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初中生活规划作文,我的初中生活规划作文1000字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13 16:16:58

更多教育信息请关注【小石头教育】

刚刚开始学习生涯的初中生是不是对自己很是松懈呢,其实,从步入初中开始,对于中考的准备就已经开始了。希望小编以下的文章能带给你一些启发。

我的初中生活规划作文,我的初中生活规划作文1000字(1)

初中并非从9月开始,而是从小升初确定中学那一刻已经开始了,如果想三年后通过中考考入理想的高中,就必须趁早做一个合理的规划。初一打好坚实的基础,初二迎难而上克服难点,为初三冲刺做好充分的准备。

某中考状元曾说:“我把初一初二都当做初三过,所以到了初三我成绩非常稳定”,所以要想中考夺魁——请从初一开始!

初一:适应节奏 做好积累

小学生进入初中首先遇到的问题是不会听讲、不会记笔记,会的做不对。

小学知识比较简单,偶尔听一耳朵就能明白,没养成听讲和记笔记的习惯。中学知识相对连贯性和逻辑性更强,一个点没听明白,另外一个点接不上,导致不会做题。所以小学时候家长可以有意识进行听力和坐功练习,比如听完一个故事后让孩子进行复述,学习钢琴和其他乐器,并不是要成为音乐家,让孩子得坐得住,静下心来。

小学时候有意识可以培养孩子做笔记的习惯,我看很多家长小升初时候帮助孩子记笔记,我认为这需要对孩子进行锻炼。记笔记记多了,慢慢就知道该记什么,不该记什么。

最重要的两件事情,一个是改变思维习惯,一个是做好文科知识的积累。改变思维习惯,中学和小学最大的区别,在于理科中以字母为主,而小学生总是把字母当成一个具体的整数去思考,举特例不考虑一般情况。无法将数的范围从自然数扩展到有理数和实数,需要很长时间去改变这种思维习惯。

文科知识的积累在初一做好也很关键,初一理科学习任务相对较轻,思维量不大。需要做好语文与英语的词汇和阅读的积累,想总成绩拨尖靠的是各科均衡,不可能一科、两科打天下。尤其是小学很多很聪明的小男生,语文和英语是弱项,到初三想短时间补上来难度相当大,记忆量太大,不可能牢固和扎实。再加上物理和化学难度的增加,初三只能疲于应付,很容易失去斗志。初一时间比较充裕,做点文科知识储备工作很有必要。

家长做什么:督促认真完成作业,检查课堂笔记的整理情况,及时改正不良学习习惯。

我的初中生活规划作文,我的初中生活规划作文1000字(2)

初二:积累并提炼学习方法

文科积累需要日积月累,长期坚持很重要,英语尤其是阅读量三年需要达到15万字。学习有余力的可以考虑初二开始阅读初三的文章,初三能阅读高一、高二的文章那样中考是游刃有余了。

语文课外阅读的积累也很重要,多读多写多背是家常便饭。当阅读和写作成为一种习惯的时候,就好办了。兴趣和爱好是需要时间来积累和培养的。

理科数学的知识难度开始增大,物理开始学习。要让随时思考成为一种习惯,更重要!!!

数学从知识点上来说60%的知识点在初二完成,需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作保障,难题是需要从基础知识入手寻找突破点。初一、初二重视基础知识的理解很重要。提高对基础知识的理解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1)做一定量的基础知识题目,理解定理、定义和性质的含义;

(2)通过做难题对知识点内涵深入理解,反过来再去重新审视基础知识,能建立起知识点的数学模型;

(3)通过做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一题多变对知识点深入和透彻的理解,达到一个能灵活和综合应用的高度。

理科学习需要学会质疑和归纳总结,在思辨中提高自己的能力!!!能力储备很重要。最高境界是把学会的思想和方法迁移到其他知识点和学科使用!

家长做什么:及时发现各科问题所在,和班主任、任课老师及时沟通。如果是理解上存在问题,可以适当报班。

我的初中生活规划作文,我的初中生活规划作文1000字(3)

初三:体系化学科 提高深度

初三上学期大概11月份左右,各科除化学外其他知识基本学完,融汇贯通是初三的主题和目标。

文科的语文有大量的文言文和语文基础知识需要记忆,初一初二有积累的同学会稍微轻松 些,作文素材积累需要反复对作文进行修改。

英语的词汇、句型和阅读也需要大量的积累,这时候开始感觉到时间不够了!

理科的学习重点这时候是综合应用,需要将三个、四个知识点综合应用,需要良好的运算和思考作功底,思维能力好的学生成绩优势也开始显现!

注意:真正优秀的学生是善于做方法和知识的总结、归类、完善,循序渐进!记住巧来源于多做题多思考多总结。一题多解找巧法,多题一解找通法。有时候会起到起死回生的作用,用学生的话说快没血的时候可以救命,满血回归,很给力!!!

家长做什么:了解中考政策,确定目标学校,针对弱科选择合适的老师进行补习,做好心理疏导。

我的初中生活规划作文,我的初中生活规划作文1000字(4)

以上就是小编带给大家的内容,想要获得更多精彩,敬请关注【小石头教育】。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