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和匽常常用作地名。河南省南阳市地处南阳盆地,古代南阳市称宛市。河南省偃师市地处伊洛盆地,《后汉书·地理志》作“匽师”。匽是盆地的意思,师是都邑京师的意思。洛阳也曾称洛师。《汉书·地理志》说:“偃师,尸乡,殷汤所都,莽曰师城。”尸乡为偃师所辖,商汤是商朝开国之君,曾在偃师县的尸乡建都,王莽改制称偃师为师城。伊洛盆地曾是十三朝古都所在地,其中包括偃师和洛阳两个历史文化名城。商朝前期偃师不仅是国家的首都,也是伊洛盆地的核心城市。
今天的北京市就在盆地之上。北京周围的燕山山脉有怀密、延庆、涿鹿等数不清的大小盆地,北京市的密云水库就建在怀密盆地之上。宛平是北京的别名,历史上北京曾设有宛平县,抗战时宛平公署设在北京的拱极城,拱极城又叫宛平城,宛平城的西门正对卢沟桥。这里是中国人民熟悉的地方,伟大的抗日战争就在那里爆发。
北京市地形图(图片来源:耿诺2016-11-09)
北京像伊洛盆地一样,是天府之国。《周易》坎卦说:“天险不可升也,地险山川丘陵也,王公设险以守其国。”意思是,自然险阻,是山川丘陵。天子和诸侯将国都选在险要地方,为了便于防守。这里特别指出,所谓的“国”,并非疆域,而是国都。《逸周书·度邑》中有“宛瞻于伊洛,无远天室。”“度邑”是如何选择都城的意思。“宛瞻于伊洛”即瞻宛于伊洛,观察伊洛盆地。《史记》“宛”作“粤”,“粤”通“盂”,和“宛”的意义是一致的。“粤”从亏,“亏”即“于”。《说文解字·皿部》中的“盂”作“
”,“于”即作“亏”。“天室”即天府之国。北京与洛阳有许多相似之处。《明统一志》说:“京师古幽蓟之地,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形胜甲于天下,诚所谓天府之国也。”
《史记·周本纪》说:“(周武王)营周居于洛邑而后去。纵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虚;偃干戈,振兵释旅:示天下不复用也。”意思是,周武王修建王城洛邑后离去。并说:“可以在华山的南面和华山西面桃林丘陵地区放马放牛,可以让干戈入库,遣散军队:表示这些东西以后都用不着了。”说的是伊洛盆地地理位置重要,也表示战争已经结束了。﹝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说:“(偃师县)武王伐纣,于筑城,息偃戎师,因以名焉。”意思是,周武王伐纣以后,在此筑城,让干戈入库,遣散军队,所以叫偃师。虽然偃师与洛邑同属一个盆地,但二者是两个地方,洛邑在偃师西,今洛阳市老城区和西工区东半部一带。
图片来源:赛百浪子2018-12-21
燕京为北方重镇
司马迁将周朝时的燕国称北燕,或许为了与南燕相区分。南燕国属兖州,姞(jí,读吉)姓,黄帝后裔,西汉时东郡有南燕县,《史记》无世家。燕字替换了匽字是为了强调燕国在北方。燕国的领地称为幽州,《尔雅•释地》说:“燕曰幽州。”幽州大体在今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北部以及东北一些地区。幽州是舜帝时十二州之一。据《尚书•禹贡》记载,大禹治理天下的时候,将天下由原来的十二州合并为九州,这九州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和雍州。其中北方之州为冀州,幽州并入了冀州之中。据《尔雅•释地》记载,周朝对九州进行了调整,调整后的九州是冀州、豫州、雍州、荆州、杨(扬)州、兖州、徐州、幽州和营州。周朝恢复了幽州,梁州并入了雍州,青州改成了营州。周朝对九州的调整,应当与西周初年的形势有关。据《燕召公世家》记载:“其在周成王时,召公为三公。自陕以西,召公主之;自陕以东,周公主之。”自陕以西,正是夏朝的梁州和雍州之合。陕是豫、梁、雍、冀四州的交界地,大体上在今河南省陕县。《史记·周本纪》记载,周武王平定天下以后,“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尚父就是齐太公,齐国的开国之君。《释地》说:“齐曰营州。”营州即夏朝时的青州。﹝晋﹞郭璞关于营州注说:“自岱东至海。”《尚书·禹贡》说:“海岱惟青州。”说的是同一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