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疫情期间,在老家整整宅了三个多月。这期间农村人也都大部分自觉的关门在家,不扎堆、不游走。但还是有个别农村老年人喜欢聚在一起聊天。有一次,我在疫情值勤中专门驱散他们,却遭到他们倔强的反驳:我们这些老家伙不怕死,能在这时死了还能少花钱、给后人少添负担。原来是在疫情期间村里的红白喜事一切从简,不接待宾客、不允许酒席招待。直到现在当地农村还在延续着这种规定,确实是煞住了大操大办的风气,这些农村老人逢人便说:总算能死得起了!
农村的红白喜事在农民生活中是一种负担在此以西北地区的丧事费用为例:(棺板老衣不算)去世之后首先布置灵堂,冰棺1000元、灵堂租赁800元、纸扎品1200元;吹鼓手(八掛五)3000元、礼宾先生(2人)1200元、饮食服务队2800~3500元、灵车租赁1500元;酒席采购(均)15000元、烟8000元、酒3000元。这些都是平均参数,一个丧事的开支基本在五万元左右。这还只是一般的家庭,家境好的还会提高烟酒档次、搭棚唱戏等就更无法估算了。
农村过事也都讲究攀比,那怕拉帐办事也怕丢了面子。这也就衍生了农村红白喜事租赁成为了暴利行业,没有那个事主在高兴或悲痛中去计较花钱的多少,一般都是要多少就给多少,当着亲朋好友的面也不好意思来讲价。
我们当地农村过事就香烟一项就是个大数目,一般的事香烟都要80条起步。香烟在过事中就是“派活单”,去喊一下某某,先给一包烟;去跑腿买个东西,先给一包烟,等等,总是总管派活没烟就请不动人。所有帮忙的,早上一包烟、晚上一包烟;一天三餐饭,不管男女,饭后每人一包烟,腿脚勤快的一个事收入三、四条烟,不太干活的也都有十几包烟,所以在我们那儿常年在家的农村人,抽烟从来都不掏钱的。
现在的农村红白喜事花钱不足万元,这样的规距很受大家欢迎农村的酒席虽说花样越来越多、鸡、鸭、鱼肉是样样俱全,但这些在农村已经不是啥稀罕东西,平时的伙食这些已经都吃腻了,酒席的肉食也最多是撑撑席面罢了。
农村人现在也注重养生,对于大鱼大肉也有所控制,不信你看,蔬菜类的清淡食品大家更受欢迎。所以,结合疫情特殊时期农村操办红白喜事的实际情况,我们当地自发形成了一种新风气,就是“酒席打包制”。
“早餐臊子面,午饭烩三鲜”,臊子面是陕西关中地区不论红白事必有的美食,大厨的厨艺集中在臊子面中体现。这席间的臊子面发展到现在的打包带走吃饭,到了饭点,各家各人自带碗筷来盛饭,盛完带走禁止原地逗留,三、五个人就能完成一顿饭工作,既能减少人工,也能给主家节约开支。
“烩三鲜”是道名菜,属“蓝田九大碗之一”,也是午饭酒席的“压轴菜”。清淡适中、物料丰富,是酒席桌上最受欢迎的一道菜,尽管满桌的大鱼大肉无人问津,但都会等到这道菜的上桌,不吃烩三鲜,仿佛没吃完。现在的烩三鲜也是打包带走,大厨们烩一大锅,自已来盛,想打多少就打多少,前题是不能浪费的。
现在当地农村红白喜事是两顿饭:早饭臊子面、午饭烩三鲜,即经济、又实惠,大家不但能吃好、还能减少花费,过事花费不足万元,对大家都有好处都有利,所以也就到现在一直沿用,谁也不会去有意打破这种风俗。
农村老人说:这样好!让后代少花钱,咱也死得起农村的老人前半辈子为儿女操劳,省吃俭用为孩子们立家,到老虽不能在经济上扶佐孩子,总害怕自已为他们添麻烦。这些出自农村老人口中的话语,听起来语粗,却真正道出了他们的辛酸。临老还在为孩子们着想,生怕在后事中花冤枉钱,这也暴露出农村孩子的经济压力及生活的不易,也是农村老人唯一能为孩子做到的最后努力。心寒啊!
武强县的“移动厨房”值得点赞,确实是一个深得民心的好举措,我们当地自发形成的风俗就是最好的证明。
结尾:疫情之后,衍生出农村红白事简办的风气,值得推广、保持,正好也与“节约粮食、反对浪费”的政策相吻合,也正好煞煞农村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的风气。弘扬社会正气、确保粮食安全,从农村做起、从你我做起,共同构建文明和谐的新农村。
我是“鹿塬农事”,生活在农村,愿与您共同探讨农村生活,欢迎关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