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写菊花的诗,菊花的古诗30首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12 09:17:19

菊花是我国传统的名花,与梅花、兰花、竹被称为“花中四君子”。菊花象征着正直不屈、吉祥长寿、高雅纯洁等,菊花具有顽强的品性,经历风霜,高风亮节;菊花隽美多姿,然不以娇艳姿色取媚,却以素雅坚贞取胜,盛开在百花凋零之后。菊花在深秋不畏秋寒开放,国人赋予它高尚坚强的情操。

菊花作为傲霜之花,一直为诗人所偏爱,古人尤爱以菊名志,坚贞不屈,东晋陶洲明就以爱菊闻名。尤其他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千百年来脍炙人口,更抬高了菊花的“身价”。自古不少诗人就喜欢以菊花为题材作诗,现摘取九首描写菊花艺术水平高超的诗词,看看它们的诗眼在哪里?

唐诗三百首写菊花的诗,菊花的古诗30首(1)

第一首诗:魏晋陶渊明《饮酒·其七》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秋天的菊花颜色美好,采摘下沾着露水的菊花。把菊花泡在酒中,使我避俗之情更深浓。一挥而尽杯中酒,再执酒壶注杯中。日落之后各类生物都已歇息,归鸟向林欢快鸣。纵情欢歌东窗下,姑且逍遥度此生。

这首诗主要写赏菊与饮酒,诗人完全沉醉其中,忘却了尘世,摆脱了忧愁,逍遥闲适,自得其乐。此诗写对菊饮酒的悠然自得,实际蕴藏着深沉的感伤。

这首诗的诗眼是“佳”字,“秋菊有佳色”,亦是对菊的倾心赞美。“有佳色”三字极朴素,一个“佳”字还暗点出众芳凋零,惟菊有傲霜之色,如果换成其他秾丽字眼,比如“丽”、“粲”、“绚”之类,反倒恶俗不堪。并非虚誉“裛露掇其英”,带露摘花,色香俱佳。采菊是为了服食,菊可延年益寿。故服食菊花不仅在强身,还有志趣高洁的喻意,而通篇之高远寓意,亦皆由菊引发。

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427年),字元亮,晚年更名潜,字渊明。别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末到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是江西首位文学巨匠。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唐诗三百首写菊花的诗,菊花的古诗30首(2)

第二首诗:唐代元稹《菊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一丛一丛的秋菊环绕着房屋好似到了陶渊明的家;绕着篱笆观赏菊花,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快落山了。不是因为百花中偏爱菊花,只是因为菊花开过之后再无花可赏。

这是元稹的一首赏菊之作,约于贞元十八年(802)作于长安。这首诗从咏菊这一平常题材,发掘出不平常的诗意,给人以新的启发,显得新颖自然,不落俗套。有景、有情、有联想,活脱脱地勾勒出一幅诗人在秋日傍晚漫步菊丛,赏花吟诗而乐不思返的画面。用语淡雅朴素,笔法巧妙,跌宕有致,增强了这首诗的艺术感染力。

这首诗的诗眼是“绕”字,“秋丛绕舍似陶家”的“绕”字写屋外所种菊花之多,给人以环境幽雅,如陶渊明家之感。“遍绕篱边日渐斜”中的“绕”字写赏菊兴致之浓,表现了诗人赏菊时悠闲的情态。可见诗人赏菊入迷,流连忘返,心情愉悦。

作者简介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唐诗三百首写菊花的诗,菊花的古诗30首(3)

第三首诗:明代唐寅《菊花》

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

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

老旧园子里的小路旁已经长出了幽幽的花丛,一夜之间白霜从天空坠下落在花上。有多少远在他方为客的未归人啊,只能借着篱笆看看秋天的景色。

这是一首托物寄兴的诗,清新淡雅,且浅近直白。写出了菊花高傲的品质,不铺排张扬,但是却内涵丰沛,在单淡然中凸现其品质。诗人借菊花以自比,在诗词中属于香草美人笔法。

这首诗的诗眼是“借”字,“尽借篱落看秋风”。沦落天涯的文人*客从篱笆里面的开放的秋菊中,看尽了浓浓衰飒的秋意,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自陶渊明以来,菊花就是隐士、高洁的象征,诗人就是借菊花表现自己的高洁品格。

作者简介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汉族,南直隶苏州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

唐诗三百首写菊花的诗,菊花的古诗30首(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