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芳雅集介绍书,寻芳阁是哪部小说里的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15 05:21:47

一、前 言

《怀春雅集》,明代中篇传奇小说之一,其作者姓名,高儒编于嘉靖十九年(一五四〇)的《百川书志》卷六小史类著记:“国朝三山凤池卢民表著,又称秋月著①。”

万历本《金瓶梅词话》欣欣子序则称是“前代*人”“卢梅湖”所作,余皆无考。故至今只能根据这两条线索,推测《怀春雅集》的作者为卢民表,乃“明代前中期福建福州府闽县(今属福州市)人,号梅湖,秋月当是其别署”②。

虽然卢民表生平不详,但《怀春雅集》却具有颇高的知名度,这跟欣欣子《金瓶梅词话叙》提到它,明代流行的通俗类书、小说汇编(《燕居笔记》、《花阵绮言》)收录它,以及三部明传奇依据它加以改编,都有连带的关系。

不过,学术界向来欠缺对《怀春雅集》进行深入研究,以致它常被与另一部明代中篇传奇小说《寻芳雅集》混为一谈③。

在没有仔细核校《风流十传》卷七的《融春集》以前,研究者也往往采信孙楷第先生《日本东京所见小说书目》的说法:

《融春集》(即《怀春雅集》),记至道时,苏育春与潘相国女玉贞情事。先通好,后结婚。王平章有女翠琼欲适生,生拒之。女抑郁至死。④

认为《融春集》就是《怀春雅集》的异名,如此而已。

其实,《怀春雅集》与《融春集》差异甚大,经过好事者的大肆加工,两者在文字和情节上迥然有别,我们似不宜再继续引述孙目关于《融春集》的提要,用以介绍《怀春雅集》这部小说⑤。

同样的,在没有仔细比对兰陵笑笑生的《金瓶梅》之前,我们并不了解欣欣子何以特别提到卢梅湖之《怀春雅集》⑥。

现在经过核校,才发现原来《金瓶梅》中多达二十首诗,竟是袭自《怀春雅集》。

这个发现,一方面有助于考证《金瓶梅》写作的素材来源,一方面则为元明文言传奇小说与明清白话章回小说的密切关系添一例证。

以下,我们就依序介绍《怀春雅集》这部小说和它的影响,藉以明其真相与价值。

寻芳雅集介绍书,寻芳阁是哪部小说里的(1)

《怀春雅集》考

二、《怀春雅集》的版本及其故事内容

《怀春雅集》的单行本,盛行于嘉靖至万历年间书坊⑦,亦似曾传往日本⑧,今佚。

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的明(万历)版有三,分别被收录在何大抡编的《重刻增补燕居笔记》(以下简称“何本”),和林近阳编的《新刻增补全相燕居笔记》(以下简称“林本”),以及《花阵绮言》之中。

两本《燕居笔记》均见于卷九、卷十上层,题为《怀春雅集》;《花阵绮言》卷九、卷十所收,则名曰《金谷怀春》。

至于《风流十传》卷七之《融春集》,因是大幅度的改写本,留待下节讨论,本节先谈前三种版本⑨。

《花阵绮言》之《金谷怀春》,实依林本《燕居笔记》之《怀春雅集》移录无疑,最明显的证据是:

林本《怀春雅集》故事未完,刻到“生见玉贞咏七夕,乃作[惜分飞]词以答”止(词末见),

下接“王钟美‘怨花解’”、“陈明辉‘醉桃签’”二文;《金谷怀春》末尾改作:“生见玉贞咏七夕,乃作‘惜花说’以答云”,所录“惜花说”根本就是王钟美的“怨花解”的伪造。

林本《怀春雅集》与《金谷怀春》的差别,只在前者有一阕[鹧鸪天]词作为入话,后者无,而其文中诗词偶见异字,并于一二处调整穿插次序而已,真正是名异实同。

何本《燕居笔记》刊刻的时间比林本早,其《怀春雅集》故事也比林本完整。

两者入话相同;惟故事四分之一处,何本则多出一叶约千字(含三首绝句、二阕词);在[惜分飞]词之后,何本尚有长九叶约三、四千字的重要情节(含十首律诗、九阙词),为林本所无。

可惜何本在文字方面讹误稍多(林本较精),又为配合上下版面一致的缘故,曾在卷九接卷十故事二分之一处有所删削(由此亦可证知林本所谓“新刻”,应当也是直承《燕居笔记》的初刻本而来,它与“重刻”的何本为“兄弟”关系,而非“父子”),结局也有些草率,仿佛经过简写。

故就字数而言,现存三明版均在二万七千言上下,但估计《怀春雅集》原书当在三万字之谱,穿插的诗词在二百二十首以上。

由于上述三种版本皆不完足,因此我们要了解《怀春雅集》完整的故事内容,最好以何本为底本,参校其他二种,方能窥其原貌:

