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7日,常沙娜、常嘉皋携亲属前往敦煌三危山公墓给父亲扫墓。常立军摄 崔冬晖供图
沙!沙为媒,因“沙”而交集
事已至此,洞窟里的壁画艺术珍品虽不再遭人为破坏,但地处戈壁荒滩中的洞窟却继续深受风沙的侵袭。常沙娜说,当时常常见到流沙不断地从窟顶往下冲。眼看着石窟就这样一层一层被掩埋,她父亲首先想到的是如何阻止沙子流下来。据有关资料介绍,常书鸿一到莫高窟便组织力量清沙,清理掉一点就少一点。雇来的员工没有经验,又不习惯戈壁滩的生活,很多人托辞返乡探亲便一去不回。为了鼓舞士气,自己带头和民工一起劳动,自制“拉沙排”,把洞内积沙拉到水渠边,然后再提闸放水把沙子冲走。常书鸿在手稿中写道:“我计算了一下,至少有上百个洞窟已被流沙掩埋。虽然生活和工作条件都异常艰苦,但大家工作情绪都很高涨。我们雇了一些民工,加上我们自己,在洞窟外面修建了一条2米高、2000米长的围墙,把下层洞窟的积沙推到了0.5公里外的戈壁滩上。此外,还要修补颓圮不堪的甬道、栈桥和修路、植树,这些工作我们整整大干了10个多月。”
△当年清理洞窟沙子。屈建军 摄
流沙治理起来很难,自然是耗工耗资耗神。常书鸿希望这2公里长的土墙能把492个石窟,连同上、中、下寺都保护起来。然而,这种保护方式治标不治本,短期内还有点效,时间一长又回到之前了。有没有更好的法子?他想到了树,于是又带领大家植树,至今还留有他们当年栽下的大树。就孤陋寡闻的记者所知,常书鸿应该称得上是用树“治沙”的先驱(是不是第一人?有待考证)。在沙漠干旱地区,即使有树也非一劳永逸,关键是要彻底解决来沙的源头。
幸之又幸的是,后来,莫高窟遇上了中国科学院原兰州沙漠研究所的屈建军。
有“大漠游侠”之称的屈建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当年的情形还是十分感慨。莫高窟的风沙危害早在五代十国时期就出现了。到上个世纪的40年代,莫高窟下面的大部分已被沙子掩埋。1950年,敦煌文物研究所成立后,就把清沙防沙列为保护石窟的重点工作。在制定《1956—1966年敦煌文物研究所全面工作规划草案》时,把防沙治沙工作列入有关项目。先后在窟顶实施了多种防沙治沙工程,只是未能找到根治沙害的有效办法。
时间来到1989年,时任敦煌研究院副院长的樊锦诗,深感沙害到了不得不根治的地步。考虑研究院的力量实在是无法解决,便力邀当时的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来支持。
12月,屈建军和他的老师凌裕泉领命来到莫高窟。只见风一刮,窟顶上的沙子就像飞流直下的瀑布。心想如果照此下去,真的是要不了多久,莫高窟很有可能被埋掉。他们听了樊锦诗等人的介绍,知道莫高窟在60年代搞过防沙沟、防沙墙、崖面防沙栅栏等。限于当时的条件及技术,没有可能化解风沙的巨大威胁。
△莫高窟“九层楼”。 王兮之 摄