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死狗烹出自哪个典故,兔死狗烹鸟尽弓藏有哪些典故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12 02:19:17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大家好,我是古月,欢迎来到电影故事汇。

咱们有一个成语,叫做兔死狗烹。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司马迁的史记,意思就是说兔子死了,那抓兔子的狗呢,就该被猎人给煮了吃了。更深的含义就是说,在取得斗争的胜利之后,统治者往往会除掉曾经替自己鞍前马后效力的功臣。

这种事情在咱们中国的历史上还真是有很多。其实,即便是现在,在某些企业或者是团体中,当竞争对手被打败之后,领导们清洗功臣的现象也很常见,那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呢?什么样的领导最容易清洗下属呢?什么样的下属又最容易被领导们清洗呢。

刘邦为什要*光跟他一起奋斗过的穷哥们?朱元璋为什么要*光帮他打天下的好兄弟呢?这些搞过大规模清洗的领导,究竟有哪些相似之处呢?如果你有一个类似的领导,要怎样才能逃过被清洗的命运呢?今天我就跟您聊聊兔死狗烹的背后的故事。

兔死狗烹出自哪个典故,兔死狗烹鸟尽弓藏有哪些典故(1)

在中国的历史上,大多数改朝换代都是经过了艰苦的斗争才得以实现的。然而,在取得了政权之后,总有一些斗争过程中的有功之臣,会遭到被领导清洗的厄运。当然了,绝大多数情况下,大部分人还是能够和领导一起安享斗争的胜利果实的,不过也有例外。在历史上就曾经有过两次在取得斗争胜利之后,大规模清洗功臣的现象。那么,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现象呢?这里面恐怕和领导自身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咱们先说说第一次,那是在公元前的202年西汉王朝建立。在统一的战争中,刘邦为了安定全国的局势,曾经册封了一批的异姓王。说白了,也就是那些很有威望,也很有贡献,但是和刘家没有任何亲戚关系的王爷。然而,从刘邦正式称帝的那一刻起,刘邦就开始着手清理这些为他做过卓越贡献的有功之臣了。

兔死狗烹出自哪个典故,兔死狗烹鸟尽弓藏有哪些典故(2)

刘邦为什么要清洗这些有功之臣呢?这其实是和刘邦的出身有很大关系的。您别看刘邦当了皇帝以后耀武扬威的,在他在起兵之前,只不过就是沛郡当地的一个小混混,平日里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也没受过什么教育,文化水平也不高。虽然刘邦很会用人,但是在才学方面,相比那些后来在他手下效力的功臣们,那比人家落后了不是一星半点啊。您想啊,这么一个没文化的领导,整天面对着一群才能过人的下属要说没有一点自卑,那是不可能的了。当然了,在统一天下之前,刘邦是要指着这帮人替自己卖命的,自然时时刻刻的要表现出一种亲近的态度。可是,当天下统一之后,这些能人们的使用寿命也就到头了。

第一个倒霉的是谁呢?燕王臧荼,他被刘邦*掉的原因现在看起来还是有点可笑的。那是在汉朝统一全国之后,刘邦对之前项羽部下的将领们采取了严厉的惩罚措施。这臧荼原本也是从项羽阵营倒戈过来的,眼看着从前的同僚们,一个个都倒了霉,臧荼自己也变得忧心忡忡。这家伙思前想后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要想不被刘邦反攻倒算,那只能造反了。抛开实力的差距不说,您要想造反一开始总得低调吧,努力做一些准备工作对不对。可是这臧荼却正相反,他除了不停的告诉周围的人们说我要造反,起兵推翻汉朝统治。除了这说话以外,没有做任何的准备工作。现在看起来,也许这臧荼根本就没有造反的野心,顶多也就是迫于局势的压力,表现得有些神经质罢了。

可是刘邦可不管你是不是神经制,他正愁没借口清洗你呢。听说臧荼要造反,立刻决定先拿他开刀。刘邦亲自带领着军队前去讨伐。从开始军队动员到平定叛乱,前后只用了短短的两个月的时间,而臧荼呢,也获得了被刘邦清洗的功臣中第一人的头衔。在臧荼被清洗之后,刘邦又先后解决掉了帮助自己打下江山的众多功臣,其中包括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燕王臧荼、韩王信等人。当然了,一开始刘邦清洗的对象仅限于和自己没有亲戚关系的异姓诸王。可是这种清洗功臣的行为一旦开始,那就很难再收手了。而且清洗的范围也一定会慢慢的扩大。