话说元朝至正初年,有书生苏道春(字国华,号百花主人),原籍陕西武功,其父被委任河南廉访司使,故而随行。

一年正月十五,苏生与本司令史何一清者游逛灯会,邂逅一绝色美人,不禁神思昏迷,连日兴吟;适逢书房中一株牡丹盛开,遂更号“牡丹主人”,并向司狱之神拜祷,暗期娶该名女子为妻。

事有奇巧,拜祷当夜,苏生闻窗外有诗吟道:

牡丹红觑海棠红,半在南阳半武功。

国色天香谁是主,想应都付与东风。⑩

他推窗一看,杳无人影,心想或许是司狱之神显灵指示,因为“吾有‘牡丹’之号,彼有‘海棠’之应;吾郡‘武功’,彼郡‘南阳’”,故喜形于色。

明日,苏生便托何一清打听消息,由“东风”楼下媒婆蔡妈口中得知,那女子乃致仕相国潘万斛的独生女潘玉贞(名拱璧,号海棠红),系一才女,著有《海棠集》,现随父亲居住南阳,元宵节特至外公家赏灯。

苏生愈听愈奇,以为天赐良缘,急托蔡妈做媒。然一年过去,全无喜讯。

次年春天,苏生送父入京,途至南阳,访友姓黄名中者,诉以往事。黄中建议他不妨执贽就学于潘门,藉机亲近玉贞。

苏生听计,顺利投于潘相国门下,并留在馆中攻书。因潘府华居壮丽,赏心悦目,他又是志在佳人,无心读书,故常流连府中园亭,和玉贞旧题咏物,以诗词自遣衷怀。

玉贞也早知苏生来历,又常听侍女桂英提起他吟诗寄情种种样貌,颇生好感。但碍于男女授受不亲,从不表露心机,直到八月中秋潘母寿诞,正式见面之后,才渐趋主动。

例如她曾密遣丫环小鸾送“鹧鸪斑”香给苏生,特地嘱咐:“若公子问所从何来,只道汝物供应。”(苏生见香名贵,知非小鸾所能有。)又曾私自窃和苏生情诗等等。不过,冰清玉洁的她依然严守分际。

例如她曾在秋香亭畔赋[卜算子]词未毕,苏生上前续词联句挑之,她连忙将词各分其半,命桂英送还,以阻其非分之想。

又到明年春天,玉贞态度未改,她曾遣桂英持武夷龙团茶馈赠苏生,待桂英携来情书,她急纳于袖,返室观看,却又只封白笺一纸回覆。

苏生长期寄住潘府,始终无从一亲芳泽,渐渐按耐不住,先私桂英,又制春词数十首表意,还画一幅“张生遇莺莺图”(有裸裎薄恶之态),企图挑逗,并不时抚琴传送相思之情,逼得玉贞几乎招架不了。

这年秋天,潘父病逝(临终前遗嘱夫人将女儿许配道春),才使苏生暂停攻势,但数月后立即故态复萌。

玉贞不是不明白苏生对自己的爱恋,然每遇彼有非分要求,总是设法以计脱身,后来实在躲不掉,才在觅莲亭答应跟他幽会。

然而,这次她还是变了卦,临时商请一位姿容类己的璘娘充当替身,坚守自己的贞操。

再过一年,苏生父母来信促归。此时,玉贞与他的感情已深,依依不舍,不禁触物感吟,且表明:“如果不遂所志,吾有死而已。”乃剪发为信,送别苏生。

苏生该年春选果中高第,友人黄中亦榜上有名。当时,有邓平章者器重苏生,愿妻以爱女,但苏生惟玉贞是念,加以拒绝,平章亦不勉强,苏生遂以省亲之故乞归,上许之。

值此同时,潘玉贞母亲为完夫夙愿,遣“东风”楼下蔡妈往苏家议亲,苏父大喜,立刻为子择吉纳采。

消息传到苏生耳中,他迫不及待地迳造潘府致谢。玉贞因婚约已诺,态度不再坚持,乃藏苏生于阁内十余日。潘母得知,赶紧让他们完亲。

婚后,苏生“置富贵于度外,不以试吏为念”,玉贞则劝以“方今纲纪纵横,民生涂炭,子可展擎天之手段,沛大旱之甘霖”,要他挺身报国,兼善天下。苏生同意,时在七夕、两人吟咏赠答。(林本《燕居笔记》、《花阵绮言》故事仅止于此。)

