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理学的教学设计,宋明理学关于礼的教案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16 17:54:47

高中历史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一、教学理念

“魏晋风骨”和“大唐气度”是古代文人墨客独特的时代印记,也是中华民族经历分裂动荡走向封建盛世的文化映射。三国至隋唐的七百余年,呈现的是社会动荡下的中华文化秩序、儒释道三教并存、魏晋至隋唐的科技领先与文艺新高峰、古代东南亚文化圈的初现等历史文化现象,其实质是中华多元一体文化的整合、重构和扩大。本课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着眼于三国至隋唐这一文化自觉和大成的特定时空,探究儒释道三教并存的起源和内在联系,借助史料实证,全面客观地解释当时知识分子儒道互补的性格养成,深切体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形成过程中的可贵与不易,追寻以中华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的形成过程,涵养家国情怀。

二、教科书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选自《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二单元第8课,讲述了三国至隋唐时期七百余年文化领域的相关历史。魏晋以降,佛道并起,冲击了儒家正统地位的同时,又不可避免地与之融合,直至唐代三教合一已现端倪。与此同时,魏晋南北朝的分裂格局,给予科技与文艺领域极大的发挥空间,文学、雕塑、绘画和天文、地理等科技艺术成就层出不穷,光彩夺目的大唐盛世应运而生,并引发整个东亚文化圈的艳羡和取经。究其本质,是中华文脉在政治重创下的顽强生长,是中华多元一体文化的再扩大,是华夏文明源远流长的历史佐证。

三、学情分析

经过初中历史和平时学识的积累,同学们对大唐盛世的文化如诗仙李白等人耳熟能详,对佛道宗教及知名的雕塑如龙门石窟也略知一二,能在整体上把握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呈现的分裂到统一的政治格局,这些都有助于展开本课的深度学习。有别于之前学段,高中历史在涉及本课时侧重历史思维和能力的训练,要求对三教合一的历史现象加以剖析并联系现实,在列举科技文艺成就时更注重与时代背景的关联性,同时提倡以正确的家国观正视该时期中华文明的外延与发扬光大,需要学生积极思索、勇于探究。

四、教学目标

1、结合魏晋至隋唐的历史发展周期表和疆域变迁图,掌握该时期政权更迭频繁、民族交流频繁的整体局势,了解该时期政变频发、儒家三纲五常被严重践踏的史实,初步形成读史和看图能力,强化时空观念。

2、通过对文字、图片和实物等多种史料的分析、整理,培养史料实证意识,综合多种史料并做到论从史出,对教材的核心概念如中华多元一体文化的形成做出合理解释,以求对历史全面而准确的理解。

3、了解魏晋至隋唐儒家正统逊位、多元文化并起导致文化秩序动荡的艰难岁月,体会魏晋文士看似狂狷实则心怀社稷的赤子之心,铭记儒家知识分子亘古未变的社会责任感,感悟文艺和科技领域的“匠人”为实现自我价值而展开不懈追求的伟大精神,涵养家国情怀。

五、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三国至隋唐时期的文化成就及艰难历程

教学难点:中华多元一体文化的重整与外延

六、教学设计思路

魏晋文士,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中极其个性的存在:生逢乱世,寻求宁静;幼学礼教,涉世任诞;淡泊名利,心怀社稷。其狂狷放纵的行事风格和复杂多重的性格特征成为了后世津津乐道的话题,也给大唐及历代的文人墨客打下了深刻烙印。然而,人是各种社会因素综合而成的产物,他们的一言一行折射出时代的动荡和民族的变迁,他们的种种境遇是中华传统文化遭遇变故的缩影,他们及后继者的无声呐喊是历史给予中华民族传承永恒的馈赠。因此,本课以“文化秩序的崩塌与重整”为线索,将整课分为“秩序的崩解——正统逊位”、“秩序的重整——多元激荡”、“秩序的外延——光照四邻”和“秩序的落成——定于一尊”四个子目依次展开。在教学过程中,依托基于时代背景而精选设问,以最具表现和渲染“家国情怀”的历史人物为载体,将三国至隋唐的儒释道三教关系、中华文脉的破而后立和东亚各族群文明的交织互惠等相关史实呈现出来,在潜移默化中涵养正确的历史观。

宋明理学的教学设计,宋明理学关于礼的教案(1)