到后来,甚至连那些和自己有亲戚关系的文臣武将,也开始进入到了被清洗的名单。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大将樊哙了。要说这樊哙和刘邦的关系,那真不是一般的亲戚,他们俩是同乡好友,当年刘邦还在家乡当混混的时候,樊哙就已经是他的小弟了。您还记得鸿门宴吗,在鸿门宴上,是樊哙直闯了项羽的大营,救了刘邦的性命啊。后来呢,樊哙还娶了吕后的妹妹,这关系就更近一层了。可是即便如此亲近的关系,樊哙仍然没有逃过被清洗的命运。

那是在公元前195年,樊哙率领军队在前线平叛,就在这个时候刘邦听信了谗言,怀疑樊哙阴谋造反,于是他派遣陈平带着诏书进入前线军营,不动声色的把樊哙给活捉了,樊哙就这样被绳捆索绑的押回到了京城,幸好樊哙的命大,押送他的队伍还没赶到京城,刘邦自己就因病一命呜呼了。而随后控制朝中的吕后呢,立刻就把这个妹夫给释放,也同时恢复了他的爵位,这才使这位功勋大将得到了一个善终。

虽然刘邦在政权稳固之后,屠*了一批有功之臣,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功臣都落了一个死于非命的下场。有的人就比较有自知之明,在功成名就之后,毅然选择了明哲保身,不介入朝廷政治,从而得到了一个安详晚年的好结局。这个人是谁呢?这个人就是刘邦手下第一流的谋士张良。

张良和韩信、萧何被称为汉初三杰,不过比起那个韩信呢,张良算是对世事看得太透彻的人了。他深知刘邦这个人和春秋时期的越王勾践一样,只能共患难,不能同安乐,所以在汉朝建立之后,张良便借口自己的身体不好隐退深山,专心修道,不再过问朝廷中的一切事物。幸亏张良有这种态度,否则以张良张子房的才学和见识,刘邦是绝不可能留一个自然死亡的结局给他的。

说完了刘邦,我们再来说说朱元璋,朱元璋的出身比刘邦还要低,胜利之后,对有功之臣的清洗比刘邦还要残酷,那么是什么引发了他对自己的战友的极度不信任呢?在朱氏恐怖的高潮期,又有谁得以在这场大屠*中幸免于难呢?

朱元璋和刘邦有许多相似的地方,都是贫苦出身,没有念过什么书,受教育的程度也都比较低。不过相比之下,朱元璋的命运更要坎坷一些。刘邦在造反之前,好赖还有一个民兵队长的差事干着,这朱元璋可就不行了,造反之前,他的主要职业是和尚,具体工作是要饭,不过要论起个人才能,朱元璋还是要略胜刘邦一筹的,毕竟刘邦只是和项羽两个人争夺天下,可朱元璋不一样,同他一起起义抗元的包括了陈友谅和张士诚等一大批的枭雄,这还不算雄踞北方的蒙古铁骑,而朱元璋能在群雄之中脱颖而出,吸引一批能人辅佐,可见这个人呢,应该说还是有些本事的。不过等到战争胜利了,大家该坐下来分享胜利果实的时候,朱元璋翻脸不认人了,他这翻脸*人的本领也比刘邦厉害多了。

兔死狗烹出自哪个典故,兔死狗烹鸟尽弓藏有哪些典故(3)

他先是在朝廷中培养对立的势力,借力打力,除掉了明朝开国的第一功臣丞相李善长。之后呢,又把帮助他除掉李善长的胡惟庸满门抄斩。再后来被他*掉的功臣名单上包括了刘琏、李文忠、蓝玉、王弼、冯胜、傅友德,这其中不乏百战的名将,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在战场上九死一生,为明朝立下了赫赫的战功啊,不过这都没用了。到了朱元璋这啊,只要他看你不爽,那是砍掉你的脑袋没商量。如果说刘邦*人多少还是避讳了自家亲戚的话,朱元璋可绝不留这个情面,只要是他决定处死的人,不论是亲戚还是同乡,绝不留一丝情面。您比如说像李善长、王弼和傅友德吧,这都是和朱元璋有着儿女亲家关系,他甚至向李文忠,那就是朱元璋的亲外甥。不过,不管是什么样的亲戚关系,只要是朱元璋对你起了疑心,下场那都是一样的。可为什么朱元璋稍有疑心,就要对有功之臣痛下*手呢?这一切都和很久以前的一次谋反有关。

话说是在1365年,朱元璋得到了一个消息,说镇守南昌的守将朱文正私下与当时正和朱元璋对峙的张士诚勾结图谋造反,为什么朱文正要造反呢?因为他觉得他在朱元璋的手下,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两年前,朱元璋的死对头陈友谅率领六十万大军,发动了对朱元璋的战争,这支军队进攻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当时的南昌城,而南昌城的守将恰好就是朱文正,要说着朱文正也是一个军事天才,他凭借手中仅有的一万兵力和南昌城坚固的城池,愣是把陈友谅阻击了一个多月,为朱元璋进行兵力部署,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在朱元璋消灭陈友谅之后,开始论功行赏,按说朱文正绝对是第一功臣,因为没有他的死守,就换不来最后的胜利。所以啊,朱元璋先问朱文正有什么要求,要封什么官儿,这朱文正颇有一些大将风度,对朱元璋说,你先封别人吧,我对这些没什么兴趣。朱元璋听了大喜过望,觉得朱文正还真是个人才,识大体顾大局。于是还真就把好的位置封给了别人,仍旧让朱文正来守江西。

