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题记来看,就知道苏轼的内心在悄然转变,自己被贬此处,已经是穷途末路,饥餐渴饮,适逢大雨如注,又给他浑身上下来了一个“透心凉”,此时的境遇配上自己命途多舛的仕途之路,又是何等的辛酸和苦楚,但是苏轼却在雨后天晴后作了一首词,单凭这一份处事不惊的心胸气概,也足够让我们敬仰的了。
不必去在意树林中风雨的声音,不妨一边吟唱着,常啸着一边悠然的前行。 竹杖和草鞋轻捷便利好似胜过了奔跑中的快马,有什么可怕呢?穿着一身蓑衣,也能在风雨度过一生了。
料峭的春风啊,吹醒了我的酒意,此时此刻,竟然感觉到一丝凉意袭来,而在山头的那一边,太阳已经斜照,好像是露着笑脸对我热烈相迎。回首望去曾经走过的萧瑟路啊,而此时我已经归去,正是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了。
这首词是怎样的境界呢?这首词是东坡居士的境界,乐观、超脱、旷达、心中似万盏灯火,不论那个时代有多黑暗,总能寻找到康庄大道。
首句中一开始就极度渲染了雨骤风狂,而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中,苏东坡却用了“莫听”二字,此时世界嘈杂,而在苏东坡的心中,却是相当的平静和淡然。他在风雨中缓步前行,低声吟唱,于是这风雨于他而言,已经不重要了。词中的“何妨”更加有些幽默诙谐,诗人用商量的口吻,带动了全篇整首词的基调,可谓是全词的枢纽和关键所在。
第二句诗人顶着风雨,在雨中慢慢的前行,他只拿着一根竹杖,穿着一双草鞋,竟然能在风雨中无畏的前行,这是何等的洒脱的潇洒呢。而那句“轻胜马”更说出了诗人的自信,也带给我们一种敢于拼搏和奋斗的精神。但是这些还不够,苏东坡更进一步的说出:“你怕什么呢?穿着蓑衣亦能走过这风雨的人生。”这句是全词的高潮,也是千古名句,诗人一层层的递进,到了此处,自信豪迈之前喷薄而出,由眼前的风雨,联想到了人生的磨难和逆境,但是这些所谓的苦难在诗人眼里,已经不重要了,那种超然物外的情怀,深深打动了每一位读者的心。
词的第三句继续写景,“料峭”两个字用的非常精妙,唐代的陆龟蒙在《京口》一诗中有记载“东风料峭客帆远,落叶夕阳天际明”,多用来形容事物尖利,也表示微寒的风力。一边是春风料峭,一边又是太阳斜照,带给诗人丝丝的暖意,一寒一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不但写景,也书写了一幅充满了哲理的画面。在逆境之中,有忧愁,也有喜悦;有荒芜,也有希望,这是怎样的人生境界啊!这是苏东坡经历打击后的从容和积极的心态,是一次灵魂全方位的升华,在充满了辩证法的背后,是一次灵魂的洗礼,是对生命的重新感悟和认知。一个人在逆境和磨难之中,就应该有这样的心态来笑对人生,风雨过后必将是彩虹漫天,阳光普照,那时候一切都应该释怀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