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联想到发生在晏殊身上的一件趣事。
晏殊一生虽有升迁贬谪,但起伏不太大,多数时间在朝为官,一度升上宰相。
有一段时间,天下没发生什么大事,朝廷允许百官各选胜景宴饮游玩,于是,朝中大臣士大夫纷纷邀朋请友饮宴聚会,莺歌燕舞,以致首都的茶楼酒馆几乎家家门庭若市。
晏殊是个清官,生活一向俭朴,没钱呼朋唤友游玩宴饮,只好在家给兄弟们讲习诗书。有一天,皇帝想给太子找讲官,就钦点晏殊。经办大臣不知究里,就向皇上打听,皇上告诉他说:“听说大臣们都在嬉游宴饮,日夜沉醉,而晏殊却一直在家闭门读书教习,这种谨慎厚道的人,最适合教太子读书了。”晏殊到任后,皇帝告知任命的原因,晏殊实话实说“我不是不喜欢宴游玩乐,只因家里太穷了,没有钱出去玩。”皇上看他诚实,更为器重他。后来在仁宗登基后,他官升至宰相。
把这件事与上述这首词联系起来看,晏殊德才兼备,政声不错,没遭遇太多太大的坎坷,写这首词时的心情是轻松愉悦的,没有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落魄心境,没有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切肤之痛,但他写春景写少女的青春美和纯净美,意在感春伤春后以至惜春,无计留春住,只好借助笔墨,满纸皆春色,把这大好的春天里的所见所闻写入词中,传诸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