朱元璋不知道朱文正就是跟他客气客气,就如同这个拍卖行里的叫价,他是等着朱元璋提高价钱,挽留他一下,他没想到朱元璋居然不抬价,就直接敲了榔头了。朱文正当时觉得非常郁闷,当他的郁闷和不满达到顶点的时候,也就促成了他这次不成功的谋反。当然了,如果只是谋反,也不至于造成朱元璋后来如此多疑的性格,之所以会有后来的结果,那是因为朱元璋和朱文正除了上下级的关系之外,还有一层更近的关系。朱文正是朱元璋的亲侄子。所以说朱元璋后来的多疑也是有情可原的,你想连最信任的亲侄子都背叛了自己,那还有什么人可以无条件的相信呢?战争年代,需要这些手下人替自己浴血奋,那此人怎么好听怎么说了。可等到了和平年代,这些战场上的天才失去用武之地了,一旦在行为上,稍有不减点,被朱元璋抓住了把柄,抄家灭祖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没文化的领导容易清洗有功之臣,那如果领导受教育程度比较高,功臣们的命运又会怎样呢?

其实清洗功臣这事,跟领导的文化水平没有什么必然的关系。只不过对于那些受过良好的教育出身士族的领导而言呢,他们往往会采取比较温和的态度,用温和的方式,来解除功臣们对自己的威胁。比如说著名的杯酒释兵权。赵匡胤出身于士大夫阶层,从小就好念书,当皇帝以前人家已经是后周的节度使,等他当上皇帝以后,他也感到手下的这群功臣各个拥有重兵,这要是哪一个心怀鬼胎造起反来,自己实在是受不了。如果能把他们稍微清除一下,那自己肯定是省心不少。不过,赵匡胤毕竟是高级知识分子,如果简单粗暴的发动一场大规模的屠*,一方面自己于心不忍,另一方面呢,也容易寒了兄弟们的心。所以呀,他就直接摆下了一桌酒席,把这些功臣们全部都请来,在装模作样的演了一出戏,痛哭流涕了一场。目的呢,无非就是劝这些帮自己打天下的小兄弟们,自己主动交出兵权,退休回家。当然了,这出宴会的背后,肯定还是包含着潜台词的,那就是我先给你们一个机会,自己选择主动离开,如果有谁不识趣,赖在这不走呢,那我就不客气了。

兔死狗烹出自哪个典故,兔死狗烹鸟尽弓藏有哪些典故(4)

除了赵匡胤之外,像隋文帝杨坚、唐太宗李世民和清朝的顺治皇帝,这些有文化的开国君主,在当权之后,除去个别臣子不识好歹居功自傲,被领导处理的之外,并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清洗功臣的现象。其实说到底啊,所谓的兔死狗烹清洗功臣,最终指向的东西只有一个,那就是权力。对于皇帝来说,他手中至高无上的权力那是他的一切,谁如果胆敢觊觎他的权利,那下场只有死路一条。对于那些帮助皇帝开创江山的功臣而言,每一个人都在国家的建立过程中,立下过汗马功劳。这种功劳,很容易被利用作为和皇帝谈判的筹码,而皇帝可以赏赐给功臣的,只有官爵和财富。至于手中的权利,那是绝对不可以与他人分享的,其中那些出身比较好的受过教育的君主呢,他们往往比较自信,所以对属下的分权行为容忍度相对会比较大,不到万不得已呢,是不会剥夺下属的生命的;而对于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君主而言,曾经的苦难生活造成了某些深层次的自卑心理。所以一旦登上宝座,对于任何瓜分权力的企图,都会非常的警觉,也就往往容易造成功臣大规模遭屠*的悲剧。

中国历史上这些兔死狗烹的故事,多少能对我们这些职场中人有一些启示吧。当你的领导在才干方面不如你的话,那么在取得工作成果的同时,您一定得像张良先生学习学习啊。时时刻刻保持低调的态度,避免发生功高震主的事儿,从而呢,也就能够避免遭到清洗的厄运了。当然了,如果你的领导才干过人,那么适当的张扬,也有利于你在职场中的发展。归根到底还是那句话要懂得审时夺势。

喜欢记得给个关注,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我们下期再见。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