七、教学过程

【导入】2008年,著名导演吴宇森拍了一部电影,讲的是三国时期著名的赤壁之战。影片一开始,大战之前,曹操*了一个大臣用来祭旗。他是谁呢?其实我们都听过他的故事,他小时候以让梨闻名。《后汉书》记载了他由于性情刚直触怒了权臣曹操,连带妻子一起被诛*。要知道孔融还有一个身份,孔子第二十世孙。当代孔丘被一个乱世枭雄拿来祭旗,不禁让人担心起当时的中华文化,命运如何。今天我们来学习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来探寻当时的文化秩序进行了一场怎样的波动。

【任务设计】借助三国至隋唐的时间轴和疆域图,分析历史大势。

【教学片断】

师:这节课时间跨度非常长,从公元220年三国开始到907年唐朝灭亡,将近700年光景,所以我们先结合这张地图来了解一下当时的天下大势。

公元220年左右,魏蜀吴三国先后建立。但是最后谁也没有统一天下,反而是魏国权臣司马氏统一全国,建立西晋。但此时北方游牧民族已逐渐南下侵扰,主要有匈奴、鲜卑、羌、氐、羯等5个民族。317年,西晋被胡人所灭,一个叫司马睿的人逃到了南京,建立东晋,但疆域主要局限在南方。北方依次出现了十六个政权,其中多为游牧民族所建立,史称东晋十六国。再往后,叫做南北朝。南方依次出现了宋齐梁陈四个汉人政权,北方一开始是北魏,鲜卑政权。后分裂为东西魏,后又被各自的权臣所代替为北齐北周。589年,隋统一全国,但仅仅历二世而亡,取而代之的是我们熟悉的大唐。结合疆域变迁图,你对这一时期最大的印象是什么?

生:政权更迭频繁、胡汉民族交融。

师:在这样的局势之下,会对文化秩序产生何种影响呢?来看第一目

【设计意图】利用一目了然的疆域变迁,填补多数学生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空白,把握该时期社会动荡、游牧民族南下侵扰频繁的大环境,为引出文化秩序的波动铺垫时代背景。

(一)秩序的崩塌——正统逊位

【任务设计】借助三国至隋唐的5位人物的历史活动,分析儒家地位的演变。

【教学片断】

师:在政局变动的过程中,有一些史实引起了老师的注意。公元220年,曹操之子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然后取而代之,建立魏国。很快遭受了现世报。他的权臣司马氏,司马昭之子司马炎逼迫19岁的魏元帝退位,取而代之建立西晋。再往下,有个叫刘裕的人,派人用棉被闷死了西晋最后一个皇帝晋恭帝,建立南朝第一个政权——宋。604年,隋炀帝杨广*兄夺嫡,登山皇位,《资治通鉴》等书中也记载了他父亲隋文帝的暴毙似乎也与他脱不了关系。唐朝诞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女皇帝——武则天,建立了周朝,史称武周。思考:从这5个人的行为中,能看出当时的历史变迁出现了怎样的痕迹呢?

生:君臣僭越、儒家纲常沦丧。

师:这些现象连同之前提到的孔子传人当代圣人孔融被随意诛*,让人不禁担心从汉武帝时期确立正统的儒家思想地位不保,而原有的文化秩序也在慢慢崩解当中。事实上,儒家的正统逊位还缘于受到了来自另外文化的冲击,也因此文化秩序进入了重整状态,呈现出多元激荡的局面。

【设计意图】学生对于隋炀帝和武则天等人的历史活动相当熟悉,透过史料分析,引导着眼于人物行为背后的历史深层现象,揭示儒家正统逊位的史实。

宋明理学的教学设计,宋明理学关于礼的教案(2)

(二)秩序的重整——多元激荡

1、佛道并起

【任务设计】利用图片、文字等相关史料,表明佛道两教的盛行及不能占据正统的内在原因,从而引出三教并存于世、渐趋融合的历史特征。

【教学片断】

师:魏晋南北朝时期,动荡颇多,人民颠沛流离、困苦不堪,这种情况下精神上势必需要一种寄托,这时候宗教就特别容易趁虚而入。那么当时,主要有两种宗教:一种是外来的佛教,还有一种是本土的道教。杜牧的诗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北魏末年寺院三万余所和僧尼二百余万的数据,以及南朝道士陶弘景被戏称为“山中道士”等现象均可见其盛况,但无论是佛教还是道家,都没有真正取代儒家成为正统,来看两则史料。

“天下多虞,王役尤甚,于是所在编民,相与入道,假慕沙门,实避调役,狠滥之极。”

——《魏书·释老志》

“家家弃其亲爱,人人绝其嗣续,致使兵挫于行间,丈空与官府,粟馨于惰游,货殚于土木。” ——《梁书·范缜》

师:佛教被统治者打击的原因是什么?