翌日,朝廷下诏,诏苏生以武将待遣,协助边事,苏生忧心此去交战,生死未卜,不忍别离;玉贞勉以“仁者不以盛衰改节,义者不以存亡易心”,要他安心启程。

这次兵事比预料的还顺利,朝廷倚重苏生长才,因而派他驻外,他也就迎玉贞赴任。

过一年多,边境又起战鼓。朝廷拜苏生为都元帅,将兵五十万,黄中为副元帅,将兵三十万,与敌交战。

这次兵事不再顺利,苏生虽优于战阵之法,终因兵穷粮尽,与黄中同为外敌墨郢王所虏。

墨郢王几番劝其归顺,苏生立志舍生取义,*身成仁。墨郢王感其忠义,未忍遽*,加以长期拘禁。苏生曾作[鹧鸪天]词以自抑。11

另一方面,玉贞自从苏生领战边境之后,无日不朝思暮想,然而传报回来的消息,都说苏生已死。苏生父母以玉贞年少无子,不可寡居,意欲为她改嫁;时有武功巨户张风鹏者,知玉贞才貌双全,求婚为正室,苏生父母做主答应。

玉贞闻知,立即断发,以示为夫守节,绝不变心。这一守,守了两年,玉贞哀恸如一,“见者莫不酸鼻,闻者莫不咨叹”。

两年来,苏生与黄中身陷敌阵,但坚不受屈,墨郢王屡试无效,不胜感动,最后决定送二人归国,并纳币献地求和。

朝廷褒崇二人为国立功,赐以金帛车马无数,且封苏生为魏国公,赠玉贞为魏国夫人。苏生后有三子,俱官至金紫光禄大夫。

综观全篇,故事由男女风情急转为国家民族之爱,风格前后不甚统一,作者写作态度渐趋严肃,这种情形在元明中篇传奇小说中并不多见。

寻芳雅集介绍书,寻芳阁是哪部小说里的(2)

《燕居笔记》

三、《怀春雅集》与《融春集》差异甚大

如前所述,以往研究者总认为《融春集》即《怀春雅集》,但事实上,《怀春雅集》与《融春集》差异甚大,不宜再以“名异实同”论之。

关于《融春集》,首见万历庚申(四十八年,一六二〇)刊行之《风流十传》12,次为崇祯至清初余公仁刊行的《增补批点图像燕居笔记》(以下简称“余本”)13卷下之七收录,两者几无不同。

兹据《风流十传》卷七所载,比较《融春集》和《怀春雅集》的差异,主要有以下数端:

(一)《融春集》全文长约一万五千字,穿插诗词近百首,篇幅仅达《怀春雅集》(原文近三万字,诗词逾二百首)一半左右。

(二)《融春集》中穿插的诗词韵文,只有[烛影摇红](谁驾香车)半阙、[春从天上来](静悄春宵)一阙、[卜算子](日色映莲塘)联句、[好事近](夜色映帘栊)一阙、[阳关曲]二句(把酒留君君不住,赠君一阕阳关曲)和[苏幕遮]一句(漏声沉),与《怀春雅集》略同,甚至比抄自另一明代中篇传奇小说《刘生觅莲记》的还少得多。14

(三)《融春集》刻意有别于《怀春雅集》,故改故事年代(元至正初)为宋至道初,改地点(武功、南阳)为金陵、芝阳,改男主角苏道春(字国华,初号百花主人)为苏育春(字汝煦,别号牡丹主人),改潘万斛为潘晟,改蔡妈为应妈,改黄中为杨忠,改邓平章为王平章,别添一智童为苏生书僮(专与桂英打情骂俏),另添王平章女名为翠琼(字淑贞,号碧桃,后竞抑郁至死,魂归苏生)。

(四)《融春集》的故事情节与《怀春雅集》互有详略。

《怀春雅集》后半以苏道春立节异域为重点,《融春集》则交代是王平章对苏育春拒婚耿耿于怀,因而上奏朝廷,故意派他征讨边虏;育春虽亦有破虏立功的事迹,但无立节于异域、感动墨郢王纳币献地求和的记载。

《融春集》末尾作“携翠琼棺,归葬于南山。生与玉贞亦治寿藏预撰墓志,建庵于侧,植牡丹、海棠、碧桃(原注:生号牡丹,玉贞号海棠,翠琼号碧桃),杂以菊松,扁其庵‘融春真境’。……生二子,曰苏涞,曰苏瀛,兄弟联芳。夫妇享年九十,葬后常有双鸟飞逐花下,至今传云”。亦与《怀春雅集》大异其趣。

当然,《融春集》既是据《怀春雅集》加以改写,相同处不可能没有。

林本《燕居笔记》有《怀春雅集》插图九幅,分别题曰“苏生兴吟”、“生写衷怀”、“生受玉贞密遣”、“玉贞窃和生韵”、“苏生身私桂英”、“苏生抚琴”、“玉贞步爱莲亭”、“玉贞触物感吟”、“生为贞藏内阁”,可视为《怀春雅集》的几个段落大意,这些段落,在《融春集》里都可以找到对应的位置。

