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积累文言实词、虚词,理解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品味理解,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及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学习重点:目标1、目标3
学习难点:目标2
一、创设情境,故事导入。
有一个经典故事道理十分深刻,说的是有一只青蛙第一次不小心掉在了一口正煮着水的锅里,恰好水已经开了,青蛙吓坏了,使劲一跳,逃离了险境;第二次,青蛙又犯了同样的错误,又掉进了那口锅中,同样的锅里也在煮着水,不同的是,这次水还没有煮开,青蛙觉得还挺舒服:这个热水澡洗得好呀!结果呢?——青蛙熟了!也就是说,青蛙在开水里逃生,在温水中死亡。这是什么原因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从古人的经典中寻找答案吧。(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展示生字词,共同识记。
舜(shùn) 孙叔敖(áo) 畎(quǎn)亩 傅说(yuè)
鬲(gé) 奚(xī) 法家拂(bì)士
2、诵读课文,加深理解。
(1)一生读,师指出不足。(引导划分节奏)
(2)师范读,学生听读。
(3)生齐读。
节奏提示: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师介绍翻译文言文的方法.
明确:留——保留原有的专有名词
删——删除一些语气词
换——将单音节实词替换为双音节词语
补——添加出容易省略的主语、介词或宾语
调——倒换原句颠倒的语序
3、小组比赛:学习重点字词。(逐字逐句逐段过)
三、引导探究,总结方法。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本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3、文章是如何一步一步论证观点的?
师引导分析:首先列举6位名人事例,接着说明人才必先经过一番磨练,然后从正面论述个人身处逆境需努力奋发,从反面论述国家无忧患意识易灭亡。最后,得出结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四、拓展探究,知识扩充。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提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经过艰苦的磨练。请根据查找的资料,补充一些例子,说说你的看法。
1、(生自由发言,师给与鼓励)
2、点拨明确:
(1)司马迁:受宫刑而作《史记》。
(2)爱迪生:爱迪生小时候一边卖报一边作化学试验。有一次,不慎在火车上引起了火,被车长打聋了一只耳朵。由于他的刻苦努力,终于成为举世闻名的发明家。
(3)曹雪芹:举家食粥而写出了不朽的《红楼梦》。
(4)贝多芬:即使在双耳失聪的情况下,仍然坚持音乐创作。
五、引导小结,德育教育。
学习完这一课,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学生陈述观点,进行总结,教师引导鼓励。
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不能沉溺于安逸舒适的环境当中,要有忧患意识,一旦遇到困难挫折,要善于思考,付诸行动,改变现状,这样才能有所作为。
六、课外积累,打好基础。
没有伟大的意志力,就没有雄才大略—巴尔扎克
1、困难越大,战胜困难就越荣耀——莫里哀
2、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3、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4、人无远虑,必在近忧。——(论语)
5、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6、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唐 魏征)
七、布置作业,积累巩固。
A:练习册课外文言文。
B:课后题第2题、第4题。
C:文中重点实词及通假字。
板书设计:
首先:列举6位名人事例。
接着:说明人才必先经过一番磨练。
生于忧患 然后:从正面论述个人身处逆境需奋发努力。
死于安乐 从反面论述国家无忧患易灭亡。
最后:得出结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