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扬导读】孔子,中国古代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据记载,《春秋》为孔子所作。那么,《春秋》是一本什么样的书?“春秋笔法”又是什么?来分享此文的介绍。
看更多文章,请点击“关注”按钮。
孔子,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
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贤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被尊为儒教始祖(非儒学),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孔子祭祀也一度成为和上帝、和国家的祖宗神同等级别的"大祀"。
孔子开创儒家之风,仁学派创始人,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和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区有深远的影响。 他的哲学思想提倡"仁义","礼乐","德治教化",以及"均以民为体"。儒学思想渗入中国人的生活,文化领域中,同时与影响了世界上其它地区的一大部分人近两千年。
《春秋》《春秋》是我国现存第一部编年体的史书。其记事年代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起,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为止,一共二百四十二年。《春秋》经过孔子编辑、修订,被后人尊为《春秋经》。
《春秋》有三种,即《左传》、《公羊传》和《毂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春秋》原是各国国史的通名,如《国语·晋语七》说:"羊舌肸习于《春秋》",意思就是羊舌肸(又叫叔向)这个人,熟悉各国史书。《楚语上》也说:"教之《春秋》",就是说,对太子,用史书教授他。《墨子·明鬼篇》有"周之《春秋》"、"燕之《春秋》"、"宋之《春秋》"、"齐之《春秋》",就是指周朝、燕、宋、齐诸国都有史书,墨子曾读过。
《春秋》又是鲁国史书的专名。各国史书有专名的,如晋国史书叫《乘》,楚国史书叫《梼杌》(见《孟子·离娄下》)。鲁国史书专名《春秋》,所以《左传·昭公二年》叙述晋平公派遣韩宣子(起)出使鲁国,看到《易》《象》和《鲁春秋》。不过韩起所看到的《鲁春秋》,一定是从周公姬旦叙起,才能说:"吾乃今知周公之德与周之所以王也。"而现存的《春秋》,才从鲁隐公叙起。隐公父亲惠公以上的鲁国历史原始记载已经完全亡佚。
《春秋》一书,按照年、月、日编排事,以春秋代表四时,开创了编年体的先河。在每一季的开始,一般要写"春"到"秋"四季的季节。但古人重视春季和秋季,因此把国史记载叫做《春秋》,这可能是"春秋"作为史书名的来由。
现存《春秋》,从鲁隐公记述到鲁哀公,历十二代君主,计二百四十四年(依《公羊传》和《谷梁传》载至哀公十四年止,为二百四十二年,《左传》多二年),它基本上是鲁国史书的原文。
相传《春秋》之书出于孔子之手,旧时有"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之说。对于孔子作《春秋》一事,《孟子》、《史记》、《汉书》均有记载。孔子以《春秋》为六艺之一而教弟子,鲜明地体现了孔子的思想倾向,表明春秋确系孔子政治理想的寄托。
但后世亦有不同说法,清人袁谷芳《春秋书法论》说:《春秋》者,鲁史也。鲁史氏书之,孔子录而藏之,以传信于后世者也。石韫玉《独学庐初稿·春秋论》也说:《春秋》者,鲁史之旧文也。《春秋》共十二公之事,历二百四十年之久,秉笔而书者必更数十人。此数十人者,家自为师,人自为学,则其书法,岂能尽同。
春秋筆法。所谓"春秋笔法",也叫"春秋书法"或"微言大义",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历史叙述方法和技巧,是孔子创造的一种曲折委婉的文章写法,即在文章的记叙之中巧妙地表现出作者的思想倾向,而不是通过议论性文辞表达出来。经学家们认为《春秋》一书每用一字,必寓褒贬,因此把行文曲折但是暗含褒贬的文字称作“春秋笔法”。春秋笔法,是孔子首创的描述写法,现多称文章用笔曲折而意含褒贬的写作手法。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弟子们听孔子授讲《春秋》时,孔子说:“后代了解我凭的是这部《春秋》,而怪罪我也凭的是这部《春秋》。”这是因为,史家讲求秉笔直书,但孔子却利用不太明显的字眼等隐讳的写法,暗暗将自己的主观看法加入其中,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
经典例子:
春秋笔法运用中较知名的诸如三个表示*的动词:*、弑、诛,其实各有深层含义。*指无罪而*,弑指以下犯上,诛则指有罪、有理而*。
《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八》中魏惠王问关于周武王讨伐商纣之事:“臣弑其君可乎?”指武王是以臣子身份起兵推翻*死了纣王。孟子回答:损害仁义之人,只不过是个“一夫”(即无道寡助的匹夫、独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我只知道诛*了一个叫纣的有罪之人,却没有听说过这是以下犯上的弑君。)
还有一个典型例子:
据《春秋》载,僖公二十八年,”天王狩于河阳,壬申,公朝于王所”。从字面上理解,周襄王到晋国的河阳狩猎,晋文公立即赶往河阳周王的行宫晋谒,似乎意在展现周王天子君临天下,诸侯臣民顶礼膜拜的画面。其实不然。晋文公召请周襄王前来,并且带领诸侯朝见他,又让周襄王打猎。孔子说:"以臣下而召请君主,是不能作为榜样的。"所以《春秋》记载说"天王狩于河阳",天下本都是周王朝的地方,而这里却不是周襄王的地方了,而且是为了表明晋国的功德而避讳的说法。
历史上,左丘明发微探幽,最先对这种笔法作了精当的概括:"《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非贤人谁能修之?这段话的意思是,《春秋》的记述,用词细密而意思显明,记载史实而含蓄深远,婉转而顺理成章,穷尽而无所歪曲,警诫邪恶而褒奖善良。如果不是圣人谁能够编写?
由于孔子编写《春秋》,在记述历史时,暗含褒贬,行文中虽然不直接阐述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但是却通过细节描写,修辞手法(例如词汇的选取)和材料的筛选,委婉而微妙地表达作者主观看法。后世作者为了阐述孔子的思想,撰写了专门的著作以解释《春秋》的内在涵义,特别是其中涉及礼的一些细节。如"武公怒而戮之,曰:"胡,兄弟之国也。子言伐之何也",既然已经*掉了他(关其思),就没必要再用对人的谦称--"子"了。
孔子的“春秋笔法”,在今天,尤其适用公文写作。“为了既能保持公文庄重平实的文体风格,又能体现发文机关鲜明的态度,在隐蔽叙事的文本形式下发出公开叙事的声音,运用’春秋笔法’是最好的解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