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79年,秦昭襄王派使者通告赵王,想在西河外的渑池(今河南省渑池县)与赵王进行一次友好会见。此前秦国数次攻打赵国,夺取了石城。之后,秦国再次攻赵,*死两万人。所以赵惠文王害怕畏惧秦国,不想去见面。这个赵惠文王的胆量和他的父亲赵武灵王简直是天壤之别。当初赵武灵王孤身一人穿上胡服率领士大夫到西北巡视胡地,并制定机会从云中、九原直向南方袭击秦国,从而灭掉商鞅变法之后强大的秦国。于是赵武灵王亲自乔装成使者进入秦国。秦昭襄王没有觉察,过后惊怪他的状貌特别魁伟,不像人臣的气度,立即派人追赶,可是赵武灵王早已飞马奔出了秦国的关口。秦人仔细询问后,才知道那人是赵国的国君。秦昭襄王因此非常惊恐。
如今赵国的国君是惠文王,他的胆量却非常小。这时候他身边的大臣廉颇、蔺相如两人商议道:“大王如果不去,就显得赵国既软弱又胆小。”赵惠文王心中也觉得不去会很丢人,无可奈何之下前往赴会。但是他虽然胆量小,却十分的聪明,此去与秦昭襄王会面,让蔺相如随行。几年前,秦昭王写信给赵王,愿以十五个城池换取赵国''和氏璧''。蔺相如奉命带''和氏璧''来到秦国,据理力争,机智周旋,终于完璧归赵。可见蔺相如此人能言善辩、有勇有谋,所以赵惠文王带上蔺相如是个明智的选择。赵国名将廉颇将他们送到边境,和赵王诀别说:“大王此行,估计路程和会见礼仪结束,再加上返回的时间,不会超过三十天。如果三十天还没回来,就请您允许我们立太子为王,以断绝秦国的妄想。”赵惠文王同意这个意见,便去渑池与秦王会见。
秦昭襄王饮到酒兴正浓时,兴致盎然地说道:“寡人私下里听说赵王爱好音乐,请您弹瑟吧!”赵惠文王不假思索地弹起瑟来。秦国的史官上前来写道:“某年某为某日,秦王与赵王一起饮酒,令赵王弹瑟。”此话一出,赵惠文王暗呼中计,却无话可说。所谓“主辱臣死”,蔺相如心一横上前说:“赵王私下里听说秦王擅长秦地土乐,请让我给秦王捧上盆缶,以便互相娱乐。”秦王发怒,不肯答应。这时蔺相如向前递上瓦缶,并跪下请秦王演奏。秦昭王仍是不肯击缶,蔺相如冷冷地说道:“在这五步之内,我蔺相如要把脖颈里的血溅在大王身上了!”秦王身边的侍从们纷纷拔剑,想要*死蔺相如。蔺相如圆睁双眼大喝一声,侍从们都吓得倒退。秦昭襄王不大高兴,但又不想鱼死网破,也只好敲了一下缶。蔺相如回头招呼赵国史官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为赵王敲缶。”秦国的大臣们站了出来说:“请你们用赵国的十五座城向秦王献礼。”蔺相如也回击说:“请你们用秦国的咸阳向赵王献礼。”秦国君臣哑口无言。秦昭襄王直到酒宴结束,始终也未能压倒赵国。最终赵国君臣不辱国体,风风光光地回到了赵国。那么秦昭襄王为什么不扣留赵国君臣呢?当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秦昭襄王约怀王在武关会面。怀王不听昭睢、屈原劝告,决定前往武关,结果被秦国扣留。秦昭襄王逼迫他割地保命,被仍肩负国家责任感的楚怀王严词拒绝。后来楚怀王忧郁成疾,命丧咸阳。此情此景,历历在目。秦昭襄王完全可以像扣留楚怀王一样,扣留赵惠文王,然后逼迫他割地求和。但是为何在渑池之会,秦昭襄王不故技重施呢?原因有三:第一:赵国有了楚怀王的前车之鉴,所以准备地十分充分。廉颇早已和赵惠文王约定,一旦有去无回,就立太子为国君,断了秦国的念想。其次在渑池周围,赵国早已部署了大批军队来防备秦国,因而秦国也不敢有什么举动。
第二:当年秦昭襄王扣留楚怀王,是因为他孤立无友,且楚国国力早已衰败。公元前312年,秦国张仪欺骗怀王要其以断绝齐国之交换取秦国割让六百里商于之地,怀王中计,与齐国断交后只得六里地。怀王恼怒不已,发兵进攻秦国,被魏章大破于丹阳,怀王再召集全国的部队,发动进攻,再惨败于蓝田,其后前311年秦国攻取召陵,三战皆败,韩魏趁机进攻楚国在中原的领土,楚国大国地位瓦解,从此走向没落。公元前299年,秦昭襄王见楚国江河日下,身边没有盟友,便在武关将楚怀王扣留。第三:赵国的军事力量十分强大。前面我们说过,赵惠文王的父亲—赵武灵王,他竟然制定计划要灭掉秦国。秦国自商鞅变法之后,国力日盛,打遍山东六国无敌手。赵武灵王为何会有灭掉秦国这个大胆的想法?实际上赵国也进行了变法,它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胡服骑射”。变法之后,赵国周围的游牧民族纷纷投靠,献上自己的武器、战马,甚至领土。赵国的军事力量暴涨,灭掉了国中之国—中山国,还向北方的匈奴出击,''攘地北至燕、代''。向西边林胡、楼烦用兵,到达云中。
而赵惠文王继承父业,接手了一个强大的赵国,手下战将如云,廉颇、赵奢等。赵国的军事实力足以做秦国的对手,而后来秦始皇灭赵国的过程,也是磕磕绊绊。其次渑池之会之前,秦昭襄王是想集中力量攻打楚国 ,为免除后顾之忧,避免两线作战,所以主动与赵国交好。所以渑池之会的秦昭襄王不想开罪赵国,以免赵国趁着自己进攻楚国,从而施行当年赵武灵王的策略,从云中、九原向南直奔秦都咸阳,灭掉秦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