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三国演义读后感200字以下,三国演义200字读后感10篇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14 19:53:26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一开头,就把人带进了那三国鼎立,谁与争锋的时代,心情也激动了不少。《三国演义》里又感人,有毒辣,有激烈……读之不禁让人拍手叫好。

从小到大,读三国已经不止七八遍了。但每当自己克制不住,重温一遍这中国小说史上的璀璨明珠时。我才发现我其实没看懂还有很多。于是,我最近又细细地拜读了一遍。

《三国演义》这本书出自明代作家罗贯中笔下,以西晋陈寿的《三国志》为基础,经过作者大胆的艺术创作而完成的一部详尽而宏大的历史长歌。它是我国著名的长篇历史小说及

第一本章回体小说。使高深难懂的正史,以一种活灵活现、惟妙惟肖、贴近生活的艺术表现形式展现在广大读者面前,并广为流传深受大众所喜爱、传颂,其中奇思妙想的文字,妙趣横生的细节,深深地打动了我,而它成了我心中永远的经典。

东汉末年,英雄辈出,各路豪杰逐鹿中原,这方唱罢我登台,不论是“狭天子以令诸侯”

的曹操,“韬光养晦”的大汉皇叔刘备还是历经三世拥有着“江东六郡八十一州”的孙权,都被这样一本书洋洋洒洒地写出了生命力。或许只是寥寥数笔,一个富有张力清晰完整的故事就呈现在我们面前。

魏蜀吴三足鼎立,我独钟情于蜀国。从颠沛流离、寄人篱下到得荆州进而收取益州汉中,整个西南地区为其所有,三分天下有其一。这离不开蜀汉团队中成员们的精诚合作,协同作战。而且在这个团队中,有三个核心组成的中轴线,仿佛铁三角一般,支撑起了蜀汉坚强脊梁。

“羽扇纶巾,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诸葛孔明,虽然蜀汉弱小,但他“六出祁山,北伐中原”,穷尽一生致力于恢复大汉天下。人被击倒了不可怕,精神头信念垮掉了才可怕,这种矢志不渝的信念,在一个团队中方显得弥足珍贵。“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

堪伯仲间”。这句诗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对诸葛亮的评价。而我也深深地崇拜着敬重着他,

每当我捧起手中那本小说,我的眼前总能浮现出诸葛丞相的身影。他,年少躬耕于南阳卧龙岗,自从被刘备三顾茅庐出山以来,火烧新野,火烧博望,火烧赤壁,三把大火烧的曹操焦头烂额,元气大伤。他,能言善辩,乘一叶小舟,单人独闯江东,舌战群儒,促使孙刘两家联合破曹,草船借箭,借东风,智激周瑜,更是不在话下。他,知己知彼,扭转乾坤。用“空城计”避免了全军覆没的危险。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了蜀汉天下,呕心沥血,写出一篇传世名作《出师表》,每当读起,就能体会到诸葛亮治理蜀国的用心良苦和其励精图治北伐中原恢复汉室的雄心壮志。

在长坂坡百万曹军阵中*得七进七出一身是胆的赵子龙,他武艺超群、品质高尚,无论是军师孔明交待的大事小情,还是处理日常的军务,总是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

人得失,这种干工作的态度,是一个团队中不可或缺的中流砥柱。“银盔银甲素罗袍,手提

亮银枪,胯下一匹粉顶搏龙驹”。这句话,描写的就是赵云。想象一下,站在长坂坡前举目远望,一位威风凛凛的将军身穿银甲,在曹操的百万军中*了个七进七出,只为了保住自己主公的唯一血脉阿斗而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那是多么的威武与豪迈,每到关键时刻,总能看到常山赵子龙的身影,任劳任怨,不计得失,不愧为一身是胆的虎威将军。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大汉皇叔刘玄德之所以能从一个“织鞋贩履”的草根之辈,一步步通过努力成为“三分天下有其一”的蜀汉团队掌舵人,成功的背后离不开他的礼贤下士善于用人,他常自诩:“曹操占天时,孙权占地利,吾占人和。”是的,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团队成员的主观能动性,这是一个团队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鲁迅先生曾评价过,说刘备之德近乎伪,我不是很认同他的说法。刘玄德是我最佩服的三国人物,在许昌韬光养晦时,他与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谈论起天下英雄,酒过三巡,曹操言道:“天下英雄,

唯使君与操尔”。刘备闻之大惊筷子掉在地下,但他处乱不惊,忙于雷声做掩饰,借故方能

躲过一难。为了求得贤士匡扶汉室,他不顾关张俩兄弟的再三阻挠,三顾茅庐请得诸葛亮出山辅佐,三分天下有其二。曹操十万大军围攻新野城,他扶老携幼让数十万城内百姓与其一同撤退江夏,得民心者得天下,不愧为一代贤明君主。

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相信,每个人品读过三国之后,心中泛起的那

一丝丝涟漪也是不一样的。他们为了信念,为了远大的理想抱负而努力,并为之奋斗终身。这不正是我们当代年轻人要学习的地方吗?无论是卑微的小人物,还是惊天动地的大人物,只要立足本职爱岗敬业,不抛弃不放弃胸中那团火焰,那么他们都是自己的英雄

读三国演义读后感200字以下,三国演义200字读后感10篇(1)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