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要求】列举“二十一条”的内容。思考:袁世凯与日本签署“二十一条”的原因。
【学生回答】内容: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进一步扩大日本在南蛮和蒙古的权益,规定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他国,聘用日本人为顾问等,原因,为复辟帝制,必须争取帝国主义的支持,以出卖国家民族的利益,换取日本的支持。
【教师讲解】袁世凯取得帝国主义支持以后,于1915年12月,当上“中华帝国”的皇帝,宣布改1916年为洪宪元年,准备元旦登基。
【图片展示】《请袁称帝的推戴书》
图片讲解:1915年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在袁世凯的精心策划下,国民代表大会召开,一致投票赞成帝制。同年12月11日,参政院开会,通过了请袁称帝的“推戴书”。次日袁氏即下令改民国五年为洪宪元年,中国一场复辟闹剧由此拉开帷幕!
(三)护国战争
【材料展示】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国共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戮此民贼,以拯吾民。 ----孙中山《讨袁宣言》
【提出问题】通过上述材料反映了孙中山对袁世凯称帝的什么态度?袁世凯的倒行逆施,人们又作怎样的反应?
【学生回答】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号召爱国豪杰共同奋起,维护共和制度,梁启超和他的学生蔡锷先后离开北京,前往南方筹划讨讨袁世凯事宜,1915年,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布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发,
要求学生通过《护国战争形势示意图》,了解护国战争过程。
【图片展示】蔡锷在云南宣布独立。组织护国军讨袁。
图片解读:1915年12月,蔡锷、李烈钧、唐继尧联名宣布云南独立,组织护国军出兵讨袁,很快得到各省响应。图为护国军部分的将领。右起:3蔡锷,4李烈钧。
【提出问题】袁世凯最终结局怎样?
【学生归纳】他的复辟行径不得人心,连其北洋嫡系部队也应奉阳违。北洋军人心涣散,节节败退,不少省份宣布独立,脱离袁世凯政府。袁世凯众叛亲离,成了孤家寡人。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6月在绝望中死去,护国战争结束。
【问题探讨】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违背历史发展潮流,必将遭到历史惩罚,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历史评价】我们该怎样评价这场护国运动?
【师生归纳】护国运动粉碎了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迷梦,恢复中华民国的国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护国战争胜利了。但是护国运动并没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更没有摆脱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控制,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位并没有改变,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还未完成,所以依然失败了。引导学生阅读课后知识拓展《护法运动》,
知识补充:张勋复辟,1917年6月。张勋利用黎元洪和段祺瑞的矛盾,率5000“辫子军”,借“调停”为名,于年6月14日进军,入京后,张勋急电各地清朝遗老进军,“襄赞复辟大业”。同月30日,他在清宫召开御前会议,并于7月1日赶走了黎元洪,把12岁的溥仪抬出来宣布复辟,改称此年为宣统九年,通电全国盖挂龙旗,自任首席内阁议政大臣,兼直隶总督北洋大臣,康有为被封为弼德院副院长。结果复辟仅12天*!
(四)军阀割据
【教师讲解】1916年袁世凯死后,在帝国主义的分别支持下,北洋军阀内部很快的便分为了几个派系,其中主要有直系,皖系和奉系。
【图片展示】《北洋军阀封建割据形势图》
【提出要求】结合教材和地图,完成下面表格。
派系 | 代表人物 | 控制区域 | 依靠的国家 |
直系 | 冯国璋、曹锟 | 江苏、江西、湖北 | 英、美 |
皖系 | 段祺瑞 | 皖、浙、鲁、闽 | 日 |
奉系 | 张作霖 | 东北三省 | 日 |
滇系 | 唐继尧 | 云南、贵州 | 英、美 |
桂系 | 陆荣廷 | 广东、广西 | 英、美 |
晋系 | 阎锡山 | 山西 | 日 |
【材料展示】军阀混战造成的一些后果。
农户 | 1914-1918年 | 减少1500多万户 |
耕地 | 1914-1918年 | 减少2600多万亩 |
荒地 | 1914-1918年 | 增加4900多万亩 |
陆军 | 1914-1919年 | 增加92万多人 |
军费 | 1916-1918年 | 增加5000多万元 |
【提出问题】根据材料想一想,北洋军阀的割据局势,对中国社会造成了哪些不利影响?
【学生回答】这些军阀为了争夺地盘和巩固政权,不许出卖国家利益,依附帝国主义,大小军阀连年混战,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混战纷争的动乱之中。
(五)课堂小结
本课由始至终贯穿着资产阶级革命派与北洋军阀之间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与坚持独裁专制的矛盾与斗争,其斗争的实质是资本主义势力与封建势力之间的斗争,是顺应历史潮流前进,与逆历史潮流搞倒退的斗争!同时向人们展示任何违背历史潮流的逆行,终将以失败而告终,遭到历史的惩罚。
九、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