生:寺院经济阻碍国家的赋税徭役;出世态度有悖于儒家伦理纲常。

师:佛教的硬伤是不适应乱世枭雄的争霸需要,道教的境遇也是大同小异。因此,当时的儒释道各有一众信徒,又无法改变并存于世的平衡局面,遂趋于融合。台北故宫博物馆藏的名画《虎溪三笑图》,说的是僧人慧远大师广结良友,但自有一番规矩,即好友前来做客,相送时最远止步于山下的虎溪。一日,大儒陶渊明、道士陆修静慕名而来,三人相谈甚欢,送别时三人对外界浑然不觉,直到已过虎溪才幡然醒悟,三人相视大笑,就此拜别。

【设计意图】儒释道关系是该课文本的第一板块,也是三者之间的频繁博弈造成文化秩序波动的直接相关者。通过对佛道面上兴盛却迟迟不得正统的原因分析,暗喻儒家文化与中华民族长期契合后的强大生命力。借助“虎溪三笑”的宗教故事,点明三教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融汇的缩影,也为后世的合体埋下火种。

2、魏晋玄学

【任务设计】以魏晋文士为载体,分析玄学背后的多重文化元素,进而点出三教、儒道等多元文化并存于世且相融一体,揭示多元激动下的中华文化秩序再次形成并更胜以往。

【教学片断1】

紧接着将视线从大众群体转移到精英阶层,介绍魏晋玄学崇尚清谈、主张无为和亲近自然的基本主张。以竹林七贤、谢安等历史人物为切入口,结合史料分析怪诞行为背后的人性挣扎。

母终,正与人围棋,对者求止,籍留与决赌。既而饮酒二斗,举声一号,吐血数升。

——《晋书· 阮籍传》

师:阮籍是不是孝子?从哪些举止可以看出?

生:不是,继续下棋,还喝酒。/ 是,大叫,吐血。

【设计意图】点出阮籍的内心是痛苦的,由“人的心理有病,往往反映出这个社会有病”的过渡性语句引导学生呼应前文所提及的时代印记是社会动荡,阐明当时文人躲避政治斗争、渴望精神自由的内在诉求;再由“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引导学生明晰阮籍通过乖张行为讽刺当权者肆意践踏纲常的丑恶行径。

【教学片断2】

出示一段关于谢安的史料,进行深层挖掘:

(淝水之战捷报传来)了无喜色,棋如故。客问之,徐答云:“小儿辈遂已破贼。”既罢,还内,过户限,心喜甚,不觉屐齿之折。 ——《晋书· 谢安传》

师:文人雅士真的崇尚“无为”吗?哪个细节暴露了他的内心?

生:并不是,狂喜之下走的太快,将木屐撞上了门槛

【设计意图】与竹林七贤类似,谢安也曾一度寄情山水,参加过兰亭集会。后因本族父老纷纷告别东晋最高权力阶层,因而担起家族兴旺的重任。而在面对前秦政权欲以摧枯拉朽之势扫平东晋时,谢氏一门最终揽狂澜于既倒。以此证明,魏晋玄学实乃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与追求逍遥洒脱的避世心相结合,体现儒道互补的多元文化。

【教学片断3】

教师用多元激荡、并存相融概述该阶段的文化特征,并引出美学大师宗白华的评价加以佐证:

“魏晋南北朝时代,是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却是精神上极度自由、解放,最富于智慧、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 ——宗白华

引入大家熟悉的唐太宗,对大唐开放包容的社会风气进行铺垫: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唐太宗

综上,以“文化的自觉与大成时代”总结三国至隋唐近七百年的文化面貌。借助大唐“谪仙”李白,一生喜好“醉、傲、隐、游”,堪称魏晋风骨与大唐气度的完美结合,也是现代无数知识分子心之向往的理想信仰。以李白在诗歌殿堂的非凡成就,引出各领域杰出人物在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下共创的文艺科技宝库,阅读文本即可整理得出。

