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老家的父老乡亲不懂乌鸦,我不怪他们。
中国文化史上,乌鸦是有一席之地的。唐以前,乌鸦在中国民俗文化中是有吉祥和预言作用的神鸟,有“乌鸦报喜,始有周兴”的传说,汉董仲舒在《春秋繁露·同类相动》中说:“周将兴时,有大赤乌衔谷之种而集王屋之上,武王喜,诸大夫皆喜。”古代史籍《淮南子》《左传》《史记》也均有名篇记载乌鸦。
唐以后,才有乌鸦主凶兆的学说出现,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称:“乌鸣地上无好音。”
撇开凶吉,儒家总喜欢说乌鸦“反哺慈亲”。即以野生动物形象来教化人们“孝”和“礼”,因此乌鸦的“孝鸟”形象几千年来一脉相传。《本草纲目·禽·慈鸟》中称:“此乌初生,母哺六十日,长则反哺六十日,可谓慈孝矣。”无疑,乌鸦是孝顺的典型,当他们的父母老去、无法觅食时,儿孙辈乌鸦不但会给长辈寻找食物,而且会把饭菜做得很可口。李密《陈情表》中就拿乌鸦深情眷眷地说事:“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在我国川藏地区,乌鸦被作为一种神鸟来崇拜,无论是发掘的吐蕃文献还是西南地区的“悬棺”和“天葬”习俗,均证明了这一点。武当山则把乌鸦奉为“灵鸦”,在山上建有乌鸦庙,“乌鸦接食”为武当八景之一。进山的游人都会随身携带一些食品,给乌鸦享用。
中国文化,一直给乌鸦以温暖的拥抱。
古文人墨客懂乌鸦的也不少。中国的古琴曲中,有一曲至今被弹唱的,叫《乌夜啼》。唐代诗人张籍写有《乌夜啼引》:“秦乌啼哑哑,夜啼长安吏人家。吏人得罪囚在狱,倾家卖产将自赎。少妇起听夜啼乌,知是官家有赦书。下床心喜不重寐,未明上堂贺舅姑。少妇语啼乌,汝啼慎勿虚,借汝庭树作高巢,年年不令伤尔雏。”
唐韦应物在《乌引雏》中吟道:“日出照东城,春乌鸦鸦雏和鸣。”宋张孝祥《菩萨蛮·冥濛秋夕溥清露》写道:“休劝玉东西,乌鸦枝上啼。”宋范成大《欲雪》曰:“乌鸦撩乱舞黄云,楼上飞花已唾人。”元马致远作品《天净沙·秋思》开篇便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对乌鸦,范成大老师写诗最多。所以,我要向范老师学习!
9.
在巴基斯坦看到乌鸦,我总是一处处、一家家、一个个地祝福他们,祝愿他们移民到巴基斯坦后,生活得幸福安康、儿孙满堂!
回想起故乡长辈们当年对乌鸦兄弟的伤害,我心里一遍遍地向侨居“巴铁”的乌鸦道歉,也真诚地向他们发出邀请,希望他们归国定居,精神抖擞地参与到湖南、岳阳、湘阴的“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的活动中来,为家乡、为洞庭湖畔的美丽乡村振兴建功立业。
久违的喜鹊,也回来了。远在“巴铁”的乌鸦兄弟,你也该归国了!
要么你先派一支先遣队回乡考察考察?我相信,家乡一定会欢迎你这位知名的寓外乡友衣锦回乡。我作为一个同乡老记者,一定会屁颠屁颠地报道好你们回乡的喜讯。
(姚 毅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