另外,《融春集》里的一些细节,如“(玉贞)将词纸分裂,命桂英还生”、“玉贞即接书,反室观焉。……封白笺一幅具之”、“生绘《崔张图》,托兰英以遗玉贞”、“(玉贞商请璘娘)‘汝能代我一行否’。璞娘不答,掩口而笑”,显然仍是《怀春雅集》旧有的内容。

《怀春雅集》与《融春集》的关系,简言之,前者为后者提供了故事的整体架构,后者据前者编写并刻意改动,改动幅度之大,几乎使它成为一个新的故事,并非“名异实同”那么简单。

有趣的是,明代另一部中篇传奇小说《刘生觅莲记》,竟居间扮演着“承先启后”的作用:《刘生觅莲记》作者于故事中提到了《怀春雅集》,而《融春集》改写《怀春雅集》时,却又抄用了《刘生觅莲记》的大量诗词(兼及情节)。

这个现象,凸显了明代中篇传奇小说彼此之间关系的密切与复杂。

寻芳雅集介绍书,寻芳阁是哪部小说里的(3)

《金谷怀春》

四、《怀春雅集》曾有三部明传奇加以改编

《中国古代小说百科全书》介绍《怀春雅集》时说:

明传奇《忠节记》、《怀春记》、《罗囊记》均据此改编写成。15

这是有待商榷的。因为《罗囊记》一名《高汉卿罗囊记》16,明吕天成《曲品》云:“此记出在正德末年,演高汉卿忠孝事亦可观。”

今不见传本,仅明代戏曲选本《群音类选》卷十五、《吴歈萃雅》利集、《词林逸响》月集收录有散出曲文,其本事据钱南扬《宋元戏文辑佚》说:

“大概高汉卿也和《鸾钗》中的刘翰卿一样,为继母所迫害,夫妻相别时,妻子把罗囊一对,各配其一;后来汉卿终于立节异域,衣锦还乡,夫妇重圆。”17

此一推测,实本于明祁彪佳《远山堂曲品》关于《罗囊记》的按语:

高汉卿之于继母,酷肖《鸾钗》;其后立节于异域,又似《怀春雅集》所称苏道春者。18

虽说高汉卿立节于异城“似《怀春雅集》所称苏道春者”,可能正是受到《怀春雅集》的影响。但“高汉卿之于继母,酷肖《鸾钗》”的另一重点,如钱南阳先生所述者,则与《怀春雅集》毫不相干。

我们可以说正德末年的这部《罗囊记》,或曾参考《怀春雅集》的后半情节,但倘若迳言《罗囊记》系据《怀春雅集》“改编写成”,恐怕与事实有些出入。

不过,在明代戏曲中,确实曾有三部传奇是根据小说《怀春雅集》改编写成的,即《忠节记》、《怀春记》,另外加一部《忠烈记》。

(一)《忠节记》,钱直之著。吕天成《曲品》云:

《忠节》,此小说中《怀春雅集》也,风情而近古板者。此君学甚富,每以古人姓名协韵,不一而足,亦是别法。19

(二)《怀春记》,王五完著。祁彪佳《远山堂曲品》云:

《怀春》,此亦传苏道春者,位置亦自楚楚,但用韵颇杂;而炼字琢句之工,不及《忠节》多矣。20

(三)《忠烈记》,谢天瑞著。祁彪佳《远山堂曲品》云:

《忠烈》,传苏道春者凡三,以此为最下;然尽去风情,独著忠烈,犹不失作者维风之思。21

以上三部明传奇,据吕天成、祁彪佳的说法,确系改编自《怀春雅集》无疑。

三部传奇的作者,除王五完资料不详之外,钱直之(号海屋)、谢天瑞(一作天祐,字起龙,号思山),皆约万历中前后在世22,可惜他们这三部作品今皆失传。

同以苏道春故事为题材的三部明传奇虽有高下,又皆亡佚,但从它们的命名和明人的评述看来,仍然可以让我们知道:

“《怀春雅集》男主角实乃苏道春,而非《风流十传》、余本《燕居笔记》里的《融春集》所改写之苏育春;小说原作既富“风情”,又强调“忠节”、“忠烈”,足见何本《燕居笔记》里的《怀春雅集》,与小说原貌最为接近;

而林本《燕居笔记》里的《怀春雅集》和《花阵绮言》里的《金谷怀春》,将苏道春“立节于异城”的情节删除,跟谢天瑞《忠烈记》传奇“尽去风情,独著忠烈”的取材方向恰恰相反,皆非《怀春雅集》的全貌。

《怀春雅集》问世以后,在明代便有好事者费心地要将它改写成另一部小说(《融春集》),又同时有三位明传奇作者将它改编成戏曲(《忠节记》、《怀春记》、《忠烈记》),它的受人欢迎,于此可见一斑。

寻芳雅集介绍书,寻芳阁是哪部小说里的(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