【本目总体设计意图】本目是整课的灵魂所在。应当承认,中华文化在任何分期体现出的都是多元一体的秩序感,容纳和调适是历经春秋后的智慧结晶,也是传统文化虽历经变迁却与日同辉的究极原因。此等饱经沧桑后才形成的民族内驱力,需要以问题链形式步步深入,逐层分析,引导思维的合理延伸。通过三教的相争相融,暗示海纳百川、幕天席地的处世哲学;通过魏晋玄学,呈现士人在自由与威权、个人荣辱与民族大义、专制政权与民族危亡之间的最终抉择,高歌其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明确个人、国家与民族之间利益相关、血脉相系,若时间允许,可与诸葛亮从“山野村夫”到遇明主后出山匡扶汉室对比,证明士人的志向世代相承;通过李白等历史人物,凸显国人对环境宽松、精神自由和创作自由的心灵呼唤,追求积极自觉、奋发上进的人生境界。

宋明理学的教学设计,宋明理学关于礼的教案(3)

(三)秩序的外延——光照四邻

【任务设计】 呈现唐朝对外交通图,教师采用有发挥余地的问题如中华文明的具体传播过程,将课堂的更多舞台留给学生,一同聆听历史的呼吸。

【教学片断】

师:如此璀璨富丽的文明势必引来世界的侧目,结合这张唐代对外交流图和所学知识,你能说说魏晋至隋唐时期,中华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吗?

生:法显、鉴真、玄奘、遣唐使等(具体不再赘述)

师:在与外界的不断交流与传播过程中,中华文明扮演了文化“中转站”和信号“增强器”的双重角色。看这三幅观音画像,分别代表印度、中国和日本三地风格。经过对比,佛教元胜地印度的观世音形象是男儿身,传播到中国已独具汉家妇女温婉纯良的圣洁光芒,名称上也逐渐改为避讳于唐太宗的观音,再到日本的观音身材略显丰腴敦实,体现各域风情。

师:可以看出,佛教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自东汉起,佛教由天竺经丝绸之路到达洛阳,白马寺至今仍被称为“释源”。后经中国发扬光大,辐射整个东亚文化圈。

师:前有魏晋风度,后有大唐气度,华夏文化包罗万象、兼收并蓄,将秦汉以来的中华文化元素加以整合并扩大外延。正如许倬云先生所云:“秦汉建立的中国文化秩序,并未随东汉覆亡而消失。三国两晋与南北朝三百余年,正是重整这一普世秩序的过程。隋唐秩序是秦汉秩序的延续,也是秦汉秩序的扩大。”

【设计意图】佛教的传播激发了饮水思源的情绪,认识到交流是伟大文明稳固和发展的重要途径,信息共享与互惠能推动人类社会的整体进步,中华文化的精髓就是五千年的兼收并蓄、因势利导,从而顿悟同一世界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作用,并以广阔的胸襟和机变的心灵登上人生舞台。

(四)秩序的落成——定于一尊

【任务设计】借助熟知的历史人物,分析其受欢迎的深层原因,揭示三教合一的最终归宿。

【教学片断】

展示三国时期关羽的人物形象图,介绍他的三重身份:儒家的“武圣人”,与“文圣人”孔子并列;佛教尊其为“伽蓝菩萨”,意味各大宗教圣地的守卫者;道教奉其为“关帝圣君”。

师:除了武艺高超,关羽能够受到三教共同认可的个人特质还有哪些?

生:义薄云天、忠君爱国、诚信、仁民爱物等

师:关羽身上体现了传统儒家的三纲五常,佛道吸引善男信女的一大依据也是儒家的仁爱友善。因此,儒家通过其伦理学说实质上掌握了胜利之匙,只要将学派与“天”结合,上升到世界本原并完善其信仰体系,重回正统是可预见的,这也与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中“儒学的复兴”前后呼应。期待以后跟同学们一起学习这些内容,下课!

