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于立忱和于立群姐妹
1967年和1968年连续两个春天,郭沫若和于立群先后失去了两个儿子。
后来郭沫若病重,严重的时候突发高烧,神志不清,成了医院的常客。本来就患有心脏病和精神衰弱症的于立群时时刻刻都在为郭沫若的健康担忧着,精神状态非常不好。
郭沫若生怕妻子承受不了自己离开的打击,拉着她的手缓缓嘱咐她:“你不要悲观,你很泰然,我就放心了。遇事一定要冷静,要实事求是!”
郭沫若在弥留之际,对坐在他身边的于立群说:“要相信党,要相信真正的党。”
说完,郭沫若进入了昏迷状态。过了一段时间,郭老清醒了一些,紧紧握住于立群的手,说:“时间是宝贵的。”于立群赶紧附和他:“时间是最宝贵的。”
郭老睁大了眼睛看着深爱的妻子,用力说道:“特别宝贵。”
在人生的最后一刻,他依旧是世事洞明,说了两句意味深长的话。
他一生绝顶聪明,最痛快的不过是乱世之时以笔作剑,痛批蒋介石祸国殃民,怒骂日本人残忍无道;而最遗憾的,就是那句想说,却没有开口说出的话。
唯有与他相濡以沫40年的于立群,能够明白他的心思,明白他的遗憾。
6月12日上午,中央的同志们和不少郭老的战友、朋友都来医院看望他。
图|郭沫若和子女们在一起
郭沫若已经没有力气和他们打招呼了,大部分的时间他都在昏迷之中。
中午,张光年来到他的床边,忍不住大哭着喊他:“郭老,我们来看您了!”
郭沫若听到了声响,吃力地睁开了眼,轻轻说了句:“谢谢。”
这是他留在世间最后一句话。
6月12日下午4点,86岁高龄的郭老在北京医院病逝,一代文坛巨星在科学文化发展的新时期突然陨落了。
郭沫若病逝当天,中共中央组成了以华国锋、叶剑英和*同志为首的治丧委员会。当天下午,乌兰夫和方毅前往郭沫若北京后海的家中慰问于立群,询问于立群对郭沫若治丧有无具体的要求。
于立群表示没有任何意见、任何要求,一切都听从党组织的安排。方毅怕她有什么顾虑,鼓励她有什么意见可以提出来。
于立群低下头考虑了一阵子,才慢慢说:“只有一件事,郭老生前从来没有提过,那就是郭老党龄的问题。大革命失败后,郭老去了日本,不少人以为郭老自动脱党。1958年报上发表郭老重新入党的消息,举国皆知,误以为郭老在这个时候才是共产党员。”
郭沫若当年去日本党中央决定的,是由*亲自安排的,实际上,郭沫若的党籍一直保存着,在特殊的环境下作为特殊党员,郭沫若一直秘密支持着共产党的革命事业。
当年,郭沫若是出于对党最高利益的考虑,才坚定地执行了党组织的决议。即便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内,他必须忍受着各种各样来自四面八方的质疑和猜测。
图|郭沫若追悼会
于立群请求党组织一定要核实郭沫若的党龄问题,给予郭老一个公正的评断,不能否认了那三十年郭老对共产党的赤诚忠心。
乌兰夫和方毅迅速向党中央汇报了于立群的这一请求。*当即指示:“一定要尽快把郭老的入党时间搞清楚,以对他作出较为公正的评断。”
邓颖超提出,在1938年秋天,于立群在重庆加入了共产党,她的入党介绍人就是郭沫若和邓颖超。如果那个时候郭沫若已经脱离了党籍,是没有资格介绍于立群入党的。邓颖超说的证据很快就在于立群的档案之中找到。
3天后,在中共中央为郭沫若举行的追悼大会之上,*代表党中央致悼词,对郭老的入党时间盖棺定论:1927年参加武昌起义,同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说郭老是“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坚贞不渝的革命家”,“是继鲁迅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思想指引下,我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的旗帜。”
悼词对郭沫若的一生给予高度的评价。
6月下旬,按照郭沫若的遗愿,于立群将郭沫若的骨灰撒在了大寨的梯田之上。
大寨人在虎头山上为郭沫若立下了纪念碑,5年后,陈永贵病逝,他的墓地靠着郭沫若的纪念碑。
很多人来到大寨参观,很难理解为什么郭沫若选择葬在这里,甚至有人讽刺他临终还要拍个“马屁”,葬在已经摇摇欲坠的大寨旗杆之下。
唯有大寨人,一代一代视为平常,因为对他们而言,郭沫若和陈永贵一样,他们将大寨精神送到全国,都是大寨热爱和尊敬的人。相比于郭沫若身后的诸多批判甚至谣言,他们更愿意相信他只是一位关注中国农村,热爱中国农民的诗人。
图|按照郭沫若的遗嘱,他的家人乘飞机将他的骨灰撒在了虎头山上
6月29日,于立群写下了悼念文章《化悲痛为力量》,在人民日报上面发表,详尽说明了郭沫若从北伐到抗战时期,在*同志的鼓励和支持下坚持斗争的事实。
郭沫若去世之后,于立群开始着手整理郭沫若的遗稿。因为伤心过度,于立群身体一直不好,但她一刻都不想休息,将郭沫若1976年之后创作和发表的诗文编撰成《东风第一枝》。
8月21日,已经将生死看淡的于立群,几乎用了人生最后的一点热情,写下了这样一段序:
东风欣然有主,春色蕴意常存。
愿这集子成为一束迎东风而放的花枝,加入万紫千红的队伍,为神州的春天再增一分春色。
关于郭沫若的一切,于立群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她偶尔看到一篇文章,里面提到郭沫若在抗战时期曾经在他自己编写的话剧《屈原》之中扮演屈原,于立群扮演婵娟。
而事实上她和郭沫若从来没有上台,她心中很不安,马上提笔写下了一篇短文,说明当时的确有人曾经提议过,但他们并没有表演。
郭沫若家中,堆成小山一样的著作、书信和文稿,于立群几乎无从下手。面对这样一位研究领域甚为宽广,社交广泛,活动时间长久的学者,此时此刻于立群方才感觉到自己的知识太少,力不从心。
1978年10月下旬,《郭沫若著作编辑出版委员会》在北京成立,于立群作为委员会的会员,饱含深情地写下了《郭沫若全集》五个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