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好景君须记相似的后半句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13 17:19:43

读苏轼《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至“霜筠亭”,觉得这诗的写法似乎哪里见过,不如先看这首怎么写的:

解箨新篁不自持,婵娟已有岁寒姿。

要看凛凛霜前意,须待秋风粉落时。

箨字读音为拓,笋皮的意思。全诗是写,新竹初生虽为柔弱,其实已有不惧严寒的姿态。待到秋风吹过,新竹上的白粉掉落,成熟的竹子挺拔向上,岁寒三友的风姿才会尽情显现。

昨天我在《苏轼站着说话不腰疼与唐朝杜牧的时代之痛》里写过,“苏轼爱竹,对之观察入微,出乎众人之外”,这首诗,无疑又给这个说法,提供了新的例证。

宋诗好说理,霜筠亭也正是如此。读完我们便能感受到诗中所含的哲理,使我们对于植物,对于节气,以及人生,都会有新的感慨。

然则,此诗说理再多,也是大而泛之,不像《赠刘景文》那样有针对性,有技巧性。

没错,他送给老刘的诗,大家都很熟悉,正是这首: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一年好景君须记相似的后半句,(1)

前面我说,霜筠亭的写法,似乎在哪里见过,两相比较,熙宁九年(1076)作于密州的写竹诗,正可谓14年后写荷诗的先声。

两首诗写法类似,意境相同,后世张爱玲曾言,出名要趁早,那么,为何人们记住的是后一首,而非先出者呢?

这就得先了解一下刘景文。

此君名季孙,字景文,比苏轼大3岁,皇城开封人,父亲刘平进士出身,后成统兵大将。无疑,他的开局比苏轼好太多。但,造化弄人,其父与西夏作战,轻敌冒进,兵败被俘,不屈而死。六个哥哥都是人才,可惜天不假寿,均为早逝。皇家所赐的宅第,不得已卖掉易主。此时,刘景文为西京路分都监左藏库副使,乃是从七品小官。他文才出众,年近六旬,屈居下僚,心中郁闷,可见一斑。

以上帝视角通观刘季孙生平之后,便可知苏轼这首看似写景之作,实乃对老刘的奋进之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所以我在标题里讲,这一首比起霜筠亭来,意义深了好几重。

苏轼对刘景文,可谓仁至义尽,并没有口惠而实不至。鼓励之外,他还上表推荐了刘景文,赌咒说“如蒙朝廷擢用,后犯入己赃,及不如所举,臣甘伏朝典”。刘景文的命运,似乎也有所好转,一年后“擢知隰州”。

可,也许是刘家人当不起富贵,半年之后,刘景文竟然逝于任所。而且,“家无甔石,妻子寒饿……旅榇无归……死未半年,而妻子流落……四十年间,而子孙沦替……女婿两房,并已死尽……”

这些都是苏轼写给朝廷乞求赙赠刘季孙奏章里的话,可见,他不但在刘景文生前极力相助,死后更是不遗余力替他争得烈士之后当有的体面。当然,也更让人对刘景文充满同情。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