【设计意图】关羽是个神奇的历史人物,或者说他就是个“神人”。黑白中人都祈求他的庇佑,生意人都盼着借他财源广进,懵懂小儿都膜拜他的正义凌然,他的身上凝结了整个民族共同的情义观。直到如今,中华民族仍是法理与人情并重的群体,这离不开儒家的长久影响。在三千年的起伏中,三国至隋唐的儒家只是整个命运的一道剪影。在佛道的强势崛起下,在知识分子似乎辗转于他学时,儒家有过失势,有过重创,但还是顽强屹立住了,凭借的就是这块土地上人们深入骨血的道德感。学生应当重新认识儒家文化的不朽能量,儒家所缔造的伦理观是中华传统文化体系的集成灵魂,在任何动荡时期都能释放出人性的闪光点,在任何和平时期都是社会秩序井然的强心剂。儒家的博采众长印证了中华多元一体的文化构造,是整个国家和民族得以恒久聚合的内核。

八、教学评价设计

自2019年9月以来,部编教材已在部分省市开始试用,为了更好地紧跟高中历史教学前沿,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实现现有教材与统编教材的平稳过渡,本人于2019年宁波市第五届基础教育展示周上试教《三国至隋唐的文化》一课。本课以文化秩序的崩塌与重整为线索,结合三国至隋唐时期,儒家纲常被践踏、佛道并起而形成三教并存和竞争的局面,揭示该历史时段“文化自觉和大成”的时代特征,并以文艺领域的新高峰和科技领域的诸多成就相辅证,从而体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多元容纳的内在特质。

1、课后评价。本文的主线把握、人物选择和情感升华得到了观摩本课老师的诸多好评,也凸显了专业阅读对历史学科课堂教学的极大助力,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也引发了深切思考。出于是新教材试教课,需要对三国至隋唐的时代背景和疆域变迁做个简单交代,这在新教材正式投入使用后可在本课删去,将课堂时间更多地往知识落实方向靠一靠。

2、课时作业的设计思路和评价原则。

(1)设计思路。考察魏晋以来民族融合在文化上的反映;考察三教合一的相关起源和发展历程;考察三国至隋唐的文化成就;考察中外文明交流和中华文化圈在东亚的影响,培养史料实证、论从史出的素养和能力。

(2)评价原则:灵活性、层次性、预见性、独立性。

九、板书设计

宋明理学的教学设计,宋明理学关于礼的教案(4)

十、教学反思

1.本课容量颇大,线索纷杂,如何从跨越七百年的文化领域提炼出主题是一个巨大挑战。因执教者本人对魏晋名士心神向往,本想以“生命美学”为话题追忆前人,无奈治史之味稍显淡薄,因而舍弃。后翻阅许倬云先生《万古江河》一书,被“文化秩序”一词震撼,遂定下本课主基调。

2.儒释道三教的并存和竞争是本课第一目的主要内容,也是本课重点之一。儒家在动荡岁月的失势,以及佛道两教并起,是值得大书特书的,最终三教之间的相对平和体现的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内涵——和为上,也是多元一体文化的表征之一。

3.借助魏晋名士中的代表人物——阮籍、谢安等,透过其历史行为分析内在的复杂情感,揭示儒道互补在知识分子身上的性格反映,再次突出多元文化融合的时代特征。

4.科技领先和文艺新高峰、中华文明的外延是本课绕不开的教学重点,由文化正统的未定导出这是一个“文化自觉和大成的时代”是一种大胆尝试,进而引出该时代的文化成就,为最终的“光照四领”提供文明外扩的实物支撑。

5.本课从导入到最后的延伸,都借助了耳熟能详的人物,特别是三国时期的杰出人物,凸显了人在历史中的地位和在课堂教学中的独特作用。

十一、点评

本课以学生熟知的电影《赤壁》的“孔融被诛”情节引出儒家在乱世之秋正统失位,从而揭开三国至隋唐历经七百余年文化领域的相关波动。鉴于新教材容量大的客观因素,本课有意通过“大概念”的主线提炼和“小细节”的人物烘托来呈现该时期文化秩序的崩塌和重整,借由魏晋名士等人物为载体,凸显知识分子在生逢乱世时内心的社会责任感,又通过“诗仙”李白来承接魏晋与隋唐的文化脉络,借之引出“文化的自觉和大成时代”,为本课的主线定下基调,并顺势引出文艺科技的成就和中华文明的对外传播等史实。以三国时期人物关羽引出三教合一是本课结尾处的亮点,若能在最后联系第12课宋明理学时让学生发挥更多地主体作用,相信课堂呈现效果会更进一步提升。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