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赵登禹
赵登禹,字舜诚(一作舜臣),山东省菏泽市杜庄乡赵楼村人,他是抗日英烈中的杰出代表。在1937年7月28日的对日作战中,他壮烈殉国,年仅39岁,成为了抗日殉国的第一位师长。
赵登禹的一生都在为抵抗日本侵略而奋斗。他曾是冯玉祥的随身护兵,跟随参加北伐战争和“中原大战”。在战败后,他被任命为第29军37师109旅旅长,后任第132师师长。他的勇猛善战和坚定的抗敌信念赢得了广大士兵的尊敬和爱戴。
在抗日战争中,赵登禹多次率领部队取得胜利。尤其是在喜峰口大捷中,他亲自率领所部携带大刀和手榴弹攻击日军营地,砍*日军铃木旅团1000余人,炸毁大炮18门,为中国军队取得了自“九一八”事变以来的首次大胜。他的英勇事迹被广为传颂,成为了中国人民心中的英雄。
为了缅怀赵登禹将军等抗日英烈们的伟大贡献和精神风范,北平市政府将崇元观南至太平桥的马路命名为“赵登禹路”;北平通县古运河西岸一条大街也被命名为“赵登禹大街”。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确认赵登禹为抗日烈士。2009年9月赵登禹被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评选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他的故事和精神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激励着我们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5.李必蕃
李必蕃,字果毅,号德邻,湖南长沙府湘阴县(今湖南省岳阳市)人。他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位杰出将领和抗日英雄。
在抗日战争中,李必蕃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率领部队在敌后战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他善于运用战术,多次成功地击退日军的进攻,为保卫祖国和人民的安全立下了汗马功劳。
1940年,李必蕃在指挥作战时不幸牺牲,年仅32岁。他的英勇事迹和无私奉献精神深深地感动了人们,成为了中国人民心中的英雄。
李必蕃的一生是短暂而光辉的,他的故事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他的英勇事迹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6.左权
左权,字孳麟,号叔仁,原名左纪权。他是湖南醴陵人,黄埔军校一期生,中国共产党的一员,是中国工农红军和八路军的高级将领,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在抗日战争中,他协助指挥八路军开赴华北抗日前线,粉碎日伪军“扫荡”,发展壮大人民武装力量,取得了百团大战等许多战役、战斗的胜利。1942年5月,日军对太行抗日根据地发动大“扫荡”,左权指挥部队掩护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等机关突围转移,不幸牺牲,年仅37岁。他的英勇事迹和无私奉献精神深深地感动了人们,延安和太行山根据地为其举行追悼会,并改辽县为左权县。左权一生军事著作40多篇,对学习运用*军事思想作出了重要贡献。他被选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他的故事将永远被铭记在历史的长河中。
7.戴安澜
戴安澜将军是抗日战争中的一位英勇将领,他率领部队在缅北地区与日军展开了殊死搏斗。在一次战斗中,戴将军的部队遭到日军伏击,他身负重伤,但依旧指挥着战士们奋勇突围。他们艰难地撤至腊戍西南侧的郎科地区,然而部队已减员4000多人。面对日军的封锁线和密集的火力网,戴将军毫不畏惧,他带领尖兵穿越裼钵至抹谷公路,却不幸遭敌伏击。尽管面临困境,戴将军仍果断下令:“弟兄们,往西撤!”他挥舞着手枪,边奔跑边呼喊,背部的伤口在敌人的机枪声中恶化。然而,他并未放弃,坚持率部前行。最终,戴安澜将军在抵达克钦山寨茅邦时离世,年仅38岁。他的英勇事迹和牺牲精神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