质的赢稷还年少,赵武灵王便想着送他个人情,避免双方节外生枝,给赵国多争取壮大时间,以图来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