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多年前,韩愈写了一篇千古名作《师说》,流传至今。在此文中,昌黎先生解释了为何“三人行必有我师”,他认为“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今天这几句话已经为人们广泛接受,但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年代,要提出这样的理念其实是不容易的,历史上能做到不耻下问的人其实不多,其中最有名的是孔子。
当年孔子任中都宰时,曾在路上看到一送葬的队伍,其中一位披麻戴孝的男子不但不为过世的长辈痛哭流涕,而且还一路高歌。孔子正欲上前训他,却被一位7岁的孩子项橐阻止。项橐批评孔子根本不懂那位男子在唱什么,就想训他是不对的。原来那位男子是个大孝子,他认为真的孝顺该是在父母生前,而不是在他们死后假意流泪,他一路唱的内容正是向大家说明这个道理。后来孔子和项橐就不少现实生活中的事进行了交流后,认为这孩子可以当自己的师父,便当即拜师。
孔圣人胸襟令人服气,无独有偶古代有一位秀才也是如此。当年一位穷秀才路遇一位屠夫,屠夫问了两个问题让穷秀才百思不得其解,屠夫便耐心地跟他解释。秀才中状元后还将此事挂在心上,于是便亲自题写了块匾额给屠夫,这10个字就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这是一句古代谚语,其知名程度自然不用多说,可谓家喻户晓。那么问题来了,当年屠夫到底对穷秀才说了啥,才会让他发出如此感慨呢?原来当时屠夫先问了这样两个问题:“海水哪个雌哪个是雄?高山上的树哪棵是公哪棵是母?”其实这是一个脑筋急转弯,读多了四诗五经的穷秀才自然是百思不得其解,于是便虚心向屠夫请教。
屠夫的回答是这样的:海水中有波浪,水波较轻柔,浪花较强劲,所以波为雌,浪为雄;而高山上的树木中,松树的“松”字右边是一个“公”,梅花的“梅”字右边是一个“母”,所以松为公,梅为母。秀才一听,自然是觉得这样的解释太妙了,于是便将这段话牢记在心。后来秀才便进京赶考去了,没想到考卷上的题目正好和屠夫说的这两个问题类似,于是他便自然中了状元。为了感谢屠夫,他题了“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送给对方。
我们仔细分析这个典故,会发现其实屠夫之所以能想明白秀才想不明白的道理,原因就在于他对生活有着自己的体验,他善于观察、善于独辟蹊径地思考问题,而这正是书呆子们欠缺的。这句话发展到现代,很多人却走了极端,认为既然牛人的“一席话”对人的影响这么大,那咱们就多去听成功人士们的箴言就够了,还寒窗苦读干什么?
木桌上的开放式古董书形象
对此笔者不敢苟同。不管是拜7岁小儿为师的孔子,还是这位对屠夫如此礼遇的秀才,他们都是有多年的文化和素养积淀的。正是因为多年寒窗苦读,他们才会如此明事理,才会有兼听的通达气质。若是7岁的项橐那番话所讲的对象不是孔子,或许就不会有圣人拜师的美谈;若是屠夫那段话不是说给那位明理的秀才听的,或许就不会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金句。所以我们既要有读过十年书的底蕴,又要有兼听的气度,大家觉得是不是